搜索到9286 篇“ CT影像表现 “的相关文章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X线,CT 影像 表现 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膝关节韧带损伤的X线、CT 影响表现 以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均采用X线、CT 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作为金标准,总结两种方法检查后的影像 学情况以及诊断价... 赵岩关键词:膝关节韧带损伤 X线 CT 影像学检查 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与实性肺腺癌的CT 影像 表现 2024年 目的:探索分析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PC)、实性肺腺癌CT 影像 学征象表现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提升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PC患者(n=37)、实性肺腺癌患者(n=41),对两者临床诊疗资料、CT 影像 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其影像 表现 。结果:(1)病灶大小:实性肺腺癌病灶大小高于孤立结节型P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布:实性肺腺癌病灶以胸膜下(<1 cm)为主;孤立结节型PC则以远离胸膜(≥1 cm)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者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 值以及动脉期CT 增强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孤立结节型PC以晕征、宽基底、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长)、分叶征(浅)为主,实性肺腺癌则以毛刺征(短)、分叶征(深)、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为主(P<0.05);两组空泡征CT 影像 学表现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较大、胸膜下(<1 cm)、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在实性肺腺癌中具备明显的特征性,和胸膜接触面宽基底为特征的CT 影像 表现 。 黄波 马家骐关键词:孤立结节型 肺隐球菌病 CT影像表现 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筋膜受累CT 影像 表现 及其与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下段直肠癌(LRC)直肠系膜筋膜受累的CT 影像 表现 ,并分析其与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99例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的LRC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增强CT 检查,观察其直肠系膜(Mes)及直肠筋膜(RF)受累情况,总结CT 影像 特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统计局部复发率,并分析CT 影像 特点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CT 对下段直肠癌T1、T2、T3和T4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0%(9/10)、86.21%(25/29)、86.67%(39/45)和80.00%(12/15),总诊断准确率为85.86%(85/99);N分期中N0和N1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38%(53/58)和82.93%(34/41),总诊断准确率为87.88%(87/99);Mes和RF受累程度中不受累、Ⅰ度、Ⅱ度和Ⅲ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67(13/15)、88.89%(24/27)、87.88%(29/33)和87.50%(21/24),总诊断准确率为90.91%(90/99);T分期>T3期和N分期为N1期、Mes和RF受累程度越高和存在远处转移是LRC患者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T 影像 能准确清晰的指导LRC患者T、N分期和Mes和RF受累诊断,且T分期>T3期、N分期为N1期、Mes和RF受累程度越高和伴远处转移的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风险越高。 邵楠楠 王立峰 张原理 孟帆 韩帅 海梦璐 许春苗关键词:直肠癌 系膜 CT影像 术后局部复发 小肠尤文氏肉瘤/原发性神经外胚层肿瘤CT 影像 表现 1例 2024年 病例男,41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血便,为暗红色,每日约2~3次,自诉量不多(具体不详),伴下肢乏力,无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曾行胃镜、肠镜检查,胃镜提示“食管黏膜未见异常,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肠镜提示“乙状结肠息肉”,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陈金栩 段庆红关键词:肠肿瘤 一例阑尾杯状细胞腺癌误诊淋巴瘤:CT 影像 表现 及文献复习 2024年 阑尾杯状细胞腺癌(GCA)是一种罕见的阑尾恶性肿瘤,其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和阳性体征,通常主要表现 为急性阑尾炎、慢性腹痛或完全无症状,所以误诊及漏诊率极高。肿瘤通常发生在阑尾的远端,由于阑尾位置变异,可能出现在腹腔不同部位,表现 为管壁增厚或肿块,但有时在CT 上可能仅表现 为阑尾近端的软组织密度,远端肿大和积液。其确诊主要依赖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CT 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及浸润程度等,因此对术前准确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一例经术后病理诊断的阑尾杯状细胞腺癌资料,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复习、探讨其影像 学表现 特征,以提高阑尾癌的术前影像 诊断水平,减少其诊断的误诊率。Appendiceal goblet cell adenocarcinoma (GCA) 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of the appendix, which clinically lacks specific symptoms and positive signs, and is usually manifested as acute appendicitis, chronic abdominal pain, or completely asymptomatic, hence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is extremely high. The tumor usually occurs in the distal part of the appendix, and due to the variation in the location of the appendix, it may appear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bdominal cavity, presenting as thickening of the wall or a mass, but sometimes on CT it may only appear as soft tissue density in the proximal part of the appendix, with distention and fluid accumulation in the distal part. The diagnosis mainly depends on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urgical resect ion is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 and the resect 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size, location, and degree of infiltration of the tumor, so preoperative accurate diagnosis has ver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ata of one case of appendiceal goblet cell adenocarcinoma diagnosed by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孙卫 乔慧洁关键词:阑尾肿瘤 结直肠癌患者CT 影像 表现 及其与血清miR-497、CA24-2、HBsAg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CT 影像 表现 及其与血清微小RNA-497(miR-497)、糖类多肽抗原24-2(CA24-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4例CRC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 检查以及血清miR-497、CA24-2、HBsAg水平检测。分析患者的CT 影像 表现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RC患者CT 影像 表现 与血清miR-497、CA24-2、HBsAg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RC患者的CT 影像 特征主要表现 :肠壁半环形占37.50%(24/64)、环形占32.81%(21/64)、局限性增厚占29.69%(19/64),肠腔存在不规则狭窄,大部分肠周脂肪模糊不清占59.38%(38/64),增强扫描大多数为不均匀强化占67.19%(43/64),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占51.56%(33/64),发生肝转移的占43.75%(28/64)。CR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血清miR497、CA24-2水平表达有关(均P<0.05)而与血清HBsAg水平无关(P>0.05)。CRC患者肝转移与血清HBsAg水平表达有关(P<0.05),而与血清miR-497、CA24-2水平无关(均P>0.05)。CRC患者其他CT 影像 表现 与血清miR-497、CA24-2、HBsAg水平表达均无关(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R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血清miR-49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91,P<0.05),而与血清CA24-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06,P<0.05),与血清HBsAg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CRC患者发生肝转移与血清HBsAg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29,P<0.05),与血清miR497、CA24-2表达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CT 影像 表现 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CRC患者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与血清miR497、CA24-2、HBsAg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可反映肿瘤的淋巴结、肝转移情况,可为临床综合治疗以及预测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寻梦雅 吴霞 桂亮 赵玉年 贾张军 尹娜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表现 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表现 与肺通气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86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纳入尘肺病组,早期煤尘肺病HRCT 分期法分为Ⅰ期33例、Ⅱ期29例和Ⅲ期24例,另选取86例同期行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HC)组,均接受胸部CT 检查和肺通气功能检查,采用Camiciotoli视觉评分法评估两组胸部CT 影像 肺间质纤维化评分,记录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CV)、最大自主通气量(MMV)。分析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表现 ;比较尘肺病组和HC组胸部CT 影像 肺纤维化评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不同分期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肺纤维化评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肺纤维化评分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主要表现 为小结节影、小结节聚集、纤维斑块形和小叶间隔增厚、胸膜斑;尘肺病组胸部CT 影像 肺纤维化评分为(20.16±5.01)分,其FEV_(1)、PEF、FEV_(1)/FVC值、MVV低于HC组(P<0.05);Ⅲ期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肺纤维化评分高于Ⅰ期、Ⅱ期患者,FEV_(1)、PEF、FEV_(1)/FVC值、MVV低于Ⅰ期、Ⅱ期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肺纤维化评分与FEV_(1)、PEF、FEV_(1)/FVC值、MVV呈负相关(r=-0.625,-0.865,-0.636,-0.673,P<0.05)。结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 影像 肺纤维化评分与肺通气功能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判断职业性尘肺病和评估病情进展的可靠的影像 学指标。 杜芳莉 李园 杨晓发关键词:胸部CT 影像表现 肺通气功能 肾骨外尤文肉瘤CT 影像 表现 一例 2024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急性病程,因右侧腹痛30 h入院。入院查体:右侧中上腹可触及质韧包块,边界不清,不能推动。腹软,按压疼痛,有反跳痛。右肾区叩击痛。腹部CT 示:右肾实质不规则形肿物,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合并出血可能,累及肾周筋膜,病灶侵犯右肾静脉、下腔静脉,内见癌栓(图1)。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肿瘤切面呈灰红、灰黄色,部分质中、部分稍软,镜下见小圆形或卵圆形瘤细胞紧密成片或小叶状分布,小叶间为宽窄不等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胞质少,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易见,肿瘤内间质血管丰富(图2)。免疫组化:Vimentin(+),CK(-),Desmin(-),CD99(+),S-100(-),CD34(-),CgA(-),CD56(+),WT1(-),NSE部分(+),CyclinD1(+),SyN(+),Bcl-2(+),MyoD1(-),Fli-1(+),Ki-67约40%肿瘤细胞(+)。基因检测结果:检测到EWSR1基因重排。病理诊断:结合HE形态、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结果,符合骨外尤文肉瘤。患者术后接受新辅助化疗,目前仍在随访复查。 关依霖 王静 龚佳英 孟晓春关键词:肾肿瘤 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主要特征及其CT 影像 表现 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主要特征及其CT 影像 表现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本地区尘肺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尘肺病患者年龄、性别、工龄、行业等一般情况,分析其病种、病期及合并肺结核情况,其临床表现 差异及其CT 影像 学表现 。结果 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患者年龄以>50岁居多,性别多为男性,且工龄>10年以上的患者占比58%,行业以煤矿行业为主,占比68%;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多以煤工尘肺常见,占比68%,以I期病期为主,占比56%,且约有15%的患者合并肺结核;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患者主要症状多以咳嗽、胸痛等为主,且咯血发生率为10%,有46%呈现肺通气功能损伤,31%的患者呈现小气道功能损伤;尘肺CT 影像 学多呈现网状影、索条影及模糊状小斑片(形态规则大、小阴影、斑片阴影),可分为P、Q、R 3种形态阴影,且不同病期患者小阴影与大阴影数量及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省海西州尘肺病呈现年龄、性别、行业集中趋势,且工龄越长越容易诱发尘肺病,虽然多以Ⅰ期为主,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部分患者呈现小气道及肺功能损伤。另外,通过CT 诊断可通过判断其大、小阴影形态和典型特征识别尘肺病,并为其病期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年洪慧关键词:煤尘肺 放射摄影影像解释 症状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 影像 表现 分析 2024年 分析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患者采取胸部CT 观察的表现 。方法 选择34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患者作为重症组,另选择同例数腺病毒肺炎但非重症患者作为普通组,比较两组不同阶段症状表现 、CT 影像 表现 情况差异。结果 两组肺实质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重症组肺实变向心性分布、斑片/絮状/团簇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实质均匀强化发生率高于普通组(P<0.05),重症组肺外表现 发生率均高于普通组(P<0.05),重症组更的小气道影像 表现 与普通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重症组患者急性期影像 表现 与恢复期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CT 影像 表现 更加明显,与普通腺病毒肺炎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通过胸部CT 影像 检查,能够明确区分鉴别重症与普通患者,对指导患者的临床诊治有较好的作用,值得关注。 张勇关键词:胸部CT
相关作者
谢汝明 作品数:117 被引量:873 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肺肿瘤 X线计算机 CT 肺癌 周新华 作品数:206 被引量:1,424 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肺结核 X线计算机 CT CT表现 吕平欣 作品数:86 被引量:499 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CT CT表现 肺癌 核磁共振 马大庆 作品数:435 被引量:3,672 H指数:3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CT 影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表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陆斌 作品数:14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表皮样囊肿 CT影像表现 皮样囊肿 生物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