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56篇“ CT脑血管造影“的相关文章
能量CT脑血管造影结合MAR及全灌注一站式检查在颅内囊状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评估的价值研究
2024年
随着血管内介入材料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特别在遇到一些复杂的动脉瘤的时候,不仅是因为支架的辅助能防止弹簧圈脱出、逃逸,稳定动脉瘤内弹簧圈,还因其能增加弹簧圈的栓塞密度,同时纠正动脉瘤颈的异常血流。然而,仍有少数患者在血管内栓塞后会出现并发症,如动脉瘤复发、支架内狭窄、迟发性血栓形成等。因此,血管内治疗后仍需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以评估动脉瘤的闭塞状态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仍是动脉瘤术后随访评估的金标准,CT血管造影(CTA)作为无创血管造影主要检查技术之一,因受金属伪影的影响而较少应用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的随访,然而随着近些年能量CT的广泛应用及不断实践,同时随着金属伪影技术的不断开发,让其也成为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影像学随访的一种选择。本文对能量CT血管造影联合金属伪影减少(MAR)技术以及全灌注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术后随访技术提供参考。
王涛何玉麟
关键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脑灌注
研究螺旋CT脑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效果
2022年
探究螺旋CT脑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广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诊断的87例疑似肿瘤或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入组患者实施了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术(设置准直1 mm,层厚1.25 mm),造影后采用VR技术对采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螺旋CT脑血管造影技术在不同类型脑血管病变如肿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入组的87例患者均经DSA或手术病理确诊,其中检查出正常的有5例,确诊82例,包括诊断是肿瘤的有48例(膜瘤32例,听神经瘤10例,颅咽管瘤6例),诊断是动脉瘤的有22例,剩下的12例是脑血管畸形。可以看到清晰的VR图像,并且肿瘤的大小、部位和脑血管等情况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能够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瘤颈宽度,能够在多个方位对动脉瘤与周围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进行展示;能够较清晰的显示血管畸形瘤巢大小以及供血动脉情况,同时引流静脉数量也较为清晰。结论 使用螺旋CT脑血管造影技术来进行检查,可以得到很清晰的影像看到患者的颅内病变情况,并且也能很清楚的了解到病变部位和周围血管的情况,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林雨杭
关键词:螺旋CT脑血管造影技术颅内病变
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与MRI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2年
分析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与MRI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MRI脑血管成像检查,观察组采取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情况、测量的病灶直径,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测量的动脉瘤瘤体最大径、出血灶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更高。结论: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准确率更高,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吉志英
关键词:MRI脑血管成像动脉瘤
基于CT脑血管造影的Maa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CT脑血管造影(CTA)的Maa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0例。根据CTA图像进行Maas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介入治疗30 d的治疗效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aas评分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Maas评分对治疗效果的预估价值。结果mRS评估AIS患者治疗效果显示效果良好者46例、效果不良者54例,且效果不良者在年龄、再通时间、Maas评分≤2分的占比均高于效果良好者,但血管再通评分低于效果良好者(均P<0.05)。AIS患者Maas评分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67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aas评分、再通时间、血管再通评分是AI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0.05)。Maas评分预测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0.762~0.908),最佳临界值为4分,敏感度为0.88,特异度为0.74。结论Maas评分可较好地评估AIS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当Maas评分≥4分时,超窗AIS患者采取血管介入治疗仍可获得良好预后。
任思佳严高武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25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动脉瘤的意义研究
2021年
评价25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50例动脉瘤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对照组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研究组行25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组间对比诊断准确率和检查时间。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92%)与于对照组相近(96%),统计学对比无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检查时间为(14.05±1.03)分钟,比对照组(25.73±2.55)分钟的检查时间短,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25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耗时也较短,其价值非常显著。
朱杰张拓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瘤
移动CT脑血管造影技术操作专家共识2020被引量:4
2020年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医学上称为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1]。CTA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可通过上肢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根据血液循环状态,在靶血管中对比剂浓度最佳的时刻进行CT螺旋扫描,采集扫描数据,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去除皮肤、肌肉、骨骼等不需要显示的结构,仅显示人体靶器官的三维血管结构。大型CT进行CTA检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如脑血管CTA、颈部动脉CTA等,可显示血管病变,进行血管相关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脑血管疾病,CTA检查至关重要。CTA成像可清楚显示颅底大动脉环(Willis环),大前、中、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对梗死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尤其是急性梗死性脑血管疾病,可以将其诊断提早到发病后2 h,为患者的溶栓救治赢得“黄金”时间。
徐如祥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卒中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均行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CTA、DS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采用CTA检测颅内动脉瘤敏感度为93.94%(31/33),特异度为66.67%(2/3),准确度为91.67%(33/36);采用DSA检测颅内动脉瘤敏感度为96.97%(32/33),特异度为66.67%(2/3),准确度为94.44%(34/36);两种检测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度较高,能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杨新春
关键词:CT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
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64-slice spiral CT cerebral angiography,CTA)运用在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均疑似颅内动脉瘤),全部患者均接受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比较DSA与CTA检查的检查结果。结果2组在动脉瘤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对于确诊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好效果,且能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等,所以值得推广。
徐晓雷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探究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152例动脉瘤患者,分析了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结果,评价了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相比,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T脑血管造影结果与手术中实际测量的动脉瘤各项数据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对患者动脉瘤细节的显示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揭示了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更好地展示患者的动脉瘤细节,对于指导制定动脉瘤手术方案有一定帮助,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温见春张幸
关键词:螺旋CTCT血管造影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动脉瘤的应用评价
2019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动脉瘤的患者85例,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观察诊断准确性。结果:85例动脉瘤患者经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检出83例,检出率97.65%,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P>0.05。结论:在动脉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诊断准确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动脉瘤影像学检查方法,值得借鉴。
黄应勋卢陈英卢丽为
关键词:脑动脉瘤

相关作者

王德韧
作品数:22被引量:141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
研究主题:64排螺旋CT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庞瑞麟
作品数:87被引量:290H指数:10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DSA 并发症 肺癌 肝癌 CT
云浩
作品数:48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CT X线计算机 误诊 体层摄影术 CT检查
吕国士
作品数:105被引量:44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64排螺旋CT 颅内动脉瘤 扩散张量成像
喻骏
作品数:18被引量:83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多层螺旋CT MSCT CT 成像 CT脑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