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821篇“ D基因型“的相关文章
山东地区男性患者HPV基因型分布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HPV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其对男性患者HPV感染筛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皮肤科就诊的641例男性患者分泌物拭子标本,采用通用引物多重PCR扩增及流式荧光杂交分检测的方法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结果:641例患者中,阳性患者306例,阳性率为47.74%。其中单一阳性感染患者219例,两种阳性感染患者56例,三种阳性感染患者17例,四种阳性感染患者8例,五种以上阳性感染患者6例。低危感染以基因型06亚为主,高危感染以基因型16亚为主。结论:男性HPV感染主要以06、11、16、43和39亚为主,多发于18~30岁,HPV单一感染比例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降低。
盛楠冯双亮于翠云
关键词:杂交技术高危型基因型
浙江地区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及基因型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浙江地区人群中地中海贫血分布情况与基因型,为本地区地贫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送检对象来自于浙江各区、县,为2021年1月-12月进行地贫基因筛查的3250例样本,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常见的6种α地中海贫血及21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3250例患者中检出地中海贫血1666例,检出率为51.26%。其中检出α地中海贫血757例占比23.29%,检出β地中海贫血909例占比27.97%。α地中海贫血以αα/--SEA为主(69.62%),β地中海贫血以IVS-Ⅱ-654(C>T)杂合突变最为常见(35.53%)。结论浙江地区β地中海贫血发病率高于α地中海贫血,尽管浙江并非我国地贫高发地区,但发病率和新生儿患病风险仍然不能忽视,做好育龄人群和新生儿的地贫筛查和基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曾甜甜许生样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型
一种牦牛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基因型填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牦牛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基因型填充方法,根据牦牛深度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子标记提取,低密度重测序分子标记数据的格式转换,基于聚类分析对牦牛群体进行归类分群;利用各分类群内部个体间的遗传关系及估计的遗传参数,以...
王嘉博秦婕钟金城王会柴志欣王海波
23个梨新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与分析
2025年
【目的】鉴定梨新品种的S基因型可为合理配置授粉树、杂交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为鉴定23个梨新品种的S基因型,设计新的特异引物FTQQYQ-B和anti-GIIWPN,对梨新品种的基因DNA进行S基因特异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对各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比对,最终确定各品种的S基因型。同时,对S基因出现频率和各品种授粉亲和性进行分析。【结果】确定23个梨新品种S基因型为:红香酥S_(22)S_(39);中梨1号S_(1)S_(4);红酥宝、早红玉、红玛瑙、恬心和金香玉S3S_(39);丹霞红、中梨秋香和六月香S_(4)S_(39);红酥蜜S_(4)S_(22);中梨碧玉S5Sd;中梨蜜脆S_(4)S5;中梨291 S_(12)S_(28);阳光蜜露S_(12)S_(22);早白蜜、T109和红玉S5S_(12);红酥脆、满天红和美人酥S_(4)S_(12);中梨金福S5S_(39);秋月S3S_(4);库尔勒香梨S_(22)S_(28)。统计发现S_(4)和S_(39)基因在新品种中出现频率最高。【结论】研究鉴定出23个梨新品种的S基因型,为新品种商业化栽培配置适宜授粉树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亚楠张向展王苏珂苏艳丽苏艳丽薛华柏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S基因型特异性引物
一种线粒体全基因基因型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重PCR扩增测序的线粒体全基因基因型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具体的,包括:构建参考序列集,该参考序列集包括进行了延伸处理的线粒体基因组参考序列以及核线粒体序列;将测序结果与该参考序列集进行比对,根据比对...
黄飞李博文程莹莹肖彩云李海成高升杰郭小森
屯昌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MC1R基因型鉴定
2025年
为了鉴定屯昌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的黑色素皮质受体1(MC1R)基因的遗传变异与毛色表之间的关联,试验以1月龄体重为4.5 kg的20头屯昌猪(上黑下白)、25头杜屯猪(黑色)、25头川杜屯猪(5头黑色、10头红色、10头白脚黑背)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和Sanger测序法对屯昌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MC1R基因型进行鉴定,并与其他毛色猪种的MC1R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海南野猪、大黑猪和杜洛克猪MC1R基因型作为参考序列时,屯昌猪、杜屯猪、川杜屯猪MC1R基因序列中共鉴定到8个编码区(conding region,CDS)突变,以欧洲野猪MC1R基因型作为参考序列时,发现了一个新的错义突变g.255G>A(V85H),突变率为15%;以杜洛克猪MC1R基因型作为参考序列时,在非翻译区(non-translation region,UTR)鉴定到7个UTR突变,与我国其他地方猪种进行比较时,5′UTR区差异较小,3′UTR区差异较大。屯昌猪、黑色川杜屯猪和白脚黑背川杜屯猪的MC1R基因型为纯合ED1,杜屯猪和红色川杜屯猪的MC1R基因存在ED1和e两种基因;红色川杜屯猪与带有黑色毛的猪在95密码子、102密码子和5′UTR的突变频率表现出较大差异,说明MC1R基因CDS和UTR区是关联的,MC1R基因能影响屯昌猪杂交组合的毛色。
唐文丹肖倩刘宏孙瑞萍晁哲刘海隆黄丽丽王峰
关键词:杂交组合毛色SNP
旱地与补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耐旱性评价
2025年
为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从不同小麦品系中筛选耐旱性强且具有高产稳产特性的基因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22—2023年在泰安市农业科学院马庄试验农场开展田间试验,以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系为材料,设置自然干旱和补灌条件2个处理,以旱地与补灌条件下产量为基础,采用平均产量(MP)、几何平均产量(GMP)、抗旱系数(DRC)、抗旱指数(DRI)和干旱耐受指数(STI)共5个抗旱性指标对不同品系进行比较和抗旱性分级。结果表明,对比不同品系的干旱指标数值的大小与位次变化,V7、V14、V2和V12基因型排名靠前,具有高产、稳产特点。同时STI、GMP、MP指标与旱地产量和补灌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表现出较好的产量一致性;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均进一步明确了这些基因型的耐旱及高产稳产特性。综上,在干旱与补灌条件下,STI、GMP、MP和DRI指标可用于耐旱高产基因型的鉴别和分级,综合利用5种抗旱指标筛选出耐旱高产品系分别为V7、V14、V2和V12,各品系抗旱性级别分别为1、2、2级和1级。
孙宪印吕广德亓晓蕾徐加利孙盈盈米勇牟秋焕尹逊栋张继波王瑞霞钱兆国高明刚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干旱胁迫
法医DNA鉴定中常染色体STR三等位基因型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在法医DNA鉴定中,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是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中最常用的遗传标记。常染色体STR三等位基因型DNA图谱上可表现为三个等位基因峰、不平衡双等位基因峰以及异常单等位基因峰,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异常分。因在法医DNA分析中比较罕见,故而需要对其进行谨慎判定。文章对三等位基因型的特征、发生频率、形成机制、遗传模式等进行了综述,着重探讨了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中三等位基因型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并展望了三等位基因型在法医DNA鉴定及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邓静怡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疾病谱及其基因型-表研究现状与进展
2025年
CSNB是一组高度异质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IRD),主要由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双极细胞间的信号传导障碍引发。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夜盲和暗适应功能障碍,常伴有早发性近视、眼球震颤、斜视和远视等症状,ERG在CSNB的诊断、分及治疗指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CSNB发病率低,属于罕见病,但其真实发病率可能被低估,部分原因在于其症状轻微、眼底表现多不明显,且临床常忽视视网膜功能检查,导致较高的漏诊和误诊率。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研究揭示了CSNB不同基因缺陷的致病机制,特别是与早发近视的关联机制,这些研究同也增加了对视网膜信号传导和近视发病机制的理解。然而,CSNB的基因治疗仍处于早期阶段。本综述旨在全面探讨CSNB的疾病谱,包括不同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功能学表特征,以及相关遗传学致病机制,并总结基因型与表的关联。同时,综述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提高国内学者对CSNB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申眉(综述)李世迎(审校)
关键词:先天性静止性夜盲视网膜电图
杭州地区501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HPV基因型分析及疫苗预防探讨
2025年
目的分析杭州地区男性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早期筛查、治疗、疫苗预防等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性病门诊就诊的501例男性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分为≤25岁组(n=98)、>25~35岁组(n=220)、>35~45岁组(n=101)、>45~55岁组(n=44)、>55岁组(n=38)。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和DNA反向斑点杂交法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定性检测并分析24种HPV基因型。结果在501例男性CA患者中,HPV感染386例,总体阳性率为77.05%。其中低危中HPV6、11亚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5.13%和21.16%,高危中HPV52、16亚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58%和6.19%。HPV阳性CA患者中,单一感染占比57.25%,其余多重感染占比42.75%,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中HPV6阳性率分别为49.77%、40.00%,HPV11阳性率分别为17.65%、40.61%,HPV52阳性率分别为4.52%、20.00%,HPV16阳性率分别为1.36%、16.97%。≤25岁组和>25~35岁组中HPV阳性最多,占总阳性的63.73%,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63%、75.45%、71.29%、84.09%、81.58%。能覆盖阳性患者全部已感染基因型的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分别为1.81%、44.30%、54.66%,能部分覆盖阳性患者已感染基因型的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分别为11.66%、73.32%、82.90%。结论杭州地区男性CA患者HPV感染低危以HPV6、11为主,高危以HPV52、16为主,感染情况主要为单一感染,多重感染中HPV11、16、52阳性率高于单一感染,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四价和九价疫苗在男性CA患者HPV感染的基因型中有较好的覆盖率。
李宇晖李新征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