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4篇“ D染色体组“的相关文章
一种区分白芥Sal和白菜型油菜染色体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细胞学技术领域,具涉及一种区分白芥Sal和白菜型油菜染色体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及应用,该寡核苷酸探针为TexasR Red‑X荧光标记的特异性覆盖白芥12条染色体的寡核苷酸序列。本发明利用白芥Sal参考基因...
位芳谢正清孙艺博李晓颖师恭曜田保明张露月郭佳林陈薇薇曹刚强田昭然
基于FISH和GISH技术的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染色体特征比较分析
2024年
为揭示胡麻属物种进化特征,探究胡麻属基因结构演变及物种进化,促进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芝麻栽培种豫芝11号和2n=26类型野生种S.alatum 3651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染色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均为2n=2x=26类型;rDNA-FISH杂交结果显示,栽培种的13对染色体中,3对染色体(第7、8、9对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携带45S rDNA特异信号,显示为随特异染色体;2对染色体(第5、11对染色体)的短臂携带5S rDNA特异信号,5S rDNA与45S rDNA信号位于不同染色体上。野生种的13对染色体中,有2对染色体(第4、7对染色体)携带45S rDNA杂交信号,1对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携带5S rDNA特异信号,5S rDNA与45S rDNA信号位于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置,表明栽培种与野生种的染色体特征差异较大。GISH杂交结果显示,分别以栽培种和野生种的基因DNA作探针与自身染色体杂交,每条染色体上携带不同强弱的杂交信号,而与对方染色体杂交,均表现出极少的杂交信号。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但染色体rDNA数量、分布及其GISH信号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栽培种和野生种亲缘关系较远。
马琴赵瑞红赵瑞红陈成彬琚铭杨伟飞陈成彬段迎辉
关键词:芝麻栽培种染色体组
色林错裸鲤染色体构成及倍性分析
2024年
西藏地区严酷的高原环境孕育出了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裂腹鱼亚科鱼类其各属种间不同类群的染色体表现出多样性特征。以质量246.0~374.2 g的雄性色林错裸鲤肾脏织细胞为材料,采用常规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吉姆萨染色,确定其染色体数目、核型;通过银染显带(Ag-NORs)技术及荧光染料色霉素A(CMA3)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双重荧光染色技术,推测其带型及倍性。结果表明:色林错裸鲤染色体数目为4n=88,核型公式为40m+20sm+28st/t,NF=148。通过Ag-NORs染色观察,色林错裸鲤间期核最高银染点数为4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分裂相银染点数最高为4个,且信号点2强2弱,位于第2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2)短臂上,为端部Ag-NORs。经CMA3/DAPI双重荧光染色,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显示有4个CMA3阳性部位,且信号点2强2弱,位于第2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2)短臂的端部区域。因此,推测色林错裸鲤是含有4套染色体的遗传四倍。本研究结果补充了色林错裸鲤细胞遗传学方面研究的空白,可为物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并为后续开展裂腹鱼亚科鱼类分类和进化地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李信马可馨郭文轩李逸帆杨悦瑶周子昱刘海平肖世俊周贺
关键词:核型分析AG-NORS
构建物理模型,突破核心概念——以“染色体”为例
2023年
在生物学教学中常有一些核心概念抽象难懂,学生难以借助已有生活经验或社会实践去感受和理解。因此教师创造性地构建物理模型,突破核心概念尤为重要。本文以“染色体”为例,通过“创设情境,触摸概念;构建模型,剖析概念;解决问题,运用概念;迁移应用,拓展概念;逐层深入,完善概念”5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核心概念,落实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理念。
胡有红
关键词:物理模型染色体组
基于小麦单拷贝基因cDNA-FISH分析Pseudoroegneria libanotica核型及染色体间部分同源关系
拟鹅观草属是小麦族极为重要的染色体属,60%以上的小麦族多年生物种均含有St染色体,因此,拟鹅观草属St染色体在小麦族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外,该属植物具有优异的抗病和抗逆特性,可为麦类作物及牧草育种提供基...
向倩
关键词:核型
副蛔虫和猪蛔虫染色体型数目特征研究
副蛔虫(Parascaris spp.)和猪蛔虫(Ascaris suum)是蛔科的典型代表,严重威胁马属动物以及家猪的生命健康,感染可导致肠道堵塞甚至是肠道破裂,严重时可直接导致宿主死亡。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载...
周梦超
关键词:猪蛔虫
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全套缺和单系的构建及细胞学分析
异源四倍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AnAnCnCn,2n=38)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大宗油料作物,由二倍白菜(Brassicarapa,AnAn,2n=20)和甘蓝(Brassicaolerace...
胡利娟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荧光原位杂交
天然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C1,C2缺的创建及遗传分析
2023年
(nullisomic,2(n-1))是相对于正常生物个(euploid,2n)的染色体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有机,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遗传材料,能够实现对单条染色体的遗传解析。本研究通过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2n=38,AnAnCnCn)与先前获得的剥离白菜(restituted B.rapa,RBR,2n=20,AnAn)进行杂交及连续回交,通过C基因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flou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首次筛选出了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的两个缺系:C1染色体(NC1)和C2染色体缺失的缺系(NC2)。随后对两个缺材料的花粉母细胞(pollen mathor cell,PMC)观察证实,在终变期的PMC呈现18个二价,减I后期染色体以18∶18均等分离为主,但在后期I及后期Ⅱ均出现不同频率的落后染色体。与亲本相比,两个缺的生物量、花粉育性、结实率等显著降低,且表现一些特有性状,例如NC1全叶被覆毛刺,NC2开花时间比亲本提早近两个月,说明缺失染色体上携带有相关性状的抑制基因。这两个缺材料有效降低了甘蓝型油菜基因的复杂性,有助于目标性状的初步定位,或者基因定位结果的验证,为今后的甘蓝型油菜遗传研究提供便利。
蔡梦鲜高作敏胡利娟冯群王洪程朱斌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荧光原位杂交种质资源
纳木错裸鲤染色体的构成及倍性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西藏纳木错湖唯一经济鱼类纳木错裸鲤Gymnocypris namensis的染色体构成,用3尾纳木错裸鲤(质量为276.1~682.5 g)的肾脏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采用吉姆萨(Giemsa)、Ag-NORs和CMA_(3)/DAPI双重荧光染色等方法对其染色体数目、核型、带型和倍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木错裸鲤染色体数目为4n=92,核型公式为40m+20sm+32t,NF=152,且不同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纳木错裸鲤肾细胞染色体间期核中,呈现出银染点数为4个,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银染点数为4个,均位于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的端部区域(SM2);纳木错裸鲤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CMA_(3)阳性位点为4个,均位于SM2区域。研究表明,纳木错裸鲤不同个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一致,是含有4套染色体的遗传四倍,本研究结果为纳木错裸鲤染色体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山谷郭文轩李信周子昱马可馨肖世俊周贺刘海平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核型分析银染
甘蓝型油菜三个C染色体系的创建及遗传解析
(nullisomic,2(n-1))是相对于正常生物个(euploid,2n)的染色体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有机,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遗传材料,能够实现对单条染色体的遗传解析,有助于目标基因及分子标记的物理定位、基...
高作敏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荧光原位杂交种质资源基因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