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4篇“ DNA加合物“的相关文章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芦西丁-DNA加合物快速筛查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基于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LC-QQQ-MS)及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技术的DNA加合物通用型“发现-确证”分析策略,研究茜草中潜在遗传毒性物质芦西丁(lucidin,Luc)与3种2′-脱氧核苷的直接反应性和代谢反应性,筛查和确证可能的Luc特异性DNA加合物。方法采用与DNA加合物具有相同质谱碎裂模式的3种2′-脱氧核苷,建立和优化三重四极杆质谱中性丢失和伪中性丢失扫描模式下未知DNA加合物的非靶向筛查方法,以及高分辨数据依赖性扫描模式下的加合物靶向确证方法。将Luc与2′-脱氧核苷在Ⅰ相代谢激活和未激活条件下分别孵育,筛查生成的特异性DNA加合物,再通过特征性质谱碎裂离子进行结构验证。结果优化后的伪中性丢失扫描对脱氧核苷脱糖基的检测灵敏度可达pg·mL^(-1)级别。在Luc与脱氧核苷体外孵育模型中,发现并确证了6种Luc-DNA加合物,包含2种2′-脱氧胞苷(dC)加合物、2种2′-脱氧腺苷(dA)加合物、2种2′-脱氧鸟苷(dG)加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Luc-DNA加合物的生成随着Luc暴露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时间-反应关系,且该种结合无需代谢激活即可发生。结论所建立的DNA加合物“发现-确证”策略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能够提供分子水平上加合物的结构信息,适用于评估Luc暴露所致的DNA损伤,为其毒性机理研究和再评价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也为中草药中潜在遗传毒性成分快速筛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参考。
杨静王慎兴王丹吴春勇黄青袁耀佐
关键词:DNA加合物遗传毒性茜草
长工时与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表达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工作时长对护士外周血中Etheno-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22-2024年期间募集来自广东省清远市、湖南省长沙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以及重庆市等四个地区共12家医院的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史;(2)在岗临床注册护士,且从事护理工作一年以上;(3)年龄不超过55岁;(4)研究对象无长期吸烟史与饮酒史;(5)月经周期正常;(6)研究对象同意参加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孕产妇;(2)有乳腺癌患病史,或有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乳腺癌家族史;(3)临床诊断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他类型肿瘤、肾脏疾病、慢性疼痛;(4)过去三个月内服用过含褪黑素的补剂、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降糖药物、降脂药物或类固醇药物、抗氧化补充剂;(5)ICU、放射科或急诊科;(6)长期病假者。通过问卷现场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工作时长、年龄、工龄、健康特征等基本情况。按照工作时间进行分组,包括标准工作时长组35~40 h/周25人,41~48小时/周36人、≥49小时/周30人的四个组,共纳入研究对象91人。采集每位研究对象的班前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Etheno-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通过单因素分析探索年龄、工龄、健康特征对Etheno-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在平衡可能影响加合物水平的混杂因素后,护士工作时长与Etheno-DNA加合物(εdA、εdC)水平的关联性。结果与标准工作时长组(35~40 h/周)相比,≥49 h/周组研究对象血中εdA和εdC加合物水平显著升高(ZεdC=2.424,ZεdA=1.776;P<0.05);研究采取多元线性回归,在平衡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年龄、工龄、健康特征等)后,发
柳云龙王瑾李海斌崔师伟王馨蒙张思雨刘晓曼李霜孙新
关键词: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
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中苯并[a]芘代谢物-DNA加合物图谱:基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
2024年
[背景]苯并[a]芘(BaP)的活性代谢产物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PDE)可与DNA加合,但BPDE-DNA加合物图谱尚不明确。[目的]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hIP-Seq),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BPDE加合位点分布及加合基因,为深入研究BaP的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16HBE培养至第四代达对数生长期。收获细胞并加入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裂解缓冲液,将裂解产物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添加终浓度20μmol·L^(–1)的BPDE溶液,对照组添加相同体积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在37℃环境下孵育24 h。超声获得100~500 bp的染色质小片段。使用BPDE特异性抗体(anti-BPDE 8E11)富集与BPDE加合的DNA片段,高通量测序检测BPDE加合位点,使用MEME和DREME软件对前1000个峰序列进行模体分析,注释BPDE在全基因组水平的加合靶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BPDE加合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出842个BPDE结合位点,在各染色体上均有分布。BPDE可以与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共价结合,73.9%的结合位点分布在基因间区,19.6%分布在内含子区,上游2千碱基区域、外显子区、下游2千碱基区域及5′非翻译区也有少量分布。对前1000个峰序列进行分析,寻找到4条可靠的模体,发现富含鸟嘌呤(G)和腺嘌呤(A)的位点易于结合。对结合位点进行富集,共鉴定出199个BPDE加合靶基因,大多分布在1号、5号、7号、12号、17号和X染色体上。GO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于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参与调节催化活性、转运活性、翻译延伸因子活性,在细胞分裂、分化、运动、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KEGG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通路。[结论]利用ChIP-Seq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共鉴定出199个BPDE加合靶�
冀婷玉曹彬吕懿佟晓敏孙宏宇郑金平
关键词:DNA加合物
基于斑点杂交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联合检测全基因组DNA加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斑点杂交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联合检测全基因组DNA加合物的方法,采用斑点杂交技术检测DNA加合物总量,优化各试验条件,以获得全基因组最大范围的DNA加合状态,再引入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原理,利用...
杨巧媛李梦承梁琳琳
碱基修饰的荧光探针应用于检测DNA加合物的理论研究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储存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由四种天然碱基组成——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然而,生物体内DNA分子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会产生各类内源性的基因毒物,如活性氧、电离辐射以及烷...
段玲杰
关键词:荧光探针脱氧核糖核酸
苯并芘DNA加合物四种立体异构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苯并芘DNA加合物四种立体异构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采用体外合成方式,合成了苯并芘DNA加合物—7,8二醇‑9,10环氧苯并芘的脱氧鸟苷加合物(anti‑BPDE‑N<Sup>2</Sup>‑dG)四种立体异构...
阎小青赵旭霞郭娅男
多环芳烃DNA加合物和端粒长度对胎停育的交互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DNA加合物、端粒长度改变在胎停育发生中的贡献性大小及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至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确诊的胎停育患者和同期同科室正常妊娠但自愿选择人工流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本次妊娠情况等,并收集流产绒毛组织,检测多环芳烃DNA(PAH-DNA)加合物含量、端粒长度(TL)。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停育的关联因素;R epiR包、mediation包分析PAH-DNA 加合物和TL对胎停育的作用和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29.92±5.69)岁。PAH-DNA加合物M(Q1,Q3)为453.75(404.61,504.72)pg/ml。TL的M(Q1,Q3)为1.21(0.77,1.72)。病例组PAH-DNA加合物含量高于对照组(Z=-2.10,P=0.036),而TL低于对照组(Z=-4.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PAH-DNA加合物低、中、高水平(OR=3.17,95%CI:1.41~7.14;OR=2.85,95%CI:1.25~6.52;OR=2.46,95%CI:1.07~5.64)、TL长、中、短水平(OR=2.50,95%CI:1.11~5.63;OR=3.32,95%CI:1.45~7.56;OR=3.22,95%CI:1.42~7.26)均为胎停育的危险因素。PAH-DNA加合物中等水平者TL缩短是最低水平组的2.76倍,但未发现TL在PAH-DNA加合物与胎停育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分层分析结果显示,TL水平较长(>1.21)时,PAH-DNA加合物的低、高水平与胎停育相关(均P<0.05);TL水平较短(<1.21)时,PAH-DNA加合物的中等水平与胎停育相关(P=0.025);PAH-DNA加合物水平较低时,未观察到TL对胎停育的影响;而PAH-DNA加合物水平较高时,端粒长、中和短水平与胎停育强关联(OR=7.50,95%CI:1.95~28.82;OR=6.04,95%CI:1.54~23.65;OR=9.05,95%CI:2.34~35.04)。交互作用分析显示,PAH-DNA加合物与TL交互作用归因比AP=0.72(95%CI:0.46~0.99),交互作用指数SI=5.21(95%CI:2.30~11.77)。结论 PAH-DNA加合物高水平和TL缩短可能增加胎停育的发病风险,且两者对胎停育的影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韩梅刘莎籍静茹武嫣斐常可为张嘉宇魏俊妮
关键词:多环芳烃端粒胎停育病例对照研究
DNA加合物组的预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DNA加合物为亲电性物质与DNA共价结合形成的一类DNA损伤,若不能及时修复可能会引发癌症。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液质联用技术已成为DNA加合物检测的主流方法。DNA加合物组学能同时测定复杂生物基质中多种已知的DNA加合物,扫描和鉴定未知DNA加合物,因此可以更全面的阐释遗传毒性物质的毒性。虽然近年来在DNA水解、加合物纯化富集、液相分离、质谱扫描策略和数据处理等方面不断优化,DNA加合物组学检测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李昕冉孙铜郭娜张峻颖吴春勇
关键词:DNA加合物遗传毒性液质联用
单分子操纵检测体外药物代谢酶催化形成DNA加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理毒理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单分子操纵检测体外药物代谢酶催化形成DNA加合物的方法,包括步骤:a)将双链DNA分子固定在固定表面和可移动表面之间;b)力学拉伸测量双链DNA分子的长度;c)...
游慧娟徐菁菁裴羽丰刘雅君
不良妊娠史和多环芳烃-DNA加合物对胎停育的交互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胎停育发生率逐年上升,但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不良妊娠史及多环芳烃(PAHs)的暴露均有可能增加胎停育的发病风险。[目的]探讨不良妊娠史和PAHs暴露对孕早期胚胎停育的影响及交互作用,为胎停育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诊断为胚胎停育的114名孕妇作为病例组,选择同医院同期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39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及流产、死胎和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妊娠史,采集流产绒毛组织检测组织中PAH-DNA加合物水平,按孕次及不良妊娠史分层并以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依次为Q1(<404.61 ng·L^(-1))、Q2(404.61~453.75 ng·L^(-1))、Q3(453.76~506.72 ng·L^(-1))、Q4(≥506.73 ng·L^(-1))。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相加和相乘模型探讨不良妊娠史和PAH-DNA加合物对胎停育影响的交互作用。将PAH-DNA加合物按三分位数法和四分位数法分组,分别以P、P、P及P作数据切点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怀孕次数≥2次的160名研究对象中,病例组孕妇不良妊娠史占比(57.81%)高于对照组(17.71%)(P <0.001)。按孕次分层对两组间不同PAH-DNA加合物水平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孕≥2次者PAH-DNA加合物水平与胎停育有关(χ^(2)=10.14,P=0.017)。在孕次≥2次的研究对象中进一步按有无不良妊娠史分层分析,无不良妊娠史者PAH-DNA加合物与胎停育有关(χ^(2)=9.70,P=0.021)。调整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妊娠史(OR=5.88,95%CI:2.79~12.39)和PAH-DNA加合物(OR=3.01,95%CI:1.22~7.40)可能会增加胎停育发生的风险,但未发现两者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百分比(AP)、交互作用指数(SI)及其95%CI分别为0.60(–0.58~1.77)、0.74(–0.83~2.30)、0.20(0.01~5.43)。[结论]不良妊娠史和PAH-DNA加合物可能会增加
张嘉宇籍静茹刘莎武嫣斐常可为韩梅魏俊妮
关键词:不良妊娠史多环芳烃胎停育

相关作者

侯宏卫
作品数:439被引量:434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研究主题:吸烟机 烟碱 捕集装置 捕集器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胡清源
作品数:534被引量:1,353H指数:18
供职机构: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研究主题:吸烟机 烟碱 串联质谱法 捕集装置 烟草
汪海林
作品数:220被引量:53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高灵敏 毛细管电泳 DNA加合物 蛋白质 DNA甲基化
陈欢
作品数:278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研究主题:烟碱 串联质谱法 气溶胶 手性柱 固相萃取净化
刘淑芬
作品数:19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DNA加合物 加合物 P 苯乙烯 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