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DNA异倍体“的相关文章
胸腔积液DNA异倍体及血清miRNA-3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中DNA异倍体及血清中miRNA-31表达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疑似肺癌伴有胸腔积液的患者65例,根据患者最终病理结果分为肺癌组(30例)、非肺癌组3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探讨DNA异倍体及miRNA-31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胸腔积液DNA异倍体的诊断效能较高,优于miRNA-31,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97.7%、78.5%、98.2%。胸腔积液DNA异倍体、血清中miRNA-31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腔积液中DNA异倍体和血清mi-RNA水平诊断肺癌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徐真谛李元宽
关键词:胸腔积液DNA倍体肺癌
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用于中老年宫颈病变女性分流诊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DNA异倍体定量检测在宫颈病变妇女分流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1404例中老年妇女,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0~49岁组897例,50~78岁组507例。采用DNA倍体分析技术筛查宫颈病变,并与液基细胞学技术、阴道镜检查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的结果比较。结果HPV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4.4%(764例),其中HPV16/18感染占21.3%(299例),异倍体细胞的检出率为50.9%(715例),HPV感染类型与宫颈上皮细胞倍体变化呈正相关(r=870,P=0.001)。液基细胞学检查检出率为45.1%(633例),低于DNA异倍体检出率50.9%(7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4,P=0.002)。有DNA异倍体和无DNA异倍体发生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病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598,P=0.000)。40~49岁组与50~78岁组人群出现DNA倍体异常细胞、HPV感染率、发生LSIL及HSIL及以上病变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异倍体定量检测较常规细胞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好,与高危型HPV检查无差异,可作为中老年女性筛查宫颈病变特别是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方法之一。
王立锋朱昀恒朱修香夏子茵徐灵
关键词:DNA异倍体宫颈肿瘤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脱落细胞学、DNA异倍体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诊断恶性胸腹水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恶性胸腹水诊断中联合应用脱落细胞学、肿瘤标志物、DNA异倍体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胸腹水患者78例,均行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DNA异倍体分析。78例中良性胸腹水40例,恶性胸腹水38例。比较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结果。结果脱落细胞学检查、DNA异倍体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7.37%(37/38),高于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81.58%,31/38)、脱落细胞学单项诊断(42.11%,16/38)、DNA异倍体分析单项诊断(71.05%,27/38)、脱落细胞学检查及DNA异倍体分析联合诊断(84.21%,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27.49、9.90、3.93,P均<0.05)。结论对恶性胸腹水采取脱落细胞学、肿瘤标志物、DNA异倍体联合诊断阳性率更高,三者联合诊断对性质不明的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宋瑞卿张帆
关键词:恶性胸腹水DNA异倍体肿瘤标志物
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脱落细胞及DNA异倍体阳性率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及DNA异倍体阳性率。[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01例,分别采用腹腔镜(101例)和开腹下行胃癌D2根治术(100例),在手术前后分别取腹腔灌洗液,并对其进行腹腔灌洗液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即PLC检查,使用Feulgon染色,检测其脱落细胞及DNA异倍体阳性率。[结果]腹腔镜组术前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为20.79%(21/101),DNA异倍体阳性率为28.71%(29/101);开腹组术前肿瘤腹腔灌洗液中脱落细胞阳性率为18.00%(18/100),DNA异倍体阳性率为28.00%(28/10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阳性率显示为9.90%(10/101),DNA异倍体阳性率为17.82%(18/101),开腹组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的阳性率9.00%(9/100),DNA异倍体阳性率为17.00%(17/100),与腹腔镜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前后PLC和DNA异倍体的阳性率Ⅱ期均低于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手术前后PLC和DNA异倍体阳性率Ⅱ期均低于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异倍体的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PLC,腹腔镜下和开腹下胃癌D2根治术的治疗效果相近。
张海彪崔荟楠
关键词: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DNA异倍体
宫颈DNA异倍体检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宫颈DNA异倍体检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提示异常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宫颈DNA异倍体检测和病理组织学活检,对比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结果: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DNA异倍体检出率依次为93.33%(14/15)、100%(12/12)、95.0%(19/20)和100%(8/8);以DNA异倍体阳性诊断宫颈组织病变的敏感性为96.36%,以中量以上DNA异倍体阳性诊断宫颈组织病变的特异性为84.0%。DI值为2.5~3的患者CINⅠ级发病率最高(40.0%),DI值为3~4的患者CINⅢ级发病率最高(70.59%),DI值≥4的患者宫颈癌发病率最高(60.0%)。结论:宫颈DNA异倍体检测是确诊宫颈组织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应用不仅具备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还能为肿瘤发展级别的判定提供细胞学信息,值得推广使用。
朱月琴
关键词:宫颈病变
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用于高危型HPV感染妇女分流诊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针对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用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妇女分流诊治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进行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的患者6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实施DNA异倍体定量检查,检查结果为高危型HPV阳性的患者实施阴道镜检查,确诊后实施分流诊治。针对宫颈病变检出情况、DNA异倍体异常细胞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600例患者DNA异倍体定量检测中,47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CIN Ⅱ-Ⅲ)及宫颈癌,65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77例高危型HPV阳性。DNA倍体异常细胞个数分析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CIN Ⅱ-Ⅲ)及宫颈癌患者中89.36%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患者中78.46%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或者可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1-2个)。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中45.45%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29.87%可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1-2个)。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对DNA异倍体检查异常细胞患者进行诊断,确定患者的疾病为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中,19例患者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结果为未见DNA倍体异常细胞,阴道镜检查报告为宫颈炎。35例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结果为可见DNA倍体异常细胞患者中,48.57%阴道镜检查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28.57%的阴道镜检查为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22.86%阴道镜检查结果为宫颈炎。可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患者中,8.70%阴道镜病理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30.43%为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60.87%为宫颈炎症。结论实施DNA异倍体检查,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DNA异倍体检查结果为正常的患者大多为宫颈炎,检测出异常的患者需进一步的确诊。DNA异倍体检查,为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早期预防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灵徐军陶敏芳
关键词:高危型HPV感染
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DNA异倍体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肺泡灌洗液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DNA 异倍体的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期住院初诊肺癌患者98例,同期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其肺泡灌洗液中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DNA 异倍体率。经正规化疗2~3周期后,按疗效分为化疗有效组及无效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肺泡灌洗液中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DNA 异倍体率。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肺泡灌洗液 CD +3、CD +4细胞及 CD +4/CD +8较良性对照组均明显下降,CD +8淋巴细胞数量及 DNA 异倍体检测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有效组肺泡灌洗液中 CD +3、CD +4细胞及 CD +4/CD +8在化疗后明显增加,DNA 异倍体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化疗前后定期检测各 T 细胞亚群及 DNA 异倍体,可以全面了解化疗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预测化疗疗效并指导用药。
张涵龚建化张家洪马经平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DNA异倍体肺泡灌洗液检测率诊治肺部良性疾病
肿瘤细胞学、DNA异倍体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6年
胸腔积液是1种临床常见的胸膜病变,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胸膜炎症、胸膜肿瘤或继发于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而以结核性和恶性肿瘤最常见。目前,恶性胸腔积液的检查方法包括肿瘤细胞学、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肿瘤细胞学检查被认为是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但阳性率较低,而且即使在胸腔积液中没有找到肿瘤细胞,也不能排除恶性肿瘤可能。本文对胸腔积液采用肿瘤细胞学,DNA异倍体和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为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提供依据。
郭守俊曾红学刘联斌康昭洵李荣
关键词: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DNA异倍体肿瘤标志物
DNA异倍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DNA异倍体检测在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9例肺部疾病患者的支气管镜刷检、活检组织(支气管镜活检、手术切除)标本(280例)及胸腔积液脱落细胞399例经常规处理、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Motic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标本中的DNA异倍体,同时分别测定血清、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CEA含量。结果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与组织学检测、细胞学检测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结果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NA异倍体的检测结果与胸腔积液的病理学检测、脱落细胞学检测及血清/胸水CEA等检测结果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DNA异倍体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均略低于常规支气管刷片,而与血清CEA检测结果无差异;胸水中DNA异倍体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亦均低于胸水脱落细胞学及胸水CEA检测,但与血清CEA检测结果无差异。同时,DNA异倍体在早期及晚期肺癌的检出结果中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1)。结论全自动DNA定量分析技术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肺癌的筛查技术;DNA异倍体可能属于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检测DNA异倍体有望作为肺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的有价值的标志物;DNA异倍体与支气管镜刷检或与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樊娜张玉萍孟夏邓文静明宗娟石婕李维史红阳王薇钟玉洁方萍杨拴盈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胸腔积液DNA异倍体肿瘤标志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DNA异倍体、p53基因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夜(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DNA异倍体及p53基因突变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86例患者分为周围型肺癌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均分别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收集肺泡灌洗液,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灌洗液中DNA异倍体、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p53基因突变、DNA异倍体阳性及p53基因突变并DNA异倍体阳性检出率在肺癌组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p53基因突变阳性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DNA异倍体阳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而p53基因突变并DNA异倍体阳性虽然敏感性较低(27.50%),但是特异性高(91.30%)。[结论]肺泡灌洗液p53基因突变并DNA异倍体阳性具有较高特异性,能够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生诊疗决策。
李家树李春华吴兴萍宋甲富张趁英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53流式细胞术

相关作者

薛承岩
作品数:228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临床学院
研究主题: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癌胚抗原 CEA 端粒酶活性 脑脊液
杜新生
作品数:71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 结核性脑膜炎 癌胚抗原 DNA异倍体
卢云涛
作品数:52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端粒酶活性 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恶性胸水 DNA异倍体 CEA
杨林瀛
作品数:116被引量:503H指数:12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积液 肺功能 肺癌 CEA 端粒酶活性
刘怀深
作品数:69被引量:133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积液 端粒酶活性 癌胚抗原 肺癌 端粒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