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84篇“ ERK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文章
- 乳腺癌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PT1A/ER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调节乳腺癌恶性行为的机制研究
- 2024年
- 背景与目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且能促进线粒体对脂肪酸的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三磷酸腺苷(triphosphate,ATP)产量。然而,CPT1A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PT1A/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调节乳腺癌恶性行为的机制。方法:分别使用慢病毒系统和shRNA工具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中过表达或敲低CPT1A,将细胞分为NC组、CPT1A组和shCPT1A组。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ERK1/2和CPT1A蛋白的表达。采用线粒体红染色分析MDAMB-231和MCF7细胞系的线粒体形态,并通过耗氧率分析线粒体呼吸能力。结果:与表达对照载体的细胞相比,CPT1A过表达导致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增强(P<0.05),shCPT1A敲低导致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5)。与NC组相比,CPT1A组MDA-MB-231和MCF7细胞中线粒体分支长度显著变短(P<0.05),ERK1/2、PGC-1α表达显著增加(P<0.05),shCPT1A组MDA-MB-231和MCF7细胞中线粒体分支长度显著变长(P<0.05),ERK1/2、PGC-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与NC组相比,CPT1A组MDA-MB-231细胞基础和最大呼吸能力以及ATP产量显著增加(P<0.05),而shCPT1A组MDA-MB-231细胞基础和最大呼吸能力以及ATP产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CPT1A激活的ERK1/2-PGC-1α信号转导通路在线粒体分裂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姜丹宋国庆王晓丹
- 关键词:乳腺癌线粒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恶性行为
- 抑制ERK信号转导通路对磨损颗粒诱导炎性骨溶解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对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钛颗粒刺激组和钛颗粒+ERK抑制剂组,每组15只。通过HE染色检测植入的小鼠颅骨及气囊壁组织中炎性反应情况;TRAP染色检测植入的小鼠颅骨及气囊壁组织中破骨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检测植入的小鼠颅骨及气囊壁组织中ERK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钛颗粒刺激组组织标本中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钛颗粒刺激组比较,钛颗粒+ERK抑制剂组炎性反应减弱,炎性细胞浸润减少。TRAP染色结果:钛颗粒刺激组阳性细胞数目多于空白对照组,钛颗粒+ERK抑制剂组阳性细胞数目相对于钛颗粒刺激组减少(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钛颗粒刺激组ERK及TNF-α阳性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钛颗粒+ERK抑制剂组ERK及TNF-α阳性表达相对于钛颗粒刺激组减少(P<0.05)。结论经ERK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小鼠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中ERK及其下游炎性因子TNF-α活性,从而可能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进而调控炎性骨溶解发生、发展。
- 陈德胜张晨刘子歌宋国瑞郭凤英李燕
- 关键词:骨溶解ERK信号转导通路PD98059
- 辛伐他汀通过MEK/ERK信号转导通路上调突触素表达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SV)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突触素(SYP)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从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大脑皮层分离和培养神经元,4 d后分为对照组、SV处理组(2、4、8μmol/L作用48 h)、PD98059处理组和SV+PD98059处理组(先加入10μmol/L阻断剂PD98059作用30 min,再加入10μmol/L SV作用48 h)。应用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SY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p-ME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p-ERK1)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p-ERK2)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4μmol/L SV可明显增强SYP免疫反应性。Western blot检测显示,8μmol/L SV可显著增高SYP、p-MEK、p-ERK1和p-ERK2水平。应用PD98059可显著降低SV引起的SYP、p-MEK、p-ERK1和p-ERK2水平上调。结论SV可通过激活MEK/ERK信号转导通路上调SYP表达。
- 于成璐吕涛孟庆贵万里姝
- 关键词:辛伐他汀突触素神经元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 miRNA-7-5p靶向调控RAF1/MEK/ERK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迁移的研究
- 目的研究miR-7-5p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miR-7-5p在胃癌中的作用与RAF1/MEK/ERK通路有关,从而进一步阐明胃癌的发病机制、并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1...
- 谷泽慧
- 关键词:胃癌SGC-7901细胞
- 文献传递
- 逍遥散加减对高泌乳素血症模型大鼠中枢多巴胺受体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以疏肝健脾为核心,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PRL)模型大鼠,探讨逍遥散加减对HPRL大鼠模型中枢多巴胺受体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溴隐亭组(0. 001 g·kg-1),逍遥散加减高、中、低剂量组(60,30,15 g·kg-1),多巴胺第一受体(D1R)拮抗剂组(SCH23390组,SCH23390+逍遥散加减中剂量组,SCH23390+溴隐亭组),多巴胺第二受体(D2R)拮抗剂组(氟哌啶醇组,氟哌啶醇组+逍遥散加减中剂量组,氟哌啶醇组+溴隐亭组)。采用垂体移植法制作HPRL大鼠模型,给药30 d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癌蛋白Ras,Raf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下丘脑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酶1/2(MEK1/2) mRNA,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mRNA的表达;采用电镜观察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s,Raf蛋白,MEK1/2,ERK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0. 01);运用SCH23390拮抗DIR后,与模型组比较,SCH23390组Ras,Raf蛋白,MEK1/2,ERK1/2 mRNA表达有升高趋势,运用氟哌啶醇拮抗D2R后,与模型组比较,氟哌啶醇组Ras,Raf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MEK1/2,ERK1/2 mRNA表达显著下降(P <0. 01);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后,能显著提高Ras,Raf蛋白,MEK1/2,ERK1/2 mRNA表达(P <0. 01),且逍遥散加减高、中剂量组表达增加最明显(P <0. 01),效果优于溴隐亭组。电镜下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形态及线粒体数量、结构异常,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后,颗粒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趋于正常。结论:逍遥散加减通过激动D2R,抑制D1R,调节ERK/MAPK信号通路,并有效改善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促进卵泡发育,说明逍遥散加减治疗HPRL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
- 许露李燕张芳陈婧
- 关键词:高泌乳素血症疏肝健脾法
- 白藜芦醇通过MEK/ERK信号转导通路抗人胃癌MKN45细胞作用的机制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的作用及其对MEK/ERK(Mitogen-activ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
- 邓萍萍
- 关键词:胃癌MKN45细胞白藜芦醇信号转导通路
- MEK/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糖尿病白内障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糖尿病白内障中的发病机制,为相关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PD98059处理组,后两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模型,PD98059处理组于造模前1 d前房内注射2.5μg(5μL)的PD98059,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前房内仅注射PBS。注射STZ后每日观察大鼠晶状体透明度,并于注射STZ后8周时取大鼠尾血检测血糖、总胆固醇,Western blot检测晶状体内MEK/ER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Ras、Raf、MEK和ERK1/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注射STZ后4周晶状体开始出现周边空泡增多、絮状混浊,8周后整个晶状体明显混浊,而PD98059处理组大鼠晶状体的混浊程度较模型组有所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糖[(28.70±3.33)mmol·L^(-1)]、总胆固醇[(2.53±0.74)mmol·L^(-1)]及Ras(0.67±0.12)、Raf(0.50±0.13)、MEK(0.48±0.10)和ERK1/2(0.59±0.1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98059处理组大鼠的血糖[(20.60±4.18)mmol·L^(-1)]、总胆固醇[(2.30±0.64)mmol·L^(-1)]及Ras(0.49±0.11)、Raf(0.44±0.09)、MEK(0.35±0.08)和ERK1/2(0.48±0.1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ME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参与了糖尿病大鼠白内障的发病过程。
- 黄亚琳张颖王应飞吴众史平玲
-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PD98059
- 盐酸氨溴索治疗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研究及其对TGF-β/Smad/ERK信号转导通路和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研究及其对TGF-β/Smad/ERK信号转导通路和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由温州康宁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氨溴索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5 mg/kg博来霉素0. 2 m L气管内灌注成功制备肺纤维化模型,术后第2天起氨溴索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腔内注射剂量为10、20、40 mg/kg盐酸氨溴索,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剂量为3. 33 m L/kg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4 d。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成纤维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状况,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内ERK1/2、p-ERK和Smad3、Smad4、Smad7蛋白表达状况,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内Treg、Th17细胞表达状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成纤维细胞内TGF-β1含量、TGF-β1基因表达量、ERK1/2、p-ERK和Smad3、Smad4蛋白表达、肺组织内Th17、Th17/Treg均升高(均P<0. 05);与模型组相比,氨溴索中、高剂量组大鼠均降低(均P <0. 05)。而模型组大鼠成纤维细胞Smad7蛋白表达、肺组织内Treg表达比率较正常组均降低(均P <0. 05),氨溴索中、高剂量组大鼠较模型组升高(均P <0. 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维持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h17/Treg平衡,抑制大鼠TGF-β/Smad/ERK信号转导通路内主要细胞因子信号传递,进而起到抗肺纤维化的作用。
- 马远东黄祖伟安培谢晓菲刘小彩毛凌哲
- 关键词:肺纤维化TH17/TREG细胞盐酸氨溴索
- ERK信号转导通路对家兔脑炎原虫性脑肉芽肿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为了探讨ERK信号转导通路对脑炎原虫性脑肉芽肿形成的影响,应用普通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对脑炎原虫性脑肉芽肿进行观察,分析脑炎原虫性脑肉芽肿形成与信号转导通路中神经生长因子(NGF)、酪氨酸蛋白激酶(TPK)、丝裂源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等四种关键性蛋白的关系。结果显示,所有患病家兔的脑组织中均有数量不等的脑肉芽肿和非化脓性脑炎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NGF、TPK、MAPK和ERK的表达在肉芽肿中的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明显增高,呈强阳性反应,染成深棕色;用Western-blot检测,患病家兔脑组织中的NGF、TPK、MAPK和ERK等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丰度明显高于健康家兔。以上结果表明,ERK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强大的级联反应参与了家兔脑炎原虫性脑肉芽肿的形成,在脑肉芽肿形成过程中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
- 潘耀谦李瑞珍唐海蓉银梅陈仕军
- 关键词:ERK信号转导通路免疫组化免疫印迹
- 依赖CD23的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背景及目的: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是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增加了社会负担。据统计变应性鼻炎的全球平均...
- 丁楠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ERK信号通路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