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篇“ G-L指数“的相关文章
- 基于G-L指数的俄罗斯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 俄罗斯与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伙伴,加强俄中两国的经济贸易对于促进俄中两国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农产品贸易作为俄中两国贸易的重要成分,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如何提升俄中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实现俄...
- 伊阳(Bondar Ilona)
- 关键词:G-L指数产业内贸易农产品贸易
- 文献传递
- 基于G-L指数的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类型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产业内贸易的出现与发展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中国产业内贸易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通过选取1992年至2012年的中国对外贸易数据,对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据此确定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并提出中国发展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 项义军赵阳阳
- 关键词: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G-L指数
- 中美产业内贸易分析——基于G-L指数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中,但是产品同质化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不断地在国际贸易中凸显,特别是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对比较优势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一产业内贸易所存在的问题,成为经济专家较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入手,运用中美之间贸易产品的数据来分析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现状,指出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所在,并结合该现状提出了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主要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规模经济;对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与引导,保持国际竞争力;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学习跨国公司的经验与技术。
- 刘伟
-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品同质化国际贸易G-L指数
- 基于G-L指数的中国与加拿大产业内贸易分析
- 产业内贸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贸易形态,它对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两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经济和贸易关系变得越来...
- 陈奇
-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G-L指数
- 文献传递
- 中德工业制成品G-L指数分析
- 2012年
- 格鲁贝尔和洛伊德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并得出产业内贸易测度方法:G—L指数法,公式为:GLIITi=1—|Xi-Mi|/(Xi+Mi)×100%。其中,Xi和Mi分别代表i产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IITi为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经济含义为:在某产业中,相对于该产业的贸易总量,出口在多大程度上为进口抵消。GLIITi值在0—1之间,其值越高表示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通过比较中德工业制成品,结果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 李一鸣
- 关键词: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指数经济含义贸易总量
- 基于G-L指数的中德产业内贸易分析
- 2011年
- 文章结合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G-L指数模型对中德1996-2010年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SITC 5、SITC 6、SITC 7、SITC 8这四类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产业内贸易,而且中德双边贸易呈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趋势。同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中国的市场规模及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是影响中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程度不相同。
- 杨林燕
-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工业制成品
- 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G-L指数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认为闽台农产品贸易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选取2000-2009年闽台农产品贸易数据,借助G-L指数,对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影响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发展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 林琳蔡贤恩
- 关键词: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G-L指数
- 中日产业内贸易G-L指数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09年
-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日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呈现出新的特点,有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向产业内贸易为主转变的趋势。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计算了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的G—L指数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FDI与人均收入水平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 苑广山
-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FDI
- 车辆产业内G-L指数与CA指数的关系研究
- 2008年
- 车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G-L指数)对产业竞争力(CA指数)起着重要的影响:技术密集型产品G-L指数高,CA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G-L指数低,CA指数却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G-L指数与CA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两者却呈负相关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整个产业和每个产品的两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扩大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该产业的竞争力。
- 易雪玲
-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业竞争力
- 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G-L指数分析
- 2008年
- 利用我国1997年~2006年车辆业贸易数据对其进行G-L指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十年平均为0.44,说明我国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仍然是以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以低质产品去换高档产品,多样化程度低。故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新产品开发,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 易雪玲
-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G-L指数B指数
相关作者
- 邵桂兰

- 作品数:143被引量:72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水产品 碳 碳排放 渔业 产业内贸易
- 项义军

- 作品数:80被引量:3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产业内贸易 经贸合作 实证研究 实践教学
- 叶小霞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
- 研究主题:产业内贸易 产业结构升级 G-L指数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研究
- 蔡贤恩

- 作品数:63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
- 研究主题:闽台 休闲农业 农产品贸易 农产品 闽台农产品
- 杨丹萍

- 作品数:77被引量:3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对外贸易 产业集聚 中小企业 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