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9 篇“ HLA-DR基因 “的相关文章
云南省金平县芒人高脂血症与HLA -B、HLA -DR 基因 多态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HLA -B、HLA -DR 基因 多态性与云南省金平县芒人三酰甘油血症及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020年8—12月收集的云南省金平县金水河镇的3个自然村中的202名自愿参与且16岁以上的芒人居民的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采用寡聚核苷酸探针方法(PCR-SSO)检测其HLA -B、HLA -DR 的基因 型和血清型。结果芒人居民高TG的总患病率为26.7%,男性为28.4%,女性为25.0%;高TC的总患病率为13.9%,男性为12.7%,女性为15.0%。不同性别、年龄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出19种HLA -B位点等位基因 、14种HLA -DR B1位点等位基因 、12种HLA -B位点血清型、8种HLA -DR B1位点血清型。其中,HLA -B*40:01和HLA -DR *12:02是芒人的优势基因 。高TG组HLA -B*13:01、HLA -B*40:02基因 型及HLA -B*13血清型显著优于血脂正常组(13.5%vs 4.9%,0.0%vs5.7%,13.5%vs 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9,P=0.006;χ^(2)=4.339,P=0.037;χ^(2)=7.649,P=0.006);高TG组的血清型HLA -B*15显著低于正常组(3.1%vs 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1,P=0.026)。高TC组血清型HLA -B*15显著高于正常组(21.2%vs 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35)。结论携带HLA -B*13:01、HLA -B*40:02及HLA -B*13的芒人罹患高TG的风险显著高于未携带者,携带HLA -B*15的芒人罹患高TG的风险显著低于未携带者,罹患高TC的风险高于未携带者。 黄娟 刘丽 何俊梅 白世光 李红 金兰花 刘宇 李久龙 金吕飞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 HLA -DQ、HLA -DR 基因 多态性与广西南宁居民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2022年 目的:探讨HLA -DQ、HLA -DR 基因 多态性与广西南宁市社区居民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广西南宁市社区居民IBS患者、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102例、108例,常规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进行HLA -DQ、HLA -DR 基因 多态性鉴定,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IB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HLA -DQ、HLA -DR 的基因 型和基因 分布频率,并对两组间基因 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1)IBS患者组HLA -DQ6基因 表达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44.1%vs29.6%,OR=1.875),而HLA -DQ2基因 表达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14.7%vs 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BS患者组HLA -DR 13基因 表达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17.6%vs 7.4%,OR=2.679),而HLA -DR 17基因 表达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8.8%vs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等位基因 在两组间的基因 频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南宁居民IBS的遗传易感性可能与HLA -DQ、HLA -DR 基因 多态性相关,HLA -DQ6、HLA -DR 13基因 可能是广西南宁居民IBS的易感基因 ,而HLA -DQ2、HLA -DR 17基因 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梁惠萍 卢庭婷 刘春斌 刘华英 李黎关键词:HLA-DQ HLA-DR 肠易激综合征 易感基因 保护基因 携带特定HLA -DR 基因 的B淋巴母细胞系呈递HBV多肽的质谱分析 背景及目的:HB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国内外研究表明,HLA Ⅱ分子呈递的抗原肽在诱导机体特异性淋巴细胞反应过程中可有效清除感染病毒,但在乙肝慢性化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课题组前期在... 汝佳秋关键词:HLA-DR HBV 抗原肽 LC-MS/MS HLA -B、HLA -DR 基因 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HLA -B、HLA -DR 基因 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相关性,以及该基因 多态性与实验室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部2015年9月至201... 陶丽关键词:HLA-B HLA-DR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云南汉族 广西壮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 -DR 基因 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HLA -DR 基因 的表达情况,探讨RA患者HLA -DR 基因 的表达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收治的广西壮族RA患者49例为RA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的广西壮族成年人54例为对照组,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法检测HLA -DR 基因 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RF、CRP水平。结果 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RF、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检测出DR B1*03、DR B1*04、DR B1*08~DR B1*17、DR B3*01、DR B4*01、DR B5*01亚型;RA组DR B1*10、DR B4*0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13个亚型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R B1*10阳性RA患者与DR B1*10阴性RA患者、DR B3*01阳性RA患者与DR B3*01阴性RA患者、DR B4*01阳性RA患者与DR B4*01阴性RA患者、DR B5*01阳性RA患者与DR B5*01阴性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RF、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壮族RA患者HLA -DR 基因 DR B1*10、DR B4*01亚型可能为易患基因 ,但DR B1*10、DR B3*01、DR B4*01、DR B5*01的阳性表达均与抗CCP抗体、RF、CRP无相关性。 揭旭日 王小超 陆翔 黄丹 吕丽娜 李红文关键词:HLA抗原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质 不同病因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 -DR 基因 水平及血Th17和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的变化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HLA -DR m RNA及Th17和CD4^+CD25^+Treg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肝衰竭患者50例,其中乙型肝炎肝衰竭15例,药物性肝损伤12例,酒精性肝病1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例和正常人10例。采用PCR法检测PBMCs中HLA -DR m RNA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和Th17细胞百分比。结果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HLA -DR m RNA水平为(134.5±15.2),显著高于药物性肝损伤组的(17.9±1.2)、酒精性肝病组的(19.6±2.0)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的[(11.2±1.2),P<0.05];不同病因肝衰竭患者Th17和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4±0.6)%和(3.9±0.6)%左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慢性乙型肝炎[分别为(3.7±0.2)%和(6.1±0.4)%和正常人(2.1±0.7)%和(7.0±0.9)%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不同病因肝衰竭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发现,19例死亡患者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呈持续下降,直至死亡,而31例生存患者则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 -DR m RNA水平及Th17和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的变化与肝衰竭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肝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刘晶晶 李庆彦 刘春华关键词:肝衰竭 HLA-DR CD4+CD25+TREG细胞 广州地区HLA -DR 基因 多态性与汉族HCV-6a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HLA -DR 抗原和HCV-6a感染相关性。方法选取2002~2008年抗-HCV检测双试剂阳性无偿献血者250名,随机抽取135名广州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无偿献血者作为对照,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CV E1和NS 5B基因 ,并进行测序。根据所测定的序列,与GENE BANK标准序列进行比对,作病毒基因 的分型。利用LUMINEX-SSO方法检测HLA -DR 位点。根据公式对HLA 型别相关性的相对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 250名无偿献血者中有69个样本的HCV E1和NS 5B区分型结果为HCV-6a,占到分析总数的27.6%。DR *14与HCV-6a感染相关评估的RR值均>4,与HCV-6a感染具有强关联性;DR *13,DR *12,DR *07和DR *16与HCV-6a感染相关评估的RR值均<1,表示此HLA -DR 抗原位点对HCV-6a感染有抵抗性。结论广州地区HCV-6a的感染与DR *14存在强关联性,对HCV-6a的治疗、预后评价以及免疫逃逸有一定预见作用。 梁华钦 夏文杰 付涌水 叶欣 罗广平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HLA 基因分型 人体部分实体肿瘤与HLA -DR 基因 多态性的关联性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部分肿瘤患者HLA -Ⅱ类基因 座位的13个等位基因 位点,探讨人体部分实体肿瘤与HLA -DR 基因 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17例部分肿瘤患者的HLA -DR 基因 位点13个,并以14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试验组HLA -DR 9基因 频率(26.5%)明显高于对照组(11.5%),相对危险度(RR)=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7);试验组其他HLA -Ⅱ类基因 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 -DR 9可能为人体部分实体肿瘤的易感基因 。 刘丹 刘辉 史炼钢 梁晓华关键词:HLA抗原 肿瘤 基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感性与HLA -DR 基因 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易感性与HLA -DR 基因 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5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 -DR 4和HLA -DR 53基因 分型、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速率散射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同时定量和定性检测类风湿因子,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RA患者HLA -DR 4和HLA -DR 53等位基因 发生的频率数分别为44%和56%,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P>0.05结果无显著性意义,其DR 基因 与RA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3.70和2.64,HLA -DR 4高于HLA -DR 53。②75例RA患者其速率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分别有59例阳性和44例阳性,两法经χ2检验,结果均P<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意义说明速率比浊法好于乳胶凝集法。③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速率比浊法检测结果为198.59±379.21IU/ml,同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RA患者其HLA -DR 基因 与RA的发生易感性明显有关,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贺桂凤 谭立明 阙秋华 彭卫华 李华 罗涵青 蔡利励 曹莉萍 叶倩 熊金旺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 类风湿因子 HLA -DR 基因 与广西钦州市人群肺结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R 等位基因 与广西人群肺结核发病相关性,寻找与肺结核发病可能相关的HLA -DR 易感基因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100名肺结核患者和105名健康对照者的HLA -DR 等位基因 进行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 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OR)。结果肺结核病组中的HLA -DR B1*14频率(12.0%)明显高于对照组(3.8%),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775,P=0.029,OR=3.443);肺结核病组中的HLA -DR B1*13的频率(23.0%)明显低于对照组(42.9%),其差异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111,P=0.003,OR=0.398)。结论 HLA -DR B1*l4基因 可能与广西人群肺结核的发病密切相关,而HLA -DR B1*13基因 可能对广西人群肺结核发病具有拮抗作用。 陈焯彬 江生 姚钦江关键词:结核 HLA-DR 聚合酶链反应
相关作者
谭立明 作品数:179 被引量:696 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抗体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 抗体 抗核抗体 类风湿因子 李建忠 作品数:34 被引量:44 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HBV HLA HLA-DR基因 肝细胞癌 彭卫华 作品数:77 被引量:252 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抗体检测 药敏分析 药敏 耐药性监测 HLA-DR4 柳富会 作品数:30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HBV 肿瘤坏死因子Α HLA-DR基因 王义成 作品数:7 被引量:12 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HLA-DR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HBV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