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3篇“ INDOSINIAN“的相关文章
湖南省印支运动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机制被引量:3
2024年
长期以来,华南中部湖南印支运动的构造表现暨上古生界盖层褶皱的形成时代备受研究者关注,但至今仍存在显著的认识分歧。鉴此,本文在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湖南省印支运动早、晚两幕褶皱相关的区域应力场特征及厘定依据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释,并探讨了应力场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印支运动的其他相关问题,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印支运动早幕发生于中三叠世后期,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变化很大,省境中带,自湘西北往南东至湘中、湘东南东部,总体由NNW向—近SN向→NW向→NWW向弧形偏转;南西带,由湘西南的NW向→湘中南的EW向→湘东南西部的EW向变化;北东带,由湘东北的SN向转为湘东地区的NW向、NWW向。印支运动晚幕发生于晚三叠世,区域最大主应力为SN向,湘中局部地区为NNE向。(2)印支运动早幕区域挤压应力场主要与华北地块向南、思茅-印支地块向北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向北西的挤压有关,呈NE向—NNE向展布的各次级块体之间的继发性陆内汇聚、NW向基底隐伏断裂左行走滑以及加里东期越城岭和苗儿山花岗质岩体的阻挡等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印支运动晚幕SN向区域挤压应力场与华北地块向南的挤压、思茅-印支地块向北的挤压有关,局部NNE向最大主应力与NW向常德-安仁、郴州-邵阳基底隐伏断裂右行走滑有关。(3)古太平洋板块的NW向挤压或许是华南印支期NE向褶皱最好的动力学解释;湘中地区NE向褶皱发育程度远高于EW向褶皱,是前者早于后者的重要证据;湘中高挂山—四明山NE向构造隆起带是印支运动晚幕SN向挤压下,先期NE向构造软弱带横向压扁和垂向拉伸而形成。
柏道远李彬曾广乾杨俊
关键词:动力机制华南地块
东天山印支期闪长质岩墙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2024年
东天山地区发育大量的印支期岩浆岩,其岩石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对于理解中亚造山带晚期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东天山尾亚和天湖地区新发现的闪长质岩墙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综合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天湖地区闪长质岩墙形成时代为246.6±1.9Ma和248.4±3.8Ma,为早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尾亚地区闪长质岩墙形成时代为237.7±1.3Ma、234.4±2.1Ma、238.3±1.6Ma和233.9±1.6Ma,为中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闪长质岩墙总体呈现出较高硅(SiO_(2)为60.51%~67.56%)、富碱(K_(2)O+Na_(2)O为6.39%~8.23%)和准铝质(A/CNK为0.91~0.98)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相对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i、Ta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微弱Eu负异常(δEu=0.83~1.03)。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样品具有正的ε_(Hf)(t)值(+1.26~+6.32)和较年轻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1=638~828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质岩墙可能为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幔源岩浆底侵诱发新生下地壳熔融,随后由底侵的玄武质岩浆与壳源长英质岩浆混合形成。结合区域地质和相关构造环境分析,指示闪长质岩墙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东天山发育的闪长质岩墙群可作为区域伸展作用的重要标志,表明东天山在印支期为陆内伸展的构造环境。
王鹏寅雷如雄吴世保吴昌志袁海波
关键词:东天山印支期岩石成因
印支造山带:Song Chay构造带
2024年
印支运动是二十世纪初法国地质学家根据越南北部晚三叠世大规模角度不整合所提出。越南北部的Song Chay构造带作为印支造山带概念的提出地,记录了大量经典的印支造山相关的信息,是理解印支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本文在课题组对Song Chay地区十多年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厘定了Song Chay构造带的几何空间格架、运动学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表明,Song Chay构造带从SW向NE依次可以划分成:新生代的大象山单元、代表缝合带的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单元,以及越南东北部褶皱冲断系统。其中蛇绿混杂岩单元和褶皱冲断系统中发育NE-SW向矿物拉伸线理,并具有顶部向NE方向的剪切变形特征,指示了Song Chay洋壳向SW的俯冲以及向NE的逆冲过程。精确的年代学工作表明,Song Chay蛇绿混杂岩中斜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356.4±2.9Ma,表明至少在早石炭世Song Chay洋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大洋地壳。褶皱冲断带内部的低温年代学数据约束了顶部向NE的剪切变形年龄在250~245Ma之间,表明为华南和印支板块碰撞时间。另外,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基质中碎屑锆石物源研究表明,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基质中碎屑锆石主要是来自于俯冲的华南板块,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印支板块,因此推测Song Chay洋可能为一个十分有限的小洋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以及碎屑锆石物源研究表明,在Song Chay构造带内的“滇-琼缝合带”两侧构造特征可对比,并未因“滇琼洋”的闭合而造成差异。因此,我们认为“滇-琼缝合带”并不能代表一个大洋。根据我们及前人的构造学、岩石学、年代学工作,建立了一个初步的Song Chay洋从晚石炭世至中三叠世的构造演化模型:(1)310~270Ma,Song Chay洋开始向SW俯冲到印支板块之下,此时岩浆弧并不发育,蛇绿混杂岩物源主要为华南板块;(2)270~250Ma,Song Chay洋
林伟王印刘飞刘飞吴钦颖郭钊李金雁
关键词:印支运动碎屑锆石
海南岛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年代学格架与成因
2024年
海南岛分布着大面积的印支-燕山期岩浆岩,是华南岩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这些花岗岩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其年代学格架仍需完善,成因类型及源区性质仍需限定,区域构造机制仍存在争议。本文详细梳理了已发表的海南岛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数据,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相关工作,对海南岛花岗岩的年代学格架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并对源岩、岩浆演化过程和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讨论。海南岛印支期(二叠纪-三叠纪)花岗岩(部分具有片麻状构造)整体以NE走向展布,形成于278~225Ma,峰期为240Ma。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此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S型、I型和A型花岗岩。其中,S型花岗岩(278~241Ma)与I型花岗岩(272~233Ma)均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具有较低的全岩锆饱和温度(平均<750℃),低于大规模角闪石分解引起的脱水熔融所需的温度,可能是由底侵玄武质岩浆释放的水加入到下地壳诱发部分熔融的产物;A型花岗岩(257~225Ma)的全岩锆饱和温度较高(>800℃),表明源区无流体加入或为已有花岗岩生成的去水源岩在高温条件下脱水熔融形成。此外,本区还存在少量燕山期花岗岩,包括燕山早期(侏罗纪)岩浆活动(如本研究识别出的161Ma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以及集中在白垩纪的三期侏罗纪-白垩纪岩浆活动(按年龄可分为:ca.120Ma、ca.110~90Ma和ca.70Ma,峰期为ca.100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燕山期花岗岩具有高钾钙碱性I型特征,源区中有幔源年轻组分的加入。据此,本文作者认为:(1)印支-燕山期大规模的花岗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有关;(2)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的俯冲可能起始于早-中二叠世(ca.280Ma),结束于晚白垩世末期(ca.70Ma);(3)自二叠纪起至白垩纪末期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结束,海南岛保存了古太平洋�
江小燕卫巍李献华
关键词:花岗岩印支期燕山期
华南印支期成钨与成锡(锡钨)花岗岩对比研究
2024年
为了揭示华南印支期与钨锡成矿相关花岗岩的成因和岩浆特征,本文统计分析了华南印支期成钨与成锡(锡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印支期钨锡成矿花岗岩均属于高分异的过铝质高钾亚碱性系列,主要为S型花岗岩,部分I/A型。成矿花岗岩的源区主要为富泥质/黏土的壳源,成钨花岗岩和成锡(锡钨)花岗岩的ε_(Nd)(t)值均高于华南地壳平均值,表明其部分受到幔源物质的影响。成钨花岗岩相比成锡(锡钨)花岗岩具有更低的二阶段模式年龄,表明成钨花岗岩源区为更年轻的地壳或可能受到更多的幔源物质的影响。与成钨花岗岩相比,成锡(锡钨)花岗岩为较还原的钛铁矿系列花岗岩,表明低氧逸度岩浆可能有利于锡的富集成矿。成钨花岗岩的锆饱和温度低于成锡(锡钨)花岗岩,这可能是由于钨锡富集源区熔融温度差异造成,这同时也解释了华南印支期钨锡矿分别以钨多金属矿和锡(锡钨)多金属矿在不同区域出现的现象。
岳晨曦潘力川刘亮
关键词:印支期
渤海海域印支期构造变形分带性及其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印支运动为现今渤海海域构造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导致渤海海域内部发育3个主要逆冲带。渤海基底内部的先存断层与滑脱层在此过程中可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如何影响渤海海域印支期的构造变形与分带特征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地震剖面数据,结合二维热力学数值模拟代码LaMEM对渤海海域印支期的构造变形展开了详细研究。模拟结果揭示,在先存断层存在的条件下,当基底内部无滑脱层或未呈阶梯式在渤海海域分布时,渤海海域内部不会形成相应的逆冲中心;而当基底内部的滑脱层呈阶梯状分布在渤海海域西南部、渤中坳陷以及辽东坳陷3个区域时,应力通过滑脱层在基底内部进行传导,使海域形成了3个逆冲中心,并导致渤海内部大规模的逆冲断层与褶皱变形的发育,与地震剖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证实,基底内部的先存断层与滑脱层是控制渤海海域构造分带性及构造变形特征的重要因素。同时,多逆冲中心演化模式也为解释现今龙门山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王迪戴黎明吴昊明张参李法坤董昊王亮亮
关键词:渤海海域印支期滑脱层数值模拟
内蒙古双尖子山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印支期铜成矿事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2024年
双尖子山矿床是2012年探明的银多金属矿床,其银金属量超过1.5×10^(4) t,是中国乃至亚洲目前最大的银矿。该矿床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位于突泉-翁牛特成矿带东段,属大兴安岭与燕山期中酸性-碱性侵入岩-喷出岩有关的Cu、Mo、Ag、Pb、Zn、Sn、W、Fe、S、稀有、REE矿床成矿系列,划归大兴安岭中南段银成矿带(图1)。
江彪刘榆李超陈剑飞张天明刘彦兵孙洪军尹占文武利文左玉山刘钊
关键词:银多金属矿床大兴安岭中南段碱性侵入岩成矿事件喷出岩
西秦岭造山带印支期凤县岩体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2023年
文章对西秦岭造山带东段印支期凤县岩体开展了岩相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原位Hf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全岩主微量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结果表明,凤县岩体由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组成,侵位于中三叠世(~237.5 Ma);岩石SiO_(2)含量为61.7~66.7 wt%,属准铝质岩石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并具有较高的Mg^(#)值(0.53~0.58),富集轻稀土,无Eu负异常,同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岩石显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高Sr(474×10^(-6)~629×10^(-6)>400×10^(-6)),低Y (6.85×10^(-6)~7.60×10^(-6)<18×10^(-6))和Yb(0.57×10^(-6)~0.72×10^(-6)<1.9×10^(-6)),高的Sr/Y和La/Yb比值;全岩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72~0.7077,ε_(Nd)(t)值为-4.2~-5.8,锆石原位ε_(Hf)(t)值为-1.1~-4.3。通过综合研究认为凤县花岗质岩石形成于阿尼玛卿—勉略洋洋壳北向俯冲环境,是由俯冲洋壳上覆沉积物发生部分熔融并伴随熔体上侵过程中与地幔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凤县花岗岩成因暗示阿尼玛卿—勉略洋洋壳在237.5 Ma之前已经向西秦岭之下俯冲,西秦岭东段至少在中三叠世仍处于陆缘弧环境。
倪春雨姜耀辉
关键词:西秦岭印支期古特提斯洋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成因再探——以湘西紫云山和桂东北石板弯复式花岗岩体为例
2023年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湘、赣、桂及其邻区,其岩体数量之多、出露面积之广使得它们成为华南花岗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它们的构造属性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仍众说纷纭。笔者等选取湘西双峰县紫云山和桂东北资源县石板弯两个印支期复式花岗岩体,对它们的主体相和补体相分别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化学和锆石学的系统研究,从而确定:①这两个复式花岗岩体的主体相的岩性分别为(紫云山)花岗闪长岩和(石板弯)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正常的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如:SiO_(2)含量为67.23%~71.94%、FeO^(T)含量为2.03%~3.73%),富相容的微量元素(如:Ba、Sr、Zr等),不明显的Eu负异常(Eu/Eu*平均值为0.49);它们的岩浆锆石U-Pb年龄和ε_(Hf)(t)值分别为239.6±2.3 Ma和-4.9~-1.0(紫云山花岗闪长岩)、239.7±3.3 Ma和-8.8~-1.1(石板弯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因此,它们属于印支早期的同造山花岗岩。②这两个复式花岗岩体补体相的岩性分别为(紫云山)白云母碱长花岗岩和(石板弯)二云母碱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_(2)含量(73.92%~76.55%)和较低的FeO^(T)含量(0.71%~1.21%),富不相容的微量元素(如:Rb、Ta、U等),强烈的Eu负异常(Eu/Eu*平均值为0.14);它们的热液锆石U-Pb年龄和ε_(Hf)(t)值分别为217.4±2.8 Ma和-7.3~-1.3(紫云山白云母碱长花岗岩)、217.4±2.2 Ma和-10.3~-3.1(石板弯二云母碱长花岗岩)。因此,它们属于印支晚期的造山后花岗岩。另外,石板弯复式花岗岩体中云头界钨矿石中的热液锆石U-Pb年龄和ε_(Hf)(t)值分别为217.7±2.8 Ma和-10.5~-3.7,与石板弯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中的热液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完全一致,说明两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笔者等认为:在早三叠世,华南板块受到印支板块、华北板块、太平洋板块等多个构造单元的挤压作用,造成华南地块地壳加厚和深熔作用;在~239 Ma,该区的挤压作�
马鑫汪相
关键词:复式花岗岩体印支运动岩浆热液矿床
渤海海域印支期逆冲推覆体系的分带性及其动力学成因机制被引量:4
2023年
印支期是改变整个中国东部陆内构造变形样式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构造活动期,但目前对其认识主要基于对华北克拉通周缘造山带及渤海湾盆地陆域的研究,而对渤海海域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最新的三维大连片地震数据,对渤海海域印支期变形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工作,并提出印支期逆冲推覆系统可划为以下3个逆冲带:①第一逆冲带位于沙垒田凸起、渤中19-6构造区和渤南低凸起一线,为高角度冲出带,表现为太古宇基底在印支期沿逆断层高角度逆冲,部分出露地表并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导致该区域缺失古生界,高角度逆冲断层随后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转换为走滑断层,对应于现今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渤海湾段;②第二逆冲带为位于渤中凹陷和渤东凹陷的逆冲-褶皱中部带,其古生界主要表现为断层相关褶皱式的变形特征,特别是在渤东凹陷可识别出典型的叠瓦式构造和双重构造;③第三逆冲带为位于辽东湾坳陷的逆冲推覆前锋带,其古生界变形主要表现为宽缓的背斜、向斜构造,这一系列背斜和向斜与盆地基底内隐伏的印支期坡坪式逆冲推覆断层有关,为典型的断展或断滑褶皱。基于横切整个渤海海域的地震剖面及前人的研究资料,认为3个逆冲推覆带的空间组合受控于三级台阶式的印支期基底滑脱层。渤海海域这种印支期逆冲推覆体系分带性可能与华北克拉通不同区域的基底性质差异有关,即鲁西基底在印支期沿滑脱层逆冲至燕辽基底之上,并导致上覆古生界沉积盖层具有分带性的褶皱变形特征。
吕丁友杨海风于海波刘朋波邓辉张参
关键词:滑脱层印支期渤海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