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3篇“ M^2因子“的相关文章
- 相干合成光束M^2{2}研究(英文)
- 2018年
- 推导了TEM00、TEM10、TEM01、TEM00和TEM01光束两两相干叠加的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数值对比分析了一些光学参数对叠加场M2因子的影响程度,得出了诸如光束的束腰宽度对M2因子影响相对较大等结果。最后,文章开展了实验,测量了两个TEM00相干叠加的M2因子,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 李建龙唐嘉岭
- 关键词:相干合成
- 受遮挡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传输的M^2{2}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研究受遮挡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质量因子的特性,基于拓展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维格纳分布函数的二阶矩定义,经理论推导得出受遮挡贝塞尔-高斯光束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遮挡物尺寸不大于0.4倍的腰宽时,受遮挡贝塞尔-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质量因子随传播距离、湍流大气结构常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湍流内标量、光束拓扑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条件下,光束的传输质量因子随着遮挡物尺寸的增大而增大。所得结论对实际激光传输和自由空间光通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包训旺袁扬胜崔执凤屈军
- 关键词:大气与海洋光学
- 像散椭圆高斯光束的M^2{2}矩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对像散椭圆高斯光束,传统的M2因子测量采用M2x和M2y来描述光束质量.当光束绕z轴旋转,M2x和M2y会随之变化,单纯采用M2x和M2y来评价激光光束质量并不唯一.为此采用了像散椭圆高斯光束的M2因子矩阵,理论推导出了在同一坐标系下光场绕z轴旋转不同角度后的M2因子矩阵,找出了光场旋转前后的M2因子矩阵元的不变量关系.数值模拟、实验测量得到M2因子矩阵主对角元随光斑旋转角度的变化轨迹曲线,及反对角元随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理论推导与实验结果相符.结果表明,像散椭圆高斯光束在主方向上时M2x与M2y之和最小;在其他方向上的M2x,M2y之和大于在主方向上的M2x,M2y之和;反对角元随旋转角度呈周期变化,在主方向上为零.
- 刘晓丽冯国英李玮唐淳周寿桓
- 关键词:矩阵光学
- 使用超连续谱M^2{2}评价超连续谱光源光束质量被引量:5
- 2013年
- 由于超连续谱(SC)光源具有宽谱特性,针对传统方法无法对其光束质量进行全局评价的缺陷,提出SC-M2因子这一参数。使用分步傅里叶法求解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获得超连续谱光源的光谱分布,根据光谱二阶矩方法可得到光谱重心。应用有限元方法获得超连续谱光源的近场空间分布,经自由空间传输之后获得其远场分布。由超连续谱光源的近场、远场分布以及光谱重心,定义SC-M2因子对其光束质量进行全局评价。使用这一方法可对超连续谱光源的光束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适用于不同超连续谱光源之间的比较。
- 靳爱军侯静姜宗福
- 关键词:光谱学光束质量超连续谱光源光场分布
- 单口径相干合成系统激光光束的M^2{2}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单口径相干合成系统激光光束的光束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二阶矩定义,文中给出了单口径TEM_(00),TEM_(01)及TEM_(10)两两相干光束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比较分析了束腰宽度、传输距离、振幅之比,以及源场位置矢量对相干光束M^2因子的影响,得到了诸如源场位置参量d_1<100λ时,各相干光束M^2因子恒定,反之,其随位置参量d_1的增大而增大等一些结论.最后,文章对两TEM_(00)模相干光束M^2因子的部分理论进行了实验验证.
- 李建龙冯国英周寿桓李玮
- 关键词:相干合成M^2因子
- 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M^2{2}与湍流距离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维格纳分布函数方法,推导出了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ShG)光束在湍流大气中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部分相干ShG光束的湍流距离,即湍流引起的光束扩展可忽略的范围。采用Von Karman谱分别对M2因子和湍流距离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分析了内外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M2因子随束腰宽度和离心参数的增加存在极小值;湍流距离随束腰宽度的增加存在极大值,随离心参数的增加而增加,大气湍流对离心参数较大的光束影响较小。另外,M2因子和湍流距离与折射率结构参数、内尺度、外尺度、波长和相干参数等密切相关。
- 艾扬利江天府但有全邓楠
- 关键词:大气光学大气湍流
- 利用光束质量分析仪测量M^2{2}被引量:9
- 2012年
- 激光光束质量是激光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激光光束质量因子是反映激光光束质量的重要参数。介绍了一种利用光束质量分析仪来精确测量激光光束质量因子的方法,通过透镜将激光束进行聚焦变换,在透镜后方得到腰斑远场变化,利用光束质量分析仪,沿光轴等间隔测量不同位置的束宽,然后采用双曲线拟合来确定激光光束束腰的大小和位置,从而计算出被测激光光束的质量因子。实验数据采用三点法处理,进行二项式拟合,得出了拟合双曲线的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所测激光的质量因子。用透镜焦点处的实测束宽对拟合值进行验证,结果近似,说明测量的结果是可靠的。利用光束质量分析仪的专业性和高精度,能准确测量出计算光束质量因子所需的参数,比常用的CCD测量方法更精确和便捷,能够很好地得出实验所用激光器的质量。
- 黄林昊廖学兵赵海燕彭磊
- 关键词:光束质量
- 扭曲光栅光束质量M^2{2}测量软件系统开发
- 2012年
- 设计出振幅型正交二次扭曲光栅,实现了一种光束质量M2因子实时测量技术。利用Microsoft Visual C++6.0开发平台,并基于MATCOM混合编程实现正交散焦光栅的软件测量系统。利用VC6.0直接调用MATCOM库函数的方式实现了对多个测量数据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基于混合编程的方法在光束质量M2因子测量系统软件开发中极大地降低了编程的工作量,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软件系统平均测量周期小于100ms。
- 苏小春杨若夫余浩
- 关键词:VC++MATCOM
- 双波门自适应阈值法对光束质量M^2{2}测量精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解决在光斑图像中采用人工阈值选取方法或浮动阈值选取方法对光束质量M2因子的测量精度带来的局限性,提出了双波门自适应阈值方法。实验证明,M2因子相对误差较另外两种方法小,均方差值在0.1以内,x方向和y方向束宽值的均方差值分别为0.0935和0.0962,均小于1%,符合测量要求。
- 刘敏时王晓曼景文博
- 关键词: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光束质量误差分析
- 部分相干厄米-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M^2{2}被引量:2
- 2011年
-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Winger分布函数二阶矩的定义,推导出部分相干厄米-高斯(PCHG)光束在湍流中的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湍流中PCHG光束的M2因子由光束的阶数、相干长度、束腰宽度、波长以及湍流的折射率起伏结构常数和传输距离来决定;随着光束阶数、大气湍流的折射率起伏结构常数以及传输距离的增大,以及光束相干长度的减小,PCHG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M2因子明显增大;对于给定的传输距离,存在最佳初始束宽使大气湍流中PCHG光束的M2因子最小;完全相干厄米-高斯光束和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M2因子变化规律可以作为本文研究的特例.
- 黄永平赵光普段志春
- 关键词:激光光学大气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