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MICROFAUNA“的相关文章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工艺中微型动物的生活习性、功能作用、研究方法与毒性响应
2024年
微型动物(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是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活性污泥工艺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了微型动物的种群组成,反之,微型动物也会影响到生物工艺的处理效率。微型动物具有指示、促进絮凝和净化出水等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捕食优化细菌群落改善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效率。因此,对于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文中对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功能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常见的微型动物群落研究方法和个体分离培养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毒性物质对微型动物的影响以及微型动物对部分污染物质的降解去除能力。文章提供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新启发。
仲悦宁杨昊憬张逸博吴振兵党晨原付杰
关键词:活性污泥原生动物污水处理厂
进水COD浓度对活性污泥微型动物运动速度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索污水中有机物浓度对活性污泥微型动物运动的影响,以常见运动方式(直线游泳型、曲线游泳型与综合运动型)的微型动物为研究对象,分析COD浓度对平均线速度(V)、平均角速度(W)和平均曲线速度(V_(CL))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D浓度升高,曲线游泳型、运动速度较快的凹扁前口虫(Frontonia depressa)的平均角速度增加了87.7%,曲线游泳型、运动速度非常快的毛板壳虫(Coleps hirtus)平均角速度增加了49.1%,2种曲线游泳型微型动物的W与COD浓度显著相关,(r分别为0.921、0.955),具有指示作用。COD浓度与直线游泳型、运动速度较快的三角袋鞭虫(Peranema trichophorum)的V呈负相关(r=-0.723);与凹扁前口虫的V呈正相关(r=0.877),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COD浓度对运动速度较慢的葡萄异鞭虫(Anisonema acinus)、须足轮虫属(Euchlanis sp.)影响较小,对综合运动型、速度较快的锐利楯纤虫(Aspidisca lynceus)的曲线速度不产生显著影响。
胡小兵李晶晶李晶晶沈翼军常静苏浚文钟梅英
关键词:COD浓度微型动物
污泥絮体特征与微型动物运动速度相关性研究——以自由运动型微型动物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克服利用微型动物群落物种变化指示活性污泥运行状态存在的微型动物鉴别误判、分类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等问题,通过PCA法的相关性分析判断絮体微观形态参数降维成综合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微型动物运动视频采集+定量图像分析”法表征微型动物的运动速度(平均线速度V和平均角速度W),分析SBR系统中锐利楯纤虫(A.lynceus)等7种自由运动型微型动物的运动速度与污泥絮体微观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个污泥絮体微观形态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降维成2大综合指标(絮体大小密实度(SC)和絮体形状规则度(SR)).絮体SC和SR指标与须足轮虫属(Euchlanis sp.)、凹扁前口虫(F.depressa)和锐利楯纤虫(A.lynceus)的运动速度之间具有较显著相关性(|r|>0.50,P<0.05),因此利用典型的自由运动型微型动物运动速度变化能够快速指示污泥絮体的微观形态变化.
胡小兵汪坤李晶晶陈红伟宋维维江用彬常静常静
关键词:微型动物活性污泥
生物载体内孔径对生物膜微型动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给废水处理生产中最佳孔径的生物载体选型提供依据,本研究系统考察聚氨酯海绵生物载体5种孔径(0.6~4mm)大小对生物膜微型动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鞭毛虫、肉足虫等是运行前期与中期的优势种属,游泳型与固着型纤毛虫、轮虫是后期的优势种属.不同孔径载体在不同时期,微型动物多样性、稳定性等参数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小孔径(0.6mm)载体微型动物仅在运行中期内表现出较高多样性,中小孔径(1mm)载体多样性总体偏低,中大孔径(3mm)和大孔径(4mm)载体微型动物多样性波动剧烈.小孔径、中小孔径载体内微型动物稳定性好,中大孔径载体稳定性波动大,而大孔径载体最不稳定.中等孔径(2mm)载体内微型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高,多样性高且稳定(后期H=2.12、R=1.19、λ=0.16),其微型动物群落最为稳定(后期WH=0.13),且表现出较好的废水处理效果,中等孔径是理想的生物载体内部孔径大小.在生物膜系统中,微型动物多样性稳定指数WH可作为废水中CODcr去除效果的指标参数.
胡小兵王振振林睿沈翼军钟梅英李晶晶陈红伟周佳颖
关键词:微型动物群落多样性稳定性
围栏封育对亏祖山不同海拔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解围栏封育对西藏林周县白朗村亏祖山不同海拔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夏季,在亏祖山围栏内外从海拔3900 m至5100 m各设置13个样点,共26个样点。使用土壤采集器按照梅花五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同时记录相应的土壤理化性质。通过改良的Tullgren漏斗法分离后,共收集土壤动物1909只,经鉴定隶属于2门4纲8目25个类群,围栏内共捕获872只,围栏外共捕获1037只,围栏内外优势类群均为棘跳科(Onychiaridae)和绥螨科(Sejidae)。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围栏内外在个体数(n)、类群数(N)、多样性(H)、均匀度(E)和优势度(C)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标上未显示明显的影响。围栏内外理化因子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铵钛氮和速效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围栏内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围栏外,说明围栏内外样点之间具有一定的环境差异。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围栏内速效磷(RAP)与优势度指数(C)和物种个体数(n)呈显著的正相关,围栏外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和环境因子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王壮壮赵晨驰贺凯樊海德普布
关键词:围栏封育海拔高寒草甸
蚯蚓对城镇污泥堆肥过程中微型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采用实验对比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方法,以城镇污泥中的微型动物为对象,研究蚯蚓对堆肥过程微型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仅影响微型动物群落数量,对演替进程无明显影响.堆肥过程微型动物群落演替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10 d),固着类纤毛虫为优势类群阶段,该阶段微型动物变化多受限于环境的改变,蚯蚓影响较小;第2阶段(10~30 d),固着类纤毛虫和轮虫向肉足虫和线虫为优势类群的过渡阶段,该阶段蚯蚓对线虫数量有一定的限制;第3阶段(30 d后),肉足虫和线虫为优势类群阶段,该阶段蚯蚓对有壳肉足虫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群落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蚯蚓在第1和第2阶段作用不明显,在第3阶段增加了微型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减小了优势物种的优势程度.对固着类纤毛虫的同化作用是蚯蚓稳定堆肥环境、促进有机质降解的重要因素.
秦洁伏小勇陈学民袁福林朱琳
关键词:蚯蚓微型动物群落演替
免耕留茬耕作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为探讨免耕、留高茬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于2015年4月、7月和10月,在中国科学院吉林省梨树县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免耕、留茬和常规处理样地进行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18 309只,隶属于2门6纲16目,优势类群为甲螨、革螨、球角跳科和等节跳科。免耕处理样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高于其他处理样地,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则以留茬处理最高。各处理样地个体密度最高值均出现在10月。主要土壤动物类群对不同耕作方式及季节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相对于常规耕作,免耕和留茬耕作增加了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
马南钱瑞雪杨慧敏陈智文蒋云峰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生态保护性耕作
腐殖土SBR工艺除污效果和微型动物种群分析
2017年
对比研究腐殖土SBR工艺与传统SBR工艺除污效果及微型动物种群动态变化。研究发现,腐殖土SBR工艺提高除磷效果,出水TP平均值为0.44mg/L,去除率为97.07%,而SBR工艺出水TP为2.40mg/L,去除率仅为84.02%。TN去除效果差别不大,腐殖土SBR和SBR工艺分别为62.97%、69.15%。由于腐殖土析出腐植酸,测定UN254值SBR工艺中较高,造成腐殖土SBR工艺COD出水浓度比SBR工艺高10 mg/L。污泥镜检发现,腐殖土SBR工艺活性污泥微型动物数量比SBR工艺略少,可能是腐殖土反应器中培养出了放线菌所致。对微型动物密度与出水水质和污泥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微型动物密度与SVI、SS、TN和COD去除率呈明显负相关。且腐殖土SBR工艺后生动物与SVI相关性比SBR工艺明显。
魏传银吴敏朱睿
关键词:腐殖土除污效果微型动物SBR
松嫩平原耕作草甸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2
2017年
笔者于2009年,对松嫩平原耕作草甸区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894,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水平方向变化趋势基本是从呼兰向嫩江递减,即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Sorenson相似性系数表明各样地之间的相似程度都比较高,几乎都在极相似以上。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类群数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r_(0.01)=0.936,r_(0.01)=0.912),与地温呈显著正相关(r_(0.05)=0.910,r_(0.05)=0.943)。CCA排序分析表明,弹尾目与地温值和全磷相关性显著,真螨目与pH值相关性显著,寄螨目与速钾相关性显著。DG指数变化趋势是从呼兰到嫩江递减。螨类和弹尾类比值大于1(A/C=1.58),表明该区域土壤生态系统不健康,土壤动物群落不稳定。笔者认为,与多样性指数相比,DG指数更适合测定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的土壤动物群落。
张武张淑兰顾成林杨文泉吴云飞
关键词:多样性土壤因子
公路运营对农田和防护林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对距高速公路不同距离样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相似性进行统计及典范对应分析(CCA)。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9 994只,隶属3纲6目15科。研究发现:1高速公路旁林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高于农田;林地和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在样点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林地距离高速公路5 m和1 600 m样点、农田距离高速公路5 m和800 m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3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高速公路林地和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土壤环境因子。距离高速公路远的林地和农田样点(800 m和1 600m)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高于近距离样点(5 m)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公路的运营对周边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地表植被等的影响有关。
董炜华李晓强宋扬吴祥文刘同洲许修宏
关键词:林地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