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37篇“ MR扩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文章
MR扩散加权成像与非增强序列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4年
探析MR扩散加权成像与非增强序列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之间,所接收的乳腺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并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与非增强序列联用诊断的此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结果健康的48例对象,并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与非增强序列联用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诊断结果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对象的乳腺癌病症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显然高于对照组,两组对象的检测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对照组的48例受检测对象中,未显示任何良性、恶性检测结果,两组对象的检测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象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显然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乳腺癌病症的临床诊断中,MR扩散加权成像与非增强序列联用,能够准确的鉴别出乳腺癌的具体病理特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阮秋兰
关键词:MR扩散加权成像乳腺癌
肝硬化诊断中CT增强扫描与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
2024年
分析肝硬化诊断中,CT增强扫描与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2024年6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5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均行CT增强扫描、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全面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b值为500、200s/mm2时,表现弥散系数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提升而下降,P<0.05,b值为800s/mm2,不同肝硬化程度表现弥散系数无差异,P>0.05;双动脉期总检出率较单动脉期高,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与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硬化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曾微微
关键词:肝硬化CT增强扫描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诊断直肠癌分化程度及神经脉管侵犯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直肠癌分化程度及神经脉管侵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85例,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将其中伴神经和脉管侵犯的33例作为观察组,不伴神经和脉管侵犯的52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MR常规序列、DWI联合DCE扫描。比较两组及不同分化程度瘤体的ADC、eADC及PEI、TTP、MTE、SER、MSI值的差异;比较瘤体ADC值、eADC值、PEI值及三者联合对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瘤体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eADC值、PE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瘤体ADC值显著低于中、高分化组,eADC值、PEI值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瘤体ADC值、eADC值、PEI值及三者联合对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的诊断效能比较中,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特异度高于eADC值、PEI值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WI联合DCE-MRI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扫描,能够有效评估其分化程度和神经脉管侵犯状况,临床价值较高。
李萍洪中华蔡铷云张晓华高益萍
关键词:直肠癌分化磁共振成像
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与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作用
2024年
探讨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与MR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60例疑似乳腺病变患者,分别采用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和MR扩散加权成像,比较患者在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下,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病变部位和病灶类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使用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患者在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上都优于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病变部位和病灶类型的检出情况也优于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P<0.05)。结论 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MR扩散加权成像比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展现出了更高的准确性和优势。
韩雯娟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MR扩散加权成像
CT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的临床应用
2024年
探讨CT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直肠癌(RCA)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62例RCA患者,先后进行CT检查和MR-DWI检查,分别进行CT单独诊断与CT联合MR-DW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RCA术前分期诊断中,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CT单独诊断;对淋巴结阳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CT单独诊断,P<0.05。结论 CT联合MR-DWI诊断在RCA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肖静
关键词:CT直肠癌术前分期淋巴结阳性
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应用探究
2023年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MRI)对于诊断和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和3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分别归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30例乳腺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三组均给予DW-MRI检查,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400、600、800以及1000s/mm²,恶性肿瘤95%可信区间上界10.1×10-3mm²/S为鉴别良性和恶性的界值,并将不同b值下的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b值下,良性组和恶性组的ABC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恶性组的ABC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在b值=1000s/mm²时,恶性组和良性组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3.33%(28/30)与90.00%(27/30),明显高于其他b值下的诊断准确率,p均<0.05。结论 通过DW-MRI检查可以通过ADC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b值取值1000s/mm²时,取得的诊断效果最佳。
黄新玲
关键词:乳腺肿瘤良恶性
MR扩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分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分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收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CT增强扫描,比较不同肝硬化分级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和CT增强扫描结果。结果:b值=200、500s/mm^(2)时,肝硬化A级患者扩散系数大于B级患者、C级患者,B级患者扩散系数大于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800s/mm^(2),肝硬化不同分级患者的扩散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患者肝AEF低于B级患者、C级患者,B级患者肝AEF低于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根据扩散系数准确评估肝硬化患者分级,CT增强扫描也可定量评估肝硬化程度,两种检查方法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均有显著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
翁华
关键词:肝硬化分级MR扩散加权成像CT增强扫描
MR扩散加权成像信号特征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急性单发脑梗死患者首次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病灶信号强度在急性脑梗死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病灶信号均质度对评估患者入院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77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测得整体病灶相对信号强度(relative signal intensity,rSI)作为观察指标,统计分析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3组之间病灶rSI是否存在差异性;分析患者总体症状发作与首次急诊入院DWI检查的间隔时间与相应rSI的相关性;采用联合rSI的综合评分法对病灶均质与非均质进行评定,把病灶信号均质组与非均质组相应的入院NIHSS评分高低四组总体分布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7例中超急性期组24例、急性期组78例及亚急性早期组75例;轻度卒中组90例、中度卒中组66例、中-重度卒中组14例及重度卒中组7例。超急性脑梗死组rSI(1.573±0.238)、急性脑梗死组rSI(1.751±0.227)及亚急性早期脑梗死组rSI(1.943±0.309),三者相互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1;177例rSI与相应的症状发作与首次急诊入院DWI检查的间隔时间呈正相关(r=0.553,P<0.01);信号均质病灶组103例,信号非均质病灶组74例,两组在入院NIHSS评分高低组别总体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质组和非均质病灶组病情程度分组总体概率分布不同,均质组中轻度组出现频率高于非均质组,非均质组中中度组出现的频率高于均质组。结论:首次DWI成像的对前循环单发急性脑梗死病灶信号强度测量,有利于总体上急性脑梗死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早期的临床分期;非均质病灶患者总体上较均质病灶患者的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为重,病灶均质度判定对评估临床病情严重趋势具有一定价值。
张宁张金平姚宜斌汤永祥丁红梅胡章明李石坚张冉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信号特征缺血性脑梗死
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可靠性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分析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病变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收治且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54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良、恶性SPN在不同b值中的信号强度、ADC值。结果 54例SPN患者恶性31例,良性23例。当b值=500s/mm^(2)时,良性SPN的ADC值显著高于恶性SPN(P<0.05)。b值=800~1000s/mm^(2)时,部分SPN在ADC图上无法测量ADC值,本组研究良性SPN中6例ADC值为0;恶性SPN中7例ADC值为0。DWI上良性SPN多呈等或略低信号,恶性SPN多呈高信号;b值为200~1000s/mm^(2)时,恶性SPN信号强度值均高于良性SPN(P<0.05)。结论 DWI的信号强度值与ADC值均可有效鉴别良、恶性SPN病变,其中信号强度值对良、恶性SPN评估效能更佳。
马波陈均朱进朱佩玉王新宏施伟荣王琪赵焕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孤立性肺结节磁共振成像
MR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IP-10、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有85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将其纳入实验组。另选取同期84例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P-10、GPC3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IP-10、GPC3水平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采用四格表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IP-10、GPC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IP-10和GPC3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5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肝癌。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结果显示,有71例患者诊断为阳性,其灵敏度为80.00%(68/85),特异度为82.35%(14/17),准确度为80.39%(82/102)。MR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IP-10、GPC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最高,三者联合的灵敏度82/85(96.47%)显著高于MR扩散加权成像80.00%(68/85)、GPC3单独诊断87.06%(74/85)(P<0.05),三者联合的准确度93.14(95/102)显著高于MR扩散加权成像80.39%(82/102)(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P-10、GPC3表达水平升高,IP-10、GPC3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李恒袁俊建许艳东郭庆金李国策柴伟张执全刘汝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MR扩散加权成像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相关作者

王霄英
作品数:605被引量:3,507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前列腺 前列腺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胡春洪
作品数:610被引量:3,005H指数:2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MRI
白人驹
作品数:202被引量:1,636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MRI 扩散加权成像 CT诊断
陈欣
作品数:91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医学影像学 乳腺癌 乳腺 MR扩散加权成像
陈志强
作品数:108被引量:621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