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1篇“ PB污染“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金属Cu和Pb污染的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金属Cu和Pb污染的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金属Cu和Pb污染的钝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质量比为1:1:1的碱式碳酸镁、葡萄糖和蒙脱石依次添加到超纯水中,水浴加...
包红旭马修文邱立春刘阔刘昊曾圣作高玉瑧马涵陶佩佩张绵
磁性微碳球改性材料修复Pb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
2024年
Pb(Ⅱ)是有毒重金属,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如何从土壤中去除Pb是土壤污染修复中的重要课题。该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磁性陶粒负载微碳球并经聚乙二醇改性功能材料MCCSPG用于土壤Pb污染修复。结果表明,MCCSPG对土壤Pb具有很好的吸附去除效果,总Pb平均去除率为94.11%,有效态Pb去除率达95%以上。在影响土壤Pb去除率的因素中,材料投加量、作用时间和土壤Pb初始含量在吸附平衡之前与去除率均为正比关系,而pH为弱酸性时去除率大,pH为4.9时吸附量最大,材料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48 mg/g。MCCSPG对土壤中Pb不仅存在化学吸附,还有相当数量的物理吸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上升阶段持续时间长、吸附量起点低,材料投入土壤吸附Pb需要12 d以上达最大吸附量。
韩秋凤赵庆令王辉花逢春李清彩李清彩张莹莹Ahsan Maqbool
关键词:改性材料PB污染土壤污染修复
土壤Cd、Pb污染对苣苋草生物量、生理生化特征和Cd、Pb积累特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在单一Cd胁迫时下降,在低浓度Pb(2.5 g·kg^(-1))胁迫时上升,在高浓度Pb(10.0 g·kg^(-1))胁迫时下降,在Cd、Pb复合胁迫时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Pb单一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相应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Cd、Pb复合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另一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大,苣苋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抑制效应。Cd、Pb交互作用在苣苋草生物量和SOD活性上总体表现为复合胁迫>单一胁迫;在植物重金属含量上表现为:低浓度Cd与Pb互为促进作用,高浓度Cd与Pb互为拮抗作用。【结论】苣苋草主要通过提高POD活性和维持CAT活性来抵抗Cd、Pb胁迫;‘R104’的抗性大于‘K472’,表明‘R104’更适合在重金属Pb污染的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刘洋阳树英夏栋舟丁玮
关键词:复合胁迫CDPB抗氧化酶活性
改性生物炭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机理研究
重金属镉(Cd)、铅(Pb)作为“毒金属”,很容易在土壤和植物中积累,最终通过食物链被人体所吸收,对人类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而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亟待修复。因此,寻找高效、绿色、经济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成了土壤修复领...
李思佳
关键词:生物炭淋溶实验
纳米SiO<Sub>2</Sub>协同MICP技术对Pb污染淤泥的加固和修复的方法及实验设备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SiO<Sub>2</Sub>协同MICP技术对Pb污染淤泥的加固和修复的实验设备及方法。首先,本发明采用将高浓度胶结液和细菌悬浮液一次性均匀拌合并结合胶结液全方位注浆的方式加固淤泥试样,利用纳米SiO...
李松许凤丽沈杰王东星曲向铎杨育峰马甄彪卢湑东李嘉沈远扩张琪胡继辉张啟岩
一种钝化和修复土壤Pb污染的环保材料
本发明涉及以天然矿物胶体针铁矿为基础的钝化和修复土壤Pb污染的环保材料。传统上使用环保材料修复土壤Pb污染的方法,存在低效和破坏土壤原生环境等问题,本发明通过改造土壤中的天然无机胶体针铁矿(Goethite),将Mn元素...
刘文娟邓文博
微生物菌剂对芦竹修复Pb污染土壤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探明微生物菌剂对芦竹(Arundo donax Linn.)修复Pb污染土壤的影响,以ETS微生物菌剂为供试微生物菌剂,将对照组(未添加微生物菌剂和Pb)、微生物菌剂单一处理组(每个水泥池200 mL微生物菌剂)、Pb单一处理组(土壤Pb终质量浓度300 mg·kg^(-1))和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每个水泥池200 mL微生物菌剂,土壤Pb终质量浓度300 mg·kg^(-1))芦竹的生长情况和光合特性以及Pb的积累和迁移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b单一处理组芦竹的株高、分蘖数和单丛地上部干质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芦竹的株高、分蘖数、单丛地上部干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Pb单一处理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与Pb单一处理组差异不显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低于Pb单一处理组。Pb单一处理组芦竹根和茎的P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叶的Pb含量和根的Pb富集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茎和叶的Pb富集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芦竹根和茎的Pb含量以及根、茎和叶的Pb富集系数不显著高于Pb单一处理组,叶的Pb含量显著高于Pb单一处理组。从不同器官看,Pb单一处理组芦竹根的Pb含量和Pb富集系数最高,而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芦竹叶的Pb含量和Pb富集系数最高。另外,芦竹的Pb转运系数在4个处理组间差异显著,其中,Pb单一处理组芦竹的Pb转运系数最低,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芦竹的Pb转运系数显著高于Pb单一处理组。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Pb胁迫下芦竹的生长,提高芦竹的Pb吸收和转运能力,进而增强其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王柯懿陈霞霞莫凌曾丹娟蒲高忠
关键词:芦竹微生物菌剂PB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土壤中Pb污染的钝化研究
2023年
为揭示小麦秸秆生物炭不同添加比例对土壤中重金属Pb的钝化影响,本文取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校区酸性土壤,以质量比2%、5%和10%分别添加600℃下制备的小麦秸秆生物炭,并在培养10天、30天和50天后取样分析土壤pH值和重金属Pb四种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培养时间,添加量越大,土壤pH值越大。土壤钝化时间越长,土壤中pH值也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中Pb的钝化影响较大,显示随着T600添加比例增加,土壤中重金属Pb可交换态、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当添加量在10%,培养50d时,Pb残渣态最大达69.27%,钝化效果最好。
邹鲤岭吕玉张香群
关键词:土壤修复
计算不同污染来源对Pb污染贡献率的反距离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不同污染来源对Pb污染贡献率的反距离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反距离模型,用于计算不同污染来源对Pb污染的贡献程度。Pb同位素组成图是Pb同位素溯源的重要和主要工具,研究人员通过对比不同污染来源Pb...
邓文博刘文娟文永莉
地聚合物修复Pb污染土的浸出、强度与微观结构研究
2023年
为解决硅酸盐水泥修复Pb污染土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及长效性不佳等问题,研制了新型地聚合物(GCS),并对某工业场地Pb污染土进行了治理,与相同条件下的硅酸盐水泥(OPC)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药剂掺量修复污染土的强度、溶出和微观结构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GCS对Pb污染土治理效果远好于OPC;当药剂掺量为12%时,GCS修复土的强度、酸雨溶出浓度分别达到我国建筑填料强度限值(2.5 MPa)、地表水Ⅲ类标准(0.05 mg/L);修复机制和微观结构的不同是OPC、GCS修复土工程性能不同的内在原因,GCS的生成物质以C-A-S-H、N-A-S-H为主,而OPC的生成物质以AFt、C-S-H为主,由于C-A-S-H、N-A-S-H的胶凝、黏聚作用、Pb钝化能力都要强于AFt、C-S-H,从而使得GCS修复土的工程性能优于OPC修复土。
石德升
关键词:地聚合物稳定化微观结构

相关作者

李春明
作品数:81被引量:647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芝麻 红花 烤烟 冠层结构 PB污染
李许明
作品数:24被引量:254H指数:10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重金属 植物修复 土壤 剑麻 重金属含量
曲娟娟
作品数:107被引量:48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吸附剂 菌糠 生物炭 克隆 原核表达
漆智平
作品数:141被引量:1,31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壤 土壤养分 重金属 水稻土 土壤肥力
袁祖丽
作品数:56被引量:438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镉胁迫 镉 茶树品种 引种 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