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3篇“ PB污染土壤“的相关文章
磁性微碳球改性材料修复Pb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
2024年
Pb(Ⅱ)是有毒重金属,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如何从土壤中去除Pb是土壤污染修复中的重要课题。该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磁性陶粒负载微碳球并经聚乙二醇改性功能材料MCCSPG用于土壤Pb污染修复。结果表明,MCCSPG对土壤Pb具有很好的吸附去除效果,总Pb平均去除率为94.11%,有效态Pb去除率达95%以上。在影响土壤Pb去除率的因素中,材料投加量、作用时间和土壤Pb初始含量在吸附平衡之前与去除率均为正比关系,而pH为弱酸性时去除率大,pH为4.9时吸附量最大,材料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48 mg/g。MCCSPG对土壤中Pb不仅存在化学吸附,还有相当数量的物理吸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上升阶段持续时间长、吸附量起点低,材料投入土壤吸附Pb需要12 d以上达最大吸附量。
韩秋凤赵庆令王辉花逢春李清彩李清彩张莹莹Ahsan Maqbool
关键词:改性材料PB污染土壤污染修复
改性生物炭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机理研究
重金属镉(Cd)、铅(Pb)作为“毒金属”,很容易在土壤和植物中积累,最终通过食物链被人体所吸收,对人类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而受重金属污染土壤亟待修复。因此,寻找高效、绿色、经济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成了土壤修复领...
李思佳
关键词:生物炭淋溶实验
微生物菌剂对芦竹修复Pb污染土壤的影响
2023年
为了探明微生物菌剂对芦竹(Arundo donax Linn.)修复Pb污染土壤的影响,以ETS微生物菌剂为供试微生物菌剂,将对照组(未添加微生物菌剂和Pb)、微生物菌剂单一处理组(每个水泥池200 mL微生物菌剂)、Pb单一处理组(土壤Pb终质量浓度300 mg·kg^(-1))和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每个水泥池200 mL微生物菌剂,土壤Pb终质量浓度300 mg·kg^(-1))芦竹的生长情况和光合特性以及Pb的积累和迁移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b单一处理组芦竹的株高、分蘖数和单丛地上部干质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芦竹的株高、分蘖数、单丛地上部干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Pb单一处理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与Pb单一处理组差异不显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低于Pb单一处理组。Pb单一处理组芦竹根和茎的P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叶的Pb含量和根的Pb富集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茎和叶的Pb富集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芦竹根和茎的Pb含量以及根、茎和叶的Pb富集系数不显著高于Pb单一处理组,叶的Pb含量显著高于Pb单一处理组。从不同器官看,Pb单一处理组芦竹根的Pb含量和Pb富集系数最高,而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芦竹叶的Pb含量和Pb富集系数最高。另外,芦竹的Pb转运系数在4个处理组间差异显著,其中,Pb单一处理组芦竹的Pb转运系数最低,微生物菌剂-Pb复合处理组芦竹的Pb转运系数显著高于Pb单一处理组。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Pb胁迫下芦竹的生长,提高芦竹的Pb吸收和转运能力,进而增强其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王柯懿陈霞霞莫凌曾丹娟蒲高忠
关键词:芦竹微生物菌剂PB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根际促生菌-黑麦草联合修复重金属Pb污染土壤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黑麦草与樊庆生红球菌联合对不同浓度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一年生黑麦草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土壤中无外源铅不接种菌液(CK)、土壤中无外源铅接种菌液(CK+R)、模拟农业污染土壤不接种菌液(C_(1))、模拟农业污染土壤接种菌液(C_(1)+R)、模拟林业污染土壤不接种菌液(C_(2))和模拟林业污染土壤接种菌液(C_(2)+R),每个处理均重复9次。培养时间共28 d,培养完成后取样进行铅含量测定。结果: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相较于CK、CK+R处理组中黑麦草地上部长势未有明显变化。比较C_(2)+R处理组与C_(2)组,可发现在模拟林业污染土壤中黑麦草根际接种菌液后,地上部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相较于CK、C_(1)、C_(2)对照组,CK+R、C_(1)+R、C_(2)+R实验组黑麦草地下部生长明显受到促进,增长率分别为18.5%、15.3%、22.4%。C_(1)+R、C_(2)+R实验组地上部Pb含量与C_(1)、C_(2)相比,分别增加了104%、30.25%,地下部Pb含量分别增长2.2%、2.3%。结论:在黑麦草根系接种樊庆生红球菌可有效促进黑麦草对于重金属铅的吸收,增强其植株抗逆性。樊庆生红球菌黑麦草联合修复技术可用于修复铅污染土壤,为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新方法,为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焦郑同朱琳邹海明王艳
关键词:铅污染土壤黑麦草
巯基凹凸棒石钝化修复Cd、Pb污染土壤的研究
凹凸棒石(ATP)是一种吸附性能优异、环境友好的黏土矿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工作中应用广泛。本课题组前期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乙二醇协同改性ATP,制备得到吸附性能优异、稳定性好的巯基凹凸棒石(ATP-SH...
安艳
关键词:PB持效性
蚯蚓对Cd和Pb污染土壤的生物学响应特征
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约90%污染物质的承担者,是典型的复合污染体系。蚯蚓是土壤中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明确重金属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生物学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环境学意义。本文以镉(Cd)和铅(Pb)为供试重金属元...
王浩羽
关键词:蚯蚓重金属复合污染生物学响应
EDTA及没食子酸强化紫花苜蓿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2022年
为提高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率。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原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法研究比较了难降解螯合剂EDTA与易降解螯合剂没食子酸(Gallic acid)强化紫花苜蓿修复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螯合剂均能有效促进紫花苜蓿吸收土壤中的Cd与Pb,提高植物修复效率。当外源Cd浓度为0~20 mg/kg时,EDTA作用下紫花苜蓿对Cd的提取效率提高了3.56~0.22倍,Gallic acid作用下Cd的提取效率提高了4.2~0.32倍;当Pb的浓度为0~1000 mg/kg时,施加EDTA后Pb的提取效率提高了1.03~5.01倍,施加Gallic acid后Pb的提取效率提高了0.8~4.99倍。同时研究发现,螯合剂在促进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时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且EDTA产生的毒害作用大于Gallic acid,但因Gallic acid在自然环境中易于降解,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故在植物修复领域,Gallic acid的环保应用潜力更大。
景俏丽董岁明赵怡
关键词:植物修复紫花苜蓿螯合剂
多官能团改性Fe3O4@SiO2净化Cd/Pb污染土壤实验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磁性纳米材料不仅可以克服传统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固液分离难、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缺点,同时可以针对不同重金属离子,负载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或修饰不同的官能团,选择性的吸附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物。本文制备以Fe
邢可
关键词:多官能团土壤重金属磁性纳米材料
不同钝化材料及其组合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高效钝化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促进作物生长,以生物炭、熟石灰、钙镁磷肥、猪粪作为钝化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材料单施及两两混施对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及对苗期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材料单施、两两混施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pH,有效降低土壤弱酸提取态Cd、Pb含量5.83%—9.71%、6.27%—14.48%,增加土壤残渣态Cd、Pb含量54.45%—72.73%、4.36%—43.00%.与对照相比,猪粪单施、混施处理苗期玉米株高增长6.47%—20.28%,干重增加0.37—1.01倍;生物炭-钙镁磷肥、生物炭-熟石灰混施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H,分别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18.53%、19.83%,降低有效态Pb含量17.53%、20.61%,降低玉米叶片MDA含量44.95%、58.43%,降低玉米植株SOD活性77.28%、80.56%,CAT活性41.57%、43.28%,POD活性56.84%、58.23%.生物炭-钙镁磷肥、生物炭-熟石灰混施处理效果最佳,能够有效钝化土壤Cd、Pb,并促进玉米生长,有效缓解玉米因受Cd、Pb胁迫造成的氧化物损伤.
马秉邵世伟孙亚萍王兰先张磊
关键词:钝化重金属有效态MDA抗氧化酶活性
化学淋洗修复Pb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化学淋洗法是当前铅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文详细阐述了化学淋洗修复技术的不同淋洗剂特点和修复效果,并说明了土壤性质、Pb形态和淋洗工艺条件对淋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化学淋洗对Pb污染土壤修复的发展提供参考。
朱健泷李婷肖月琦汪凯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PB化学淋洗

相关作者

王友保
作品数:270被引量:1,840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天线 土壤酶活性 铜 土壤酶 铜尾矿
吴秋玲
作品数:9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黑麦草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铅污染土壤 土壤
姚婧
作品数:9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幼苗生长 土壤酶 种子萌发 土壤酶活性 PB污染土壤
张学庆
作品数:42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 油页岩 降雨 污染源
李卉
作品数:38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纳米铁 绿茶 过硫酸盐 活化 污染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