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PUSH-OVER分析“的相关文章
- 蜂窝梁钢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为研究蜂窝梁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软件,对由经1.5倍扩高的西德六边形孔蜂窝梁、圆形孔蜂窝梁、正八边形孔蜂窝梁和原实腹柱组成的两层两跨钢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分析了蜂窝梁钢框架结构的侧向荷载-顶点位移曲线、破坏模式、承载力、塑性铰出现的位置与先后顺序,并与扩高前实腹梁钢框架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蜂窝梁钢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性能更强,普通钢框架结构与蜂窝梁钢框架结构的破坏模式有差异,各孔形蜂窝梁钢框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相较于扩高前实腹梁钢框架结构,各孔形蜂窝梁钢框架结构的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增加了约23%。在孔高比、距高比、孔边距等因素相同时,不同孔形对蜂窝梁钢框架结构的抗侧移性能影响很小。
- 秦雨生黄泰杰黄炳生倪波
- 关键词:钢框架结构蜂窝梁PUSH-OVER分析弹塑性性能
- 基于能量原理的混合联肢剪力墙塑性性能控制方法与Push-over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前,联肢剪力墙结构普遍存在于我国高层建筑中,而混合联肢剪力墙结构作为其中的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和钢材的优势,其延性耗能能力以及抗剪能力更强.但由于墙肢较大的延性导致其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的复杂化,混合联肢剪力墙结构并未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因此,对混合联肢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与传统方法不同的能量平衡塑性设计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结构的力、变形以及耗能等因素,并且可以预先控制结构的变形大小和屈服机制.本文基于该设计方法设计了12个混合联肢剪力墙结构算例,并在有限元软件中对其进行了推覆分析,得到了12个算例的相应推覆曲线.结果表明,12个算例能够实现理想屈服机制,保证在结构破坏时连梁最先达到屈服、墙肢后屈服,从结构承载力的角度看,结构也能满足较高的抗震要求.
- 秦朗伍云天候超朱康周庆
- 关键词:抗震推覆分析
- Push-over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及在抗震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介绍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该方法在抗震分析中的应用技巧,并将其与静力弹性分析法以及时程分析法作了比较,指出Push-over分析法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分析和设计有重要的作用。
- 肖成龙张渊通李啸岚程敏
- 关键词:时程分析抗震能力
- 带转换层超限结构Push-Over分析实例
- 2016年
-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利用PKPM EPDA&PUSH对带转换层超限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的操作过程,指出了带转换超限结构Push-Over分析时的若干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系统地阐述了Push-Over性能曲线的基本原理,结合性能曲线及塑性铰分布,综合评价了该工程的抗震性能。
- 葛福
- 关键词:PUSH-OVER超限结构
- 某学院13~#学生公寓Push-over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分析法),由于操作方便、实践性强、准确度高等优点,是国内外广大科研工作者及设计人员所接受的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基于Push-over的基本原理,对侧向力模式、破坏形式及P-Δ效应等能够对分析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参数设置进行了探讨,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v15对一框架结构进行了简单的设计验算,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吻合相对较好。结论表明,运用该软件对类似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能够满足相应规范的规定,且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 李涛
-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侧向荷载破坏形式塑性铰
- 超高层巨型柱芯筒骨架结构静力非线性Push-over分析研究
- 2012年
- 提出适用于超高层建筑新型结构体系:巨型柱-芯筒骨架结构。骨架结构是在矩形框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合一些建筑外形复杂,沿高度立面变化较多的复杂、不规则的超高层建筑。通过对该结构体系静力弹塑性分析,追踪结构破坏的全过程,了解结构的薄弱楼层和构件,从而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是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 王堂根
- 关键词:巨型柱静力弹塑性分析
- 基于Push-over分析的高强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 据统计,震后由于桥梁损坏带来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桥墩作为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其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座桥梁的损坏与倒塌情况。为了提高桥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本文对配有高强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桥...
- 周阿礼
- 关键词:桥墩高强钢筋抗震性能ABAQUSPUSH-OVER
- 文献传递
- 基于MIDAS/GEN雅宝高科创新园push-over分析
- 2012年
-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用途确定其性能目标;根据不同的性能目标提出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使设计的建筑在未来地震中具备预期的功能。本文采用MIDAS/GEN对一栋42层剪力墙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分布等方面对结构进行量化评价,并揭示出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是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有效方法。
- 廖小雄
- 关键词:基于性能抗震设计MIDAS
- 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机制的Push-over分析
- 2012年
- "强柱弱梁"作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现梁铰机制的基本抗震手段和重要的结构措施已经存在多年,但是,"强梁弱柱"的柱铰机制在每次的地震中都大量存在。这种柱铰机制在汶川地震中尤其明显,该文考虑了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通过SAP2000对混凝土框架进行Push-over分析,可以知道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有增大作用,是导致强梁弱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中楼板的影响应更加重视。
- 韦国防谭潜徐虎
- 关键词: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现浇楼板PUSH-OVER分析
- 超高层巨型柱芯筒骨架结构静力非线性Push-over分析研究
- 提出适用于超高层建筑新型结构体系:巨型柱-芯筒骨架结构。骨架结构是在矩形框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合一些建筑外形复杂,沿高度立面变化较多的复杂、不规则的超高层建筑。通过对该结构体系静力弹塑性分析,追踪结构破坏的全过程,了...
- 王堂根
-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