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9篇“ RED重组系统“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λ-Red重组系统基因敲除重组阳性克隆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λ‑Red重组系统基因敲除重组阳性克隆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检测引物,其设计方法为在四环素<I>tet</I>RA基因中间约1/3处设计一对互补的引物,与原有的...
- 王松太江楠
- Red重组系统在粘质沙雷氏菌中的应用及灵菌红素合成调控基因的初步筛选
- 灵菌红素(Prodigiosin,PG)是一类具有多吡咯环的天然色素的总称,具有抗菌、除藻、抗肿瘤、抗疟疾和免疫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PG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其工业化大量生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PG的化学合成方法极为...
- 陈如意
- 关键词:RED同源重组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
- 一种用于λ-Red重组系统基因敲除重组阳性克隆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λ‑Red重组系统基因敲除重组阳性克隆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检测引物,其设计方法为在四环素<I>tet</I>RA基因中间约1/3处设计一对互补的引物,与原有的...
- 王松太江楠
- 文献传递
- 利用Red重组系统敲除鲍曼不动杆菌asa A基因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利用Red重组系统敲除鲍曼不动杆菌ATCC 17978的asaA。方法设计上下游引物中包含asaA的同源序列,并以pKD4质粒为模板,扩增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将该片段转化于表达重组酶的17978感受态细胞中,在卡那霉素筛选压力下,得到经两次同源双交换的具有卡那霉素基因标记的突变菌株。随后,在重组酶的作用下将抗性基因去除,最终得到无抗性基因标记的突变菌株ΔasaA。结果通过该重组系统,首先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替换了基因组中asaA的DNA片段,然后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消除,最终获得了asaA缺失的突变体。结论通过Red重组系统为鲍曼不动杆菌中其他基因的缺失突变提供方法与思路。
- 李磊王一诺邹清华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基因敲除
- 一种基于CRISPR/Cas和lambda Red重组系统的体内质粒编辑系统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CRISPR/Cas和lambda Red重组系统的体内质粒编辑系统及其应用。所述体内质粒编辑系统包括:HsdR功能缺失且基因组中整合有可诱导表达的λRed重组蛋白基因和可诱导表达的Cas蛋白基因的大...
- 孙义成耿艺漫严海芹任改仙郭晓鹏钱朝晖赵振东金奇
- 文献传递
- 新型反选择系统kil的应用、改进以及Red重组系统分子定向进化的初步研究
- 微生物的制药技术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息息相关。而代谢工程是通过DNA重组技术的手段通过改变代谢流或者改变代谢途径,来提高代谢产物的含量或者产生新的代谢产物,以筛选出优良的工程菌株或细胞。目前DNA重组技术比较常用的为Red...
- 李玉娟
- 关键词:定向进化随机突变
- 文献传递
- 基于Red重组系统的阴沟肠杆菌基因重组技术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Red重组系统的E.cloacae基因重组技术。方法:将Red重组酶基因连接于表达载体形成pSC-MSC-red,将Flp重组酶基因连接于表达载体形成pSC-MSC-flp。以budA基因(编码乙酰乳酸脱羧酶)为例,构建了不同长度同源臂的抗性盒。将这些DNA片段分别转化入携带p SC-MSC-red质粒的E.cloacae进行基因重组。结果:使用同源臂长度为39和100 bp的抗性盒不能得到重组子;同源臂长度为200 bp的抗性盒可以获得重组子E.cloacaeΔbudA-773,重组效率为6.1 CFU/μg DNA;同源臂长度为500 bp时,重组效率提高到131.5 CFU/μg DNA。将表达Flp重组酶的质粒pSC-MSC-flp转化入重组菌株中传代培养成功消除了抗性标记。对重组菌株E.cloacae ΔbudA进行发酵培养实验,菌株丧失了合成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能力,表明budA基因被成功敲除。结论:本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E.cloacae的基因重组方法。
- 张忠喜顾金杰林汉标廖鲜艳史吉平郝健
- 关键词:RED重组系统阴沟肠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敲除
- 利用Red重组系统敲除鼠伤寒沙门氏菌Ⅵ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被引量:2
- 2018年
- 【背景】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引起广泛的胃肠炎以及伤寒、副伤寒,其致病机制一直未被阐明。基因敲除技术在研究沙门氏菌致病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敲除技术仍存在费时、成功率低的问题。研究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含有Ⅵ型分泌系统,其组成成分之一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emolysin-coregulated protein,Hcp)可能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拟通过对3个编码Hcp蛋白的基因进行敲除,在鼠伤寒沙门氏菌中建立一套方便快捷的重组系统,从而用于沙门氏菌致病性的研究。【方法】以pKD4为模板,扩增两端带有目的基因同源序列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将片段导入含重组酶系统的目的菌,重组后再导入质粒pCP20消除抗性基因片段,达到无痕敲除的效果。【结果】对3个单独的hcp基因及其组合进行了敲除,得到了所需的基因缺失株,并总结出了一些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结论】Red重组系统可用于鼠伤寒沙门菌的基因敲除,通过优化同源片段的长度、PCR模板浓度、L-阿拉伯糖加入时间、实验过程中的温度等实验条件,提高Red重组系统在沙门氏菌中的重组效率。此方法简单、快速,重组效率高,值得推广。
- 王萍董俊芳邹清华
-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RED重组系统
- 利用Red重组系统在腺病毒大质粒上快速实现单碱基点突变
- 2017年
- 目的在包含腺病毒全基因组40 kb的大质粒上快速实现单碱基突变。方法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出含有突变位点的打靶DNA,将腺病毒大质粒和打靶DNA共同转化入Red高重组率大肠杆菌中,通过菌落PCR联合酶切鉴定的方法,筛选到携带突变位点大质粒的菌株。并将得到的突变大质粒再次转化入质粒高稳定菌株DH10B中,以保持质粒骨架的稳定性。结果通过该法在腺病毒的9171位点和24410位点连续引入了2个单碱基突变。酶切鉴定了骨架质粒的稳定性,测序结果显示突变位点正确。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在40 kb的腺病毒大质粒上实现单碱基突变的技术,阳性突变位点检出率在5%~15%,该法的建立为研究腺病毒的毒理作用提供了技术平台。
- 羊嬉春王芃杨巧玲周建光王健黄芳李山虎郑继平
- 关键词:RED重组腺病毒科质粒定点突变
- λRed重组系统用于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敲除株的构建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利用λRed重组系统敲除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方法]首先以质粒p KD4为模板,扩增得到两侧含spvC同源臂、中间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线性DNA片段。再将此线性片段电转入具重组功能的感受态沙门菌菌株,发生重组后,卡那霉素平板筛选阳性转化子。最后利用表达FLP重组酶的质粒p CP20,将FRT位点之间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消除,用PCR鉴定。Western Blot检测野生沙门菌和spvC敲除株感染的He La细胞ERK磷酸化水平。[结果]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敲除株构建成功,spvC敲除株感染的He La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成功构建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敲除株,验证了spvC基因的功能。
- 高嵩燕婧储元元李嫄渊吴淑燕
- 关键词:沙门菌SPVC基因敲除质粒
相关作者
- 王慧

- 作品数:168被引量:1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A型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 保护性抗原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三氯乙烯
- 于威

- 作品数:82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家蚕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 病毒复制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冯尔玲

- 作品数:104被引量:248H指数:8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志贺菌 双向电泳 炭疽杆菌 痢疾杆菌 基因敲除
- 李涛

- 作品数:79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编码基因 肉毒毒素 融合蛋白 H7
- 黄日波

- 作品数:491被引量:94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
- 研究主题:酶学性质 大肠杆菌 酿酒酵母 突变体 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