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基于主题文献的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对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基础与前沿尤为重要。目的:对近20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的高被引SCI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引证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Web of Science(WoS)中SCI-EXPANDED收录的2003-2022年发表的前100篇高被引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前100篇高被引论文在WoS核心合集中总被引量为67377次,每篇论文的年平均引用量为49.17次。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主要涉及医学、工程技术、生物学和多学科等领域,小类学科则以内分泌学与代谢、医学:内科为主。国际上形成了稳定密切的核心合作网络关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Cummings,Steven R分别是高被引论文发文最多的国家、科研机构和作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前沿主要涉及了钙剂、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与骨折风险,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非典型股骨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新药临床研究与序贯治疗,骨折风险的预测指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中长期随访,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因素,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和更新等方面。大型的队列研究、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临床实践指南是推动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研究发展的巨大引擎。中国应在上述研究领域加大投入,以提高国际影响力。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SCI论文被指南引用的情况,为制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搜集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所有论文,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确定纳入文献后,提取论文数据并获取其引文信息,分别构建华西论文数据库及其引文数据库。分别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来分析不同类型论文被指南引用的差异与不同分区论文被指南引用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2681篇论文和252336篇引文,其中论著、系统评价和传统综述分别为18026篇(79.5%)、2773篇(12.2%)和1882篇(8.3%)。论著、系统评价和传统综述的指南引用率分别为2.6%、15.8%、2.2%,引用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指南引用率排名前10的学科领域差异较大:最高被引率为13.9%,最小为2.6%。Q1、Q2、Q3、Q4区论文的指南引用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其他分区相比,Q1区论文被Q1区指南引用的引用率最高(P<0.05)。结论被指南引用的论文在其论文类型和学科领域中分布不均衡,高水平论文更易被高质量指南引用。因此,可以将论文被指南引用的情况作为衡量论文质量的指标之一。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不断上升,且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病例激增,引起各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探讨2013-2022年全球范围内电子烟或电子烟产品使用相关肺损伤(EVALI)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选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获取2013-2022年全球EVALI相关的文献,从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期刊、被引文献、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采用CiteSpace 6.2.R1绘制发文量趋势分析图、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论文共被引聚类时间分布图、关键词聚类分析图等图谱,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通过检索,2013-2022年间EVALI相关研究的文献共有888篇。发文量逐年增加,在2020年增幅明显,从2021年开始有所下降,但引用量逐年增加。发文量最活跃的国家是美国(631篇),欧美国家合作紧密且中心性更为突出,发文机构中加州大学系统以103篇居榜首。Rahman I (27篇)发表论文最多,中心度较高;Goniewicz M L被引文献最多;网络分析图显示作者间的合作相对较弱。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美国呼吸与重症监护医学杂志》)是发文量最高的期刊(94篇)。被引次数前5名的文献均被引用超过300次。EVALI相关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依次是nicotine(尼古丁,149次),exposure(暴露,118次)、oxidative stress(氧化应激,80次)等。共同引用网络中关键节点的聚类和聚类时间分布图表明青少年电子烟成瘾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突现分析得到排名前25个关键词来看,对EVALI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逐渐从电子烟蒸气对肺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转向调味化学物质在肺损伤过程中发挥的氧化作用,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兴趣主要是电子烟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加热元件对肺的损伤机制。[结论] EVALI正受到政府、医疗机构等领域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多种电子烟成分如调味化学物
为了帮助食品及生物学科科技人员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撰写技巧、提高SCI期刊收录的命中率,综合提升我国食品及生物学科科技人员的高质量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在Food Chemistry、National Science Review、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等SCI期刊主编及在SCI期刊发表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专家支持下,《食品科学》编辑部拟定于2023年8月3-4日在南京举办“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为期两天。参加研修的人员,测评合格后颁发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编辑部共同签章的《培训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