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0篇“ SMAD信号“的相关文章
- 中药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进展的必经阶段,不及时治疗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延缓或逆转HF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西医尚无针对HF治疗的特效药物,故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势在必行。TGF-β1/Smad信号通路是影响HF进展的关键通路,本文以TGF-β1/Smad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梳理、总结近年来该信号通路对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细胞自噬、细胞外基质失衡等HF病理过程的调控作用,并对中药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治疗HF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旨在揭示中药的作用靶点,为中医药防治HF及其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廖玉王宁曹正民杨天文吕文良
- 关键词:肝纤维化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医药
- 肺纤维化中Wnt/β-catenin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研究
- 2025年
-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一种间质性肺疾病的末期表现,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PF涉及复杂的病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细胞衰老、上皮-间充质转化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患者确诊后生存期短,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大量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PF的发生、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了作用。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PF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和串扰作简要综述,以期为PF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 周云越陈星彤杨金彪杨蕊红牛雯颖
- 关键词:肺纤维化TGF-Β1/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信号串扰
- 尼达尼布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调控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产生
- 2025年
- 目的探讨尼达尼布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s)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表达以及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成品进行KFs培养。将KFs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尼达尼布浓度组(分别为0.5、1、2、4和8μmol/L),每组培养24 h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KFs增殖情况。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μmol/L尼达尼布在不同时间段下(0、24、48 h)对KFs迁移能力的影响。根据CCK-8的结果将尼达尼布分为4组,依次为空白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1、2、4μmol/L),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CollagenⅠ、CollagenⅢ、纤连蛋白(FN)及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而后再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SB-431542(5μmol/L)干预组、尼达尼布(2μmol/L)干预组、SB-431542(5μmol/L)联合尼达尼布(2μmol/L)干预组,培养24 h。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探索尼达尼布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CCK-8实验法得出尼达尼布处理KFs 24 h后,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现下降趋势,在药物浓度为8μmol/L作用24 h后,抑制KFs效果最为显著。细胞划痕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μmol/L尼达尼布组KFs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1);Western blot显示尼达尼布可下调CollagenⅠ、CollagenⅢ、FN、α-SMA蛋白表达,并且可降低TGF-β1/Smad通路中Smad2及Smad3磷酸化蛋白表达。结论尼达尼布可能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KFs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的表达。
- 孔德祺金文玉金哲虎
- 关键词:瘢痕疙瘩TGF-Β1/SMAD信号通路
-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与瘢痕疙瘩的靶向治疗被引量:8
- 2024年
- 背景:关于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瘢痕疙瘩涉及的发病机制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信号通路、缺血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等。TGF-β/Smad通路目前研究较为清晰,TGF-β/Smad通路的激活促进瘢痕疙瘩的发展。目的:对TGF-β/Smad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并评估以该通路为靶点的主要治疗策略,以期有助于临床拓展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从2017年1月至2023年4月发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Keloid,Fibroblasts,TGF-β/Smad,Extracellular Matrix,Collagen,Treatment Measures”,中文检索词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Smad,细胞外基质,胶原,治疗措施”。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2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总结了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瘢痕疙瘩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TGF-β1和TGF-β2在瘢痕疙瘩中呈现过表达状态,而TGF-β3表现出抗纤维化作用;Smad2/3与Smad1/5/8同Smad4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发挥纤维化作用,而Smad6/7呈现抑制瘢痕疙瘩增生的作用;②TGF-β/Smad通路目前在瘢痕疙瘩中的研究最为清晰,列举了多条通过靶向抑制该通路激活的途径,可较大程度达到抑制瘢痕疙瘩发生发展的目的;③瘢痕疙瘩目前还未有单一的临床金标准治疗方式,单靠抑制TGF-β/Smad通路还不能完全抑制瘢痕疙瘩的发展,还需要综合考虑全身各个系统之间同瘢痕疙瘩的联系。尽管已经在纤维化级联反应中发现了很多有希望的靶点,但在临床中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转化为靶向治疗。
- 姚思琦黎文正汪虹
-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SMAD细胞外基质
- 补肾活血方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宫腔粘连是指因宫腔操作、宫腔感染、生殖器结核等因素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致宫腔子宫内膜纤维化,引起宫腔部分或完全封闭的疾病^([1-2])。随着妇科手术宫腔操作增加,性生活活跃等,宫腔粘连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宫腔镜手术虽已普遍应用于宫腔粘连的治疗,但其治愈率和妊娠率仍不令人满意,有文献报道虽然诸多医者术后采用了各种防止宫腔粘连再复发及保护内膜的方法,但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率仍居高不下。
- 张敏敏刘淑华
- 关键词:宫腔粘连补肾活血方肾虚血瘀TGF-Β1SMAD2/3
- 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探讨芦荟苷减轻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目的:肝纤维化是指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过度积聚,是对肝损伤的一种病理性反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最近研究表明从芦荟植物中分离出的蒽醌类化合物芦荟苷(Aloin),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心肌肥大和创伤性脑损伤等疾病...
- 白俊杰
- 关键词:芦荟苷炎症肝星状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肝纤维化
- 温肺化纤颗粒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改善肺纤维化
- 2024年
- 目的:探究温肺化纤颗粒抗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WFHX-low-dose(12.5 g·kg^(–1))组、WFHX-high-dose(50 g·kg^(–1))组以及吡非尼酮(Pirfenidone,180 mg·kg^(–1))组,采用气管插管法灌注博来霉素(0.75 mg·kg^(–1))建立肺纤维化模型。自造模第2天起灌胃给药干预,持续给药28 d。HE和Masson染色法检测肺组织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RT-qPCR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IL-6、TNF-α、CollagenⅠ、EMT相关标志物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p-Smad3、Smad7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的组织纤维化评分显著升高,IL-6、TNF-α、collagenⅠ以及间质标志物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上皮标志物钙黏蛋白E(E-cadherin)显著下调(P<0.05)。同时,TGF-β1与p-Smad2、p-Smad3蛋白表达增加,Smad7表达减少;与Model组比较,给药干预后显著降低了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并且WFHX给药组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上述因子的表达,显著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释放,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减少collagenⅠ的分泌,改善EMT,减少TGF-β1生成并抑制Smad2、Smad3磷酸化,上调Smad7的表达。结论:温肺化纤颗粒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EMT,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李俊黄天宇王木兰龚琴查晨亮冯育林朱卫丰刘良徛熊磊
- 关键词: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
- 右归丸调控BMP-2/Smad信号通路促进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形成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右归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0.1 mg·kg^(-1))、右归丸高、低剂量组(5.36、2.68 g·kg^(-1))。造模7 d后给药,连续12周,每日1次。给药结束后,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观察大鼠股骨组织结构变化,包括骨密度(BMD)、骨体积/总体积(BV/TV)、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表面/骨体积(BS/BV)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番红-固绿染色观察成骨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包括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股骨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BMP-2和Sma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小梁变稀疏,BMD、BV/TV、Tb.N及Tb.Th下降(P<0.05,P<0.01),BS/BV(P<0.05)及Tb.Sp上升;血清中BGP、BALP、PINP和TRACP-5b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股骨中Runx2、BMP-2和Smad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高剂量组与右归丸低剂量组骨小梁数目增加,骨微结构得到改善,BMD、BV/TV、Tb.N及Tb.Th均明显增加(P<0.05,P<0.01),BS/BV及Tb.Sp有上升趋势;骨代谢标志物含量下降(P<0.05,P<0.01),骨组织中Runx2、BMP-2和Smad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右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MP-2/Smad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有关。
- 孟菲菲高志礼王嘉昀李娜王花欣
- 关键词:右归丸
- miR-205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子宫内膜癌(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突出是导致肿瘤进展及晚期肿瘤转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干预是早期(Ⅰ~Ⅱ期)E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其对于早期患者及复发风险低的患者效果更佳;中或晚期(Ⅲ~Ⅳ期),癌变累及淋巴结、伴有深肌层浸润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在通过辅助放化疗或激素治疗等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可高达95%,但复发率高,预后往往不良。因EC患者的治疗选择和管理方案与肿瘤类型、分期、分型密切相关,该疾病的高度异质性使得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缺乏个体化,临床疗效及预后并不理想。因此,寻找特异度强,灵敏度高的肿瘤标记物可以明显提高EC患者早期阳性诊断率,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梅子曼吕春燕刘彬馨范雅丹邓青春
- 关键词:TGF-ΒSMAD子宫内膜癌
- 中医药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治疗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与肾脏纤维化的进展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因此针对性治疗肾脏纤维化,对于延缓IgA肾病的进展有重大的意义。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肾脏纤维化的病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中医药在防治IgA肾病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明确中医药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来治疗IgA肾病作用靶标,文章借鉴了国内、国外近十余年的文献,借助中医药的研究,从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几个方面,对治疗IgA肾病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旨在为临床上防治IgA肾病提供有效的依据。
- 郭翰昌邢海燕高亚斌魏梦聪
- 关键词:中医药TGF-Β1/SMAD信号通路IGA肾病
相关作者
- 吕芹

- 作品数:43被引量:14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系统性硬化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益气 通络方 成纤维细胞
- 赵伟

- 作品数:169被引量:85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代谢综合征
- 彭福华

- 作品数:108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隐球菌性脑膜炎 多发性硬化 树突状细胞 BTLA 中枢神经系统
- 张宏

- 作品数:404被引量:1,714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IGA肾病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 杨新伟

- 作品数:54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预后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 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