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53篇“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章
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并发心室颤动(室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76例ST抬高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根据患者PCI血管开通前是否发生室颤分为室颤组(50例)和非室颤组(22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心梗位置与冠脉病变情况,心功能指标与心损指标,预后。结果室颤组和非室颤组性别和入院时舒张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室颤组患者年龄(69.58±11.02)岁、合并高血压占比72.00%、合并糖尿病占比36.00%、入院时心率(89.36±5.28)次/min、Killip分级>Ⅱ级占比34.00%、合并心房纤颤占比20.00%和入院时收缩压(135.26±25.13)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高于非室颤组的(59.03±13.25)岁、50.44%、22.12%、(78.63±8.23)次/min、19.03%、2.65%、(120.36±14.25)mm Hg(P<0.05)。室颤组心梗位置中前壁占比74.00%显著高于非室颤组的40.71%,下壁占比18.00%显著低于非室颤组的38.05%(P<0.05);室颤组冠脉病变部位中左前降支占比62.00%显著高于非室颤组的42.04%(P<0.05);室颤组冠脉病变数目3支占比24.00%显著高于非室颤组的5.75%(P<0.05)。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356.36±25.13)U/L、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856.56±425.26)ng/L、血清肌钙蛋白I(cTnI)(15.26±1.25)ng/L显著高于非室颤组的(275.13±31.25)U/L、(958.37±142.01)ng/L、(7.45±1.76)ng/L,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9.02±4.25)mm、左心房内径(44.07±5.69)mm显著大于非室颤组的(31.25±5.13)、(35.29±7.24)mm,左心室射血分数(46.45±9.68)%、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比值(E/A)(0.89±0.17)显著低于非室颤组的(54.02±11.52)%、(1.23±0.24)(P<0.05)。追踪患者预后至2023年5月,室颤组死亡率16.00%(8/50)显著高于非室颤组3.54%(8/226)(χ^(2)=11.640,P<0.05)。结论ST抬高
蔡悦炜张嫄怡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ST段抬高型心功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对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下,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FMC)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以及近期预后情况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整理我院标准版胸痛中心数据库,选择时间节点完整的NSTEMI患者共105例。按照S-FMC的长短,分为早期组(0~6h)、中期组(7~24h)、亚中期组(25~72h)和晚期组(>72h)共4个研究组。分析在不同S-FMC下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以及出院后1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4个研究组平均就诊时间是(2.77±1.78)h、(14.34±5.65)h、(43.25±15.16)h和(101.75±17.89)h,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是26.3%、53.7%、40.0%、81.8%,出院后1个月内发生MACE的概率分别是28.9%、61.1%、70.7%、6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下,对于NSTEMI患者,缩短S-FMC可降低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减少出院后1个月内MACE的风险。
王翔熊小雪李宾甘受益
关键词:胸痛中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血管不良事件
PCSK9抑制剂对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CI后炎症水平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PCSK9抑制剂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室重构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22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0例采取常规治疗,PCSK9i组1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PCSK9抑制剂,比较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率、再度心衰发生率、心血管死亡发生率)。结果两组经过6个月的治疗及随访,PCSK9i组治疗后LVEDD(mm)、LVESD(mm)和TG(mmol/L)、TC(mmol/L)、LDL-C(mmol/L)、CRP(mg/L)、TNF-α(pg/mL)、JL-6(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32±5.84)vs.(54.43±2.91);(34.88±2.69)vs.(36.96±3.19);(1.41±0.61)vs.(2.13±1.26);(3.53±1.06)vs.(3.98±0.93);(0.95±0.36)vs.(1.79±0.27);(5.18±1.92)vs.(7.69±2.61);(36.43±9.41)vs.(57.79±14.43);(17.4±6.68)vs.(28.55±8.92),均P<0.01],PCSK9i组LVEF(%)、HDL-C(m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69±3.63)vs.(41.34±3.42),P<0.05;(1.35±0.29)vs.(1.29±0.27),P<0.01]。PCSK9i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2%vs.13.6%,P<0.05)。结论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应用PCSK9抑制剂可以更好的降低血脂,稳定冠状动脉斑块,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局部及循环炎症反应,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不良重构、抑制心室重构、降低主要MACE总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张卫丰马海龙张金玲
关键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事件心室重构
血清sOSCAR对急性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破骨细胞相关受体(sOSCAR)对急性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PCI术的124例NSTEMI患者为NSTEMI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n=31)和预后良好组(n=93),另选取同期100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分析影响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OSCAR水平对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升高,sOSCAR水平降低(P<0.05)。随访1年,124例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00%(31/1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和Ang-2升高为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和sOSCAR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2、sOSCAR水平联合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5,大于血清Ang-2、sOSCAR水平单独预测的0.791、0.786(P<0.05)。结论NSTEMI患者血清sOSCAR水平与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sOSCAR联合Ang-2对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马文超王琨王小龙谢地成刘磊孙胜苏方成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管生成素-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芦定与肝素用于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抗凝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比伐芦定与肝素用于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抗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行PCI术的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PCI围术期采用肝素钠注射液抗凝,研究组PCI围术期采用注射用比伐芦定抗凝,比较两组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清指标[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和术后6个月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血清IL-4、IL-8、hs-CRP、GDF-15、BNP、cTnI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用于STEMI患者PCI围术期抗凝可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GDF-15、BNP、cTnI水平以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肝素治疗。
杨玉强
关键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肝素血清学
微小RNA-492、红细胞微粒水平与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492(miR-492)、红细胞微粒(RMPs)水平与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STEMI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Gensini积分评分,以评估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检测miR-492和RMPs水平。分析患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miR-492、RMPs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效能。结果:83例患者Gensini总评分为(45.38±7.21)分,其中轻度35例、重度48例。重度病变组年龄≥60岁占比、miR-492、RMPs、心肌肌钙蛋白(cTnI)、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轻度病变组,LVEF水平低于轻度病变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492、RMPs、hs-CRP水平是STE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水平是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患者miR-492、RMPs水平与Gensini评分、hs-CR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492、RMPs及两项联合预测STE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敏感度分别为72.20%、77.80%、87.00%,特异性分别为75.90%、79.30%、89.7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813、0.944(均P<0.05)。结论:miR-492、RMPs水平是影响STE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病变严重程度。
耿鹃周耀刘旭辉
关键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病变严重程度
缺血后适应联合前列地尔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和前列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ST抬高AMI(STEMI)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及直接PCI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及缺血后适应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情况,术后的炎症指标、肾功能、心功能、心肌酶峰值及心电图ST回落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结果:研究组术后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CK-MB、cTnI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BUN、Cr、eGFR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LVEF较术后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比例、术后2小时ST回落≥50%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时,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心绞痛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手术治疗中联合缺血后适应及前列地尔可有效减轻术后机体炎症反应,恢复心肌再灌注,改善患者术后心肾功能及预后。
陈培锦沈阳汪剑锋吴英媛陈圆妹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前列地尔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接受PCI的18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每组30例。A组口服低剂量辛伐他汀,B组口服高剂量辛伐他汀,C组口服低剂量阿托伐他汀,D组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E组口服低剂量瑞舒伐他汀,F组口服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比较各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水平、ST回落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 d、术后1个月时,A组、B组、C组、D组、E组、F组的IL-6、hs-CRP、TNF-α水平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1个月时,A组、B组、C组、D组、E组、F组的cTnT、CK-MB、NT-proBNP水平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A组、B组、C组、D组、E组、F组的LVEF、CO、CI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E组、F组的ST回落者占比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应用于PCI术后STEMI患者,均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肌功能,促进ST回落,其中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效果最佳。
刘华张建刚李冰王德广马增才徐泽升
关键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瑞舒伐他汀
一次和分次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对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一次与分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全血运重在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治疗中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入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76例STEMI合并MVD患者,参考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8);研究组行分次PCI完全血运重建,对照组行一次PCI完全血运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数量、左主干病变率、对比剂总量、支架总数、住院时间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靶血管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比剂总量、支架总数分别为(374.84±123.39)mL、(3.61±1.34)枚,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5.97±94.05)mL、(2.77±0.86)枚],住院时间为(11.53±4.29)d,明显长于对照组[(8.35±5.6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血管数量、左主干病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合并MVD治疗中分次PCI完全血运重建较一次PCI完全血运重建可进一步降低患者MACE发生率。
黄建芝刘蝶张维孙娟
关键词:完全血运重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管内超声参数联合microRNA-206评估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32例)、多支病变组(18例)。对比不同病变程度患者IVUS参数、血清miR-206,分析IVUS参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分析NSTE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参数、血清miR-206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单支、双支组(P<0.05),且双支病变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外弹力膜面积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271,P=0.325);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6、0.382、0.423、0.507和0.394,均P=0.000)。随访2年,失访2例,剩余103例患者中32例(31.07%)发生MACE,71例(68.93%)未发生MACE。发生组多支病变、血运未重建占比、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非发生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支病变[OR=3.466(95%CI:1.523,7.884)]、血运未重建[OR=2.776(95%CI:1.220,6.315)]、斑块负荷[OR=3.155(95%CI:1.387,7.177)]、重构指数[OR=3.842(95%CI:1.689,8.740)]、偏心指数[OR=4.166(95%CI:1.831,9.477)]、血清miR-206[OR=4.500(95%CI:1.978,10.236)]为NSTE
张鹏祥张爱爱李飞星李小宁李卓然李会贤王蕊李方江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超声病变严重程度预后

相关作者

刘海伟
作品数:243被引量:673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影像学特点 血管内超声
韩雅玲
作品数:2,552被引量:6,764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射频导管消融
王耿
作品数:408被引量:794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王效增
作品数:719被引量:1,752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STANFORD_B型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王斌
作品数:1,915被引量:5,793H指数:29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