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8篇“ T型不育系“的相关文章
水稻红莲不育泰99A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泰99A是以粤泰A为母本、(中超123/泸恢17)F4//粤泰B为父本杂交,后经连续多代回交定向选育,于2014年育成的籼稻红莲不育。该不育具有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抗倒性强等特点,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所配组合泰优950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殷兰凤章海坡孙建荣查联群胡昌雷张元斌周轩正张祖普吴计余
关键词:杂交水稻红莲型不育系选育
利用R语言的AMMI模分析粳不育及其组合产量配合力
2024年
配合力分析为合理利用杂交水稻亲本、选择强优势杂交组合提供依据。为了研究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以近年育成的5个粳不育和8个恢复为亲本,利用R语言agricolae包的AMMI模对5×8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40个组合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AMMI模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育一般配合力达到极显著(P<0.01),恢复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达到显著水平(P<0.05)。双亲中以不育3684A、3686A和3768A、恢复GR56、GR27和JR352等一般配合力较高。AMMI模将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平方和分解为两个显著的主成分(PC1,PC2),分别解释了互作效应平方和的58.5%和33.6%。特殊配合力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684A×G3828、3768A×G3828、3686A×GR56、31A×GR27、3768A×JR352和3768A×GR184等组合特殊配合力分值最大,与传统配合力分析方法的结果大小相近,说明用亲本PC1和PC2乘积和能很好地度量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此外,在AMMI1双标图中可以看出亲本之间产量水平的变异和互作效应的差异。在AMMI2双标图中,根据不育和恢复互作效应PC1与PC2向量长度与方向,可将杂交组合的互作效应情况进行区分。只有当双亲特殊配合力效应分值向量长度均比较大、向量方向夹角较小时才可能获得正的强互作效应。
丁正权来乐春王士磊潘月云黄海祥
关键词:R语言AMMI模型粳型不育系特殊配合力
红莲不育绿3A原种商业化提纯繁殖技术研究
2024年
针对红莲不育绿3A在大规模繁殖时可能遇到的亲本种子纯度问题,创新地融合了“株循环法”和“三七圃法”进行提纯,并开展了后期繁殖的商业化配套技术研究,成功实现了年产亲本原原种10万kg的目标,不仅解决了提纯的技术难题,更为红莲不育的大规模商业化原种提纯繁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高胜从吕加林崔会会刘明健苏祥忠朱昌栋王传军潘华李涛史昆
关键词:红莲型提纯复壮
水稻恢复湘农恢887与小粒不育混播制种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制约了杂交水稻持续发展。为降低制种成本,实现制种轻简机械化,以恢复湘农恢887为父本,小粒不育卓234S、梁2329S、展998S为母本,从父母本粒、播始历期、异交习性、混播比例、产量性状、混收后机械分选等方面对湘农恢887与小粒不育的混播制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湘农恢887与3个小粒不育混播制种花期相遇稳定,湘农恢887表现为花时晚、散粉集中且花粉量充足,小粒不育均表现花期长、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成熟期混收父母本种子通过机械分选,其杂交种纯度在99.79%以上。卓234S/湘农恢887、梁2329S/湘农恢887、展998S/湘农恢887的父本混播粒比为3.5%时,混播制种产量分别为3.385、3.142、3.013 t/hm^(2),分别比以传统方式制种增产20.2%、16.1%、11.1%。因此,湘农恢887与小粒不育配制的组合适合杂交水稻轻简机械化混播制种。
陈晓军李凡周杰强张桂莲唐文帮
关键词:恢复系混播制种杂交种纯度
5种代表性籼不育所选育品种产量构成及农艺性状分析
2023年
该文综合分析隆科638S、晶4155S、1892S、深08S及荃9311A这5种代表性籼不育所选育品种2018年在庐江县种植表现、产量构成和农艺性状等,探讨其在庐江地区推广应用价值,并利用全国种子双交会平台对参试的334个水稻品种进行示范展示,选择通过审定的5种代表性籼不育所选育品种进行产量构成及农艺性状等分析。结果表明,荃9311A和隆科638S所选育品种适宜在庐江地区种植,1892S所选育品种虽然有生育期和株高优势,但实际产量偏低。
程驭吴晨阳吴小文潘志军张晓红尹玲夏慧婷周兵
关键词:不育系籼型不育系农艺性状
不育水稻群A选育与应用
2023年
不育群A是岑溪市振田水稻研究所用自选保持材料“YF04B”作父本、自选中间品“NZZB”作母本进行杂交,经过多次自交、回交后于2009年育成。本文就选育目标及过程、特征特性、配合力表现、繁殖技术等进行了概述,2011年10月,群A通过广东省籼水稻不育生产应用标准的技术鉴定。2012年2月群A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2016年1月获得授权。群A表现株集散适中,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对“九二○”敏感,易于繁殖制种。利用该不育至今已经组配出7个高产、品优质、抗性强的杂交组合通过品种审定并应用于生产。
罗扬浪甘锐桓杨立坚李文廖万波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
大豆CMS-RN不育育性恢复基因GmRf1的初步鉴定及其分子标记开发被引量:3
2023年
在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中,主要基于三法进行杂交大豆品种选育。恢复作为杂交种的父本,其所含的育性恢复(Rf,restorer-of-fertility)基因起决定作用。前期对大豆RN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的育性恢复基因GmRf1进行了精细定位。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GmRf1定位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亚细胞定位预测、序列比对和差异表达分析,明确了Glyma.16G161900基因在恢复JLR230中所编码的1个576个氨基酸的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蛋白为GmRf1。进一步对含有GmRf1的对照材料Williams82与母本不育JLCMS204A进行测交及F_(1)植株花粉育性鉴定,验证了GmRf1可以恢复CMS-RN不育育性。最后利用GmRf1在亲本间存在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开发了功能性分子标记Rf1-dCAPS-2和Rf1-dCAPS-3。上述研究将为今后通过分子标记筛选或辅助选育含GmRf1基因材料,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创制新恢复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杨绪磊郭凤兰高萌萌张泽东林春晶孙妍妍张井勇彭宝赵丽梅赵丽梅
关键词:大豆育性恢复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一种多粒不育泰765A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粒不育泰765A选育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涉及农作物育种领域,包括S1、初段多年培育:利用云粳26/武运粳7号杂交,多代(年)选育得到早熟粳材料E166再与与秀水09杂交,多年选育,产生F1水...
张祖普贾长敬高辉储修成骆文龙李斌斌陈永华汪全广
文献传递
提高优质长粒粳不育嘉禾832A繁种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优质长粒粳不育嘉禾832A繁种产量的方法,在对嘉禾832A的生长发育特征特性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完整可行的繁种计划,改进现有的粳不育繁种技术,成对交后进行鉴定混收,使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
王士磊黄海祥丁正权潘月云
优质籼不育胜A的选育及应用
2022年
胜A是以优质长粒中9B为母本与丝苗胜泰1号杂交,通过定向统选育至F4代,从中选取优良单株与印水不育中100A杂交,之后再经过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籼不育。该不育具有米质优、株叶形态好、败育彻底、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好等优点,于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业厅组织的不育鉴定。以胜A为母本组配出的胜优青占、胜优美占等多个组合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熊婷马群林奋林青山周继勇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