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梁
作品数: 34被引量:33H指数:4
  • 所属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

相关作者

李新
作品数:334被引量:645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卒中 急性脑梗死 气象因素 缺血性脑卒中
王纪佐
作品数:167被引量:1,064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ADMA 血小板膜糖蛋白 脑缺血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王林
作品数:386被引量:1,816H指数:1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回顾性分析 住院患者 冠心病
刘杰
作品数:19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HPA 基因多态性 阿司匹林抵抗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膜糖蛋白
孙岩
作品数:34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E2F3 膀胱癌 膀胱肿瘤 缺血性脑卒中 腺相关病毒
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脂水平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脑血管病是(CVD)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血脂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工作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材料与方...
王栋梁李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梗死部位NIHSS评分血脂
天津地区卒中高危人群卒中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基于社区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城市和乡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差异,为制定区域性卒中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为基于社区的横断面研究,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对天津地区城市和乡村2个社区的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现场问询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城市和乡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且对年龄和性别进行了校正。 结果最终纳入天津地区城市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2 003名,其中卒中高危人群334名;乡村社区2 051名,其中卒中高危人群471名。乡村社区卒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高于城市社区(22.96%对16.67%;χ2=25.189,P〈0.001)而且年龄小于城市社区[(59.17±9.67)岁对(63.78±8.52)岁;t=7.154,P〈0.001]。城市社区卒中高危人群高脂血症(69.2%对35.7%;χ2=87.694,P〈0.001)、糖尿病(29.3%对22.9%;χ2=4.219,P=0.040)、卒中家族史(56.6%对42.7%;χ2=15.143,P〈0.001)、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病病史(47.6%对23.8%;χ2=49.675,P〈0.001)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乡村社区,超重(34.1%对49.7%;χ2=19.254,P〈0.001)和吸烟(39.8%对63.3%;χ2=43.199,P〈0.001)的构成比低于乡村社区,校正年龄与性别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城市社区卒中高危人群中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构成比显著较高(32.6%对24.2%;χ2=6.936,P=0.004),但校正年龄与性别后丧失统计学意义(P=0.148)。高血压(74.9%对75.2%;χ2=0.010,P=0.921)和缺乏体力活动(55.4%对60.9%;χ2=2.477,P=0.116)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村社区卒中高危人群的收缩压[(139.45±18.85)mmHg对(143.28±17.52 )mmHg;t=-2.957,P=0.003;1 mmHg=0.133 kPa]和腰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90(85~97)cm对92(
王佩璐李新夏晓爽邹颖魏志强宋金雨王栋梁王仲言王林
关键词:卒中农村人口市区人口
20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脑血管病血脂、血压及血糖的变化,为临床工作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患者组为20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组中脑梗死1700例,脑出血2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0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1300例...
李新王栋梁王林
关键词:脑血管病血脂血压血糖
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正>目的探讨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予氯吡格雷75mg/d口服治疗,用...
邱丽娜李新王栋梁刘杰
文献传递
天津地区汉族人血小板膜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本研究了解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GPⅡbHPA-3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全部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并抽样测序验证。结果首发病例组ab35.1%、aa32.0%、bb33.0%、a等位基因49.5%、b等位基因50.5%;对照组分别为23.7%、51.1%、25.2%、63.0%、37.0%。b等位基因频率IS组与对照组分别是55.3%、37.0%,P=0.000。首发组与复发组等位基因比较有显著性,其中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50.5%、64.2%,P=0.023。结论血小板膜GPⅡbHPA-3基因多态性与天津地区汉族人IS发生及复发相关,bb基因型可能是该人群IS的危险因素及复发高危因素,b等位基因可能是该人群IS发病及复发的危险因素。
王栋梁孙岩李新韩瑞发王林王纪佐
关键词:脑缺血复发
CYP2C19G636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2C19基因常见多态性位点G636A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提取15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和193例对照者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CYP2C19G636A进行基因型检测,抽样测序验证基因分型结果的正确性。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对照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基因型均以GG为主,缺血性卒中组AA(2.6%对0.5%,P=0.001)和AG(29.2%对14.5%,P:0.001)基因型以及A等位基因(17.2%对7.8%,P=0.000)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性卒中组AA(5.7%对1.0%,P=0.018)和Aa(39.6%X,23.8%,P:0.018)基因型以及A等位基因(25.5%对12.9%,P=0.005)频率均显著高于首次发病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基因型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4.279,95%可信区间1.053~193.698;P=0.046)),但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无关。结论CYP2C19基因636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风险增高有关,但与缺血性卒中复发无关。
谷树珍李新孙岩韩瑞发王林王栋梁周君王纪佐
关键词:卒中多态现象氯吡格雷
20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急性脑血管病血脂、血压及血糖及变化,为临床工作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患者组为20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1188例,女性832例,年龄37—84岁,平均(62.4±10)岁,对照组为...
王栋梁李新王纪佐
文献传递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HPA-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天津市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tycoprotein,GP)1IbHPA-3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缺血性卒中组150例,对照组135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抽样测序验证。比较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结果病例组ab基因型、b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而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病例组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GPII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虽然各病因学亚型之间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亚组b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小血管闭塞性卒中亚组和心源性脑栓塞亚组(61.8%对46.7%对47.5%;矿=6.573,P=0.03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优势比7.475,95%可信区间3.700—15.003;P:0.000)和b等位基因(优势比3.678,95%可信区间1.245~10.863,P=0.018)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膜GPIIbHPA-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相关,携带b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王栋梁孙岩李新韩瑞发王林王纪佐
关键词:多态现象遗传学卒中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22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神经系统疾病,是仅次于心脏病、肿瘤等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速度快,死亡率高,容易引起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神经功能障碍等问题,对患者生活品质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单一疗法只能对疾病的一些关键部位进行治疗,而无法完全扭转整个发病进程。目前临床上的主要采用溶栓、抗血小板聚集、降解血浆纤维蛋白、抗凝和血液稀释等方法进行治疗。为使患者在临床上更多的获益,要及时根据患者的病理特点,正确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来增强其疗效,并改善患者的预后。主要对国内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王栋梁杜艳芬李新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
天津地区汉族人血小板膜GPⅡ bHPA-3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
王栋梁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