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丽敏
-
-
- 所属机构:济南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南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郭浩帆
- 作品数:41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小说杂志 《新小说》 考述 小说 新小说
- 范红艳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
- 研究主题:演员 昆剧 戏班 清末
- 王玉华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红楼梦》 悲剧 秦可卿
- 论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的三种文化精神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由于反映对象较广,面对的观众群和读者群较大,所以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由于生活环境有血缘、地缘和职缘的不同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处于最下层的市民大众的文化精神,正面的为讲究诚信、公正、睿智和义气,负面的为极端的利己主义和市侩主义;二是处于中间位置的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遵从的正统文化精神,正面的为忠孝节义,负面的为愚忠、愚孝、愚节、愚义;三是处于最上层的、为少数文化精英所具有的哲学文化精神,表现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价值、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的思考和探索,带有人文主义萌芽之色彩。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三种文化精神进行总结和探讨。
- 范丽敏
- 关键词:戏曲小说文化精神
- 论秦可卿的结构意义——五重悲剧的符号代表
- 2016年
- 文学不等于历史,因此研究文学作品应从文本出发,循着创作规律和人情物理对人物做出客观、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对《红楼梦》中众说纷纭的秦可卿亦是如此。秦可卿在《红楼梦》中除了本身的形象意义外,主要是一个具有结构意义或曰功能的人物。其结构意义在于曹雪芹通过她匆遽的出场和退场预示了全书的五大悲剧主题,即女性悲剧、爱情婚姻悲剧、家族悲剧、"人"(生命有限性)的悲剧和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悲剧,为全文的故事起到了一个预演和概括之作用。
- 王玉华范丽敏
- 关键词:《红楼梦》秦可卿
- “大旨谈情”——论《红楼梦》之“情本体”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的主旨是立足于作品本身,对《红楼梦》"大旨谈情"之"情"做哲学探寻。曹雪芹从"重情"的文化心理出发构建了真而有情的贾宝玉"情生"理想展开的人文背景——欲而无情的秦可卿们、理而无情的薛宝钗们。贾宝玉在这样的社会现实背景下"以情体道"和"以情悟道"。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视角分析指出宝玉"情生"理想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天道循环即"好就是了"所造成的,而是在经济基础未改变的情况下,仅作精神变革的必然结果。
- 范丽敏
- 关键词:红楼梦情本体
- 南府、景山承应戏声腔考被引量:1
- 2004年
- 据现有文献资料 ,清内廷演剧机构南府、景山约成立于康熙朝 ,而终止于道光七年 ,共约一百四十一、二年的历史 ,基本上反映了清代“盛世”期间的演剧状况。在南府、景山共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 ,内廷所演戏不外昆、弋二种。据现有文献资料 ,从嘉庆朝开始有极零星的“侉戏”(乱弹 )出现在内廷的舞台上 ,而其时的民间舞台“侉戏”已蓬勃发展 ,呈现出和“雅部”昆剧平分秋色之势 ,从这一点上———戏剧声腔的发展流变上说 ,内廷大大滞后于民间。
- 范丽敏
- 关键词:清朝南府昆腔
- 论《金瓶梅》的“隐”累积——兼评“个人独创说”被引量:5
- 2008年
- 由于本文试图对《金瓶梅》研究中一个长期以来争议较大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做出解答,所以首先对其历史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其次根据笔者的研究,认为《金瓶梅》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只不过由于题材的原因——取材于世情,而非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那样所写人、事皆于史有据,因而累积之迹隐蔽——本文称之为"隐性"累积。但无论鲜明还是隐蔽,都属累积之作,而非个人独创。
- 范丽敏
- 徐朔方论著编年索引被引量:1
- 2005年
- 引言 徐朔方,原名步奎,浙江东阳人,1923年12月10日生。1939年1月至1942年1月就读于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师范部,1943年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师范学院中文系,因不满于中文系一位老师在讲解古文时照本宣科,于大学二年级始转到本校英语系学习,直到1947年毕业。毕业后在浙江省立温州中学教中学英语,1949年转到省立温州师范学校任教,1954年春调入浙江师范学院任教,后来学校改组为杭州大学。1978年任杭州大学副教授,1981年为教授,1994年被评为全国首批“暂不退休教授”,1998年杭州大学与浙江大学合并后,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至今。
- 范丽敏
- 关键词:索引编年论著中学英语
- 关于清中叶雅部渐衰原因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04年
- 乾嘉时代的昆剧虽仍拥有一定数量的观众———主要是文人学士 ,但已渐露衰颓之势 ,“不为大众所喜”。分析其原因 ,大致有四 :其一在于其腔调繁缛 ;其二在于其文辞偏于典雅 ;其三在于其表演上不趋时好 ,不以淫糜吸引观众 ;其四在于其耻于向花部学习。基于此 ,昆剧渐呈衰势 ,到了清末 ,终被花部所取替。
- 范丽敏
- 关键词:清中叶昆剧
- 武松的形象、来源及社会学解读被引量:5
- 2011年
- 武松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位天神般的英雄形象,其英雄的性格和行为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脑海里,一定程度上成了"英雄"的代名词,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还有非英雄的一面,即痞子的一面,而且这一面还应是他最原始、最本真的形象内核。其痞子加英雄的形象包括姓氏、名字、相貌、行迹、性格等当来源于与其同时的"小说"、"讲史"话本。形成其痞子加英雄形象的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游民队伍的壮大,及生存文化条件下人们对肉体力的崇拜、对女性的歧视防范和市民阶层的文化自卑心态,及古代"差序格局"(费孝通语)型的伦理社会的交互作用。可以说"武松"就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所孕育出来的"英雄"的代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 范丽敏
- 关键词:痞子游民生存文化
- 独立不倚 惟真是求——徐朔方先生的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 2004年
- 徐朔方先生是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正式开始学术研究活动,半个世纪以来,潜心从事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的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戏曲小说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尤其是对明代文学的研究,硕果累累,卓然一家。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治学严谨、视野开阔,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的学者,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 范丽敏
- 关键词:中国古代戏曲戏曲研究古典文学研究学术研究活动中国古代文学
- “张文贵传”民间叙事形态研究
- 2022年
- 民间叙事的本质特征是模式化,此“模式化”以小大、浅深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母题、(情节)模式、(叙事)结构。以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张文贵传》及其系列同题文本为例,从“山贼”母题之形成、“灰小伙”情节模式之播散、“解厄”结构的文化艺术超度功能三个方面对俗文学文本叙事的源流、特点、内涵与功能进行探讨,可以见出母题只有融入有生命力的情节模式才能成为真正的“母题”,而情节模式具有层垒性和稳定性,民间叙事的深层结构在于在“功能”上与文化具有同构关系,文化具有疗救作用,文学艺术亦是如此。因此,对于民间叙事的研究是实现文化(基因)传承与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
- 范丽敏
- 关键词:民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