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东
所属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所在地区: 辽宁省 沈阳市 研究方向: 农业科学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房德纯 作品数:32 被引量:197 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病害 工厂化蔬菜生产 黄瓜褐斑病 生态 褐斑病 王静 作品数:315 被引量:452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悬浮芯片 抗体 试剂盒 蛋白 免疫层析 王惠 作品数:59 被引量:181 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胞囊线虫 胸腺肽 抗性基因 杨宇 作品数:233 被引量:162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悬浮芯片 抗体 蛋白 诊断性 血清样本 田波 作品数:296 被引量:1,468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克隆 黄瓜花叶病毒 卫星RNA 烟草 外壳蛋白基因
产纳他霉素生防菌A01和A02与已知产生菌的RAPD比较 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明确自主分离的天然抗真菌活性产物——纳他霉素产生菌A01和A02与已知纳他霉素产生菌的遗传相似性,采用RAPD技术对这2株菌和3个产纳他霉素的标准菌株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筛选出的7个随机引物对5个菌株的PCR扩增共得到154条清晰稳定的DNA条带,其中同源性条带86条,多态性条带68条,分别占总条带数的55.8%和44.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7个多态性条带,得到了丰富的DNA指纹图谱。所得数据经NTSYS pc 2.10e软件聚类分析,表明5个菌株间的遗传距离为0.0991~0.4738,其中A02与其它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结合前期的分类研究结果,确证了菌株A02为新的纳他霉素产生菌。 王振东 亓芳 卢彩鸽 刘霆 刘伟成关键词:纳他霉素 生防链霉菌 RAPD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鼠感染3种病原体的方法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以鼠为宿主伯氏疏螺旋体、弓形虫和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对预防3种病原体引发的疫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扩增伯氏疏螺旋体23S rRNA基因,弓形虫的B1基因和恶性疟原虫的SSU基因,采用倍比梯度稀释法检测该体系的灵敏度,以另外8种以鼠为宿主的致病菌评价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建立了同时感染3种病原体的鼠全血模拟样本检测试验,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建立自鼠血液模拟样本中同时检测伯氏疏螺旋体、弓形虫和恶性疟原虫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种病原体的灵敏度分别为5.5、12.8、17.2拷贝/μl,特异性强。结论建立了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弓形虫和恶性疟原虫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在疾病防控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吉尚志 杨宇 王静 王振东 纪海波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 弓形虫 恶性疟原虫 鼠传疾病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株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3 2014年 依据Gen Bank中登录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西非株系(WA)的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 Man探针。以SPCSV-WA外壳蛋白(cp)基因的重组质粒为阳性标准质粒绘制标准曲线,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SPCSV-W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只能检测到目的病毒,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3.239和1,扩增效率为103.568%。最低可检测到约3.31 copies/μL的阳性质粒,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 000倍。本研究建立的SPCS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为SPCSV的早期预警和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王丽 王振东 乔奇 秦艳红 张德胜 田雨婷 王爽 张立军 张振臣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的生物素—亲和素ELISA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的免疫学方法。〔方法〕应用生物素-亲和素标记系统,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并进行"模拟样品"的检测判定其定量检测能力。〔结果〕建立的生物素—亲和素ELISA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FopA蛋白的灵敏度达到6ng/ml;批内变异系数1.96%~6.64%,批间变异系数8.94%~10.02%,重复性好;检测不同浓度马秋波GP2蛋白、天花M1R蛋白、黄热YF-E-D3蛋白、禽流感NP蛋白、登革病毒Deng-E-D3蛋白和普氏立克次体120N蛋白,未发现交叉反应;对"模拟样品"中土拉弗朗西斯菌FopA蛋白的检测回收率为91.7%~125.0%。〔结论〕应用生物化的FopA多抗与酶标亲合素结合,建立了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的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吸附法(BSA-ELISA),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病原菌的识别、快速检测、应对生物恐怖威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景滢滢 杨宇 王静 杨永莉 孙肖红 胡孔新 王振东关键词:土拉弗朗西斯菌 多克隆抗体 高粱靶斑病菌粗毒素对高粱胚根生长及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揭示高粱靶斑病菌的致病机理,用不同浓度病原菌粗毒素处理高粱种子L407B和Tx622B,测定其胚根生长抑制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探讨高粱靶斑病菌粗毒素对高粱不同品种胚根生长及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病菌粗毒素对高粱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同一毒素浓度下,处理后2天,处理组胚根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同一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高粱靶斑病菌毒素能降低高粱胚根细胞膜透性,且不同高粱品种间差异显著。 张园园 徐秀德 王振东 张立军 姜钰 胡兰 董怀玉关键词:粗毒素 致病力 电导率 丙二醛 珍稀绢丝昆虫柳蚕的DNA条形编码与系统进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DNA测序技术获得柳蚕(Actias selene)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Ⅰ基因(COI)5′端574 bp的片段,作为用于柳蚕种质资源分子鉴定的DNA条形编码(GenBank:FJ358505)。测定的柳蚕COI基因序列与其它大蚕蛾科绢丝昆虫的COI序列一样,均表现出偏好于碱基T的倾向(AT skew=-0.179)。在所分析的蚕类昆虫中,柳蚕与合目大蚕蛾的遗传距离最小(0.120),而与蓖麻蚕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138)。构建的NJ和UPGMA分子树中,大蚕蛾科的柳蚕属、柞蚕属、蓖麻蚕属、大乌桕蚕属、栗蚕属均各自形成一个支系,并且明显形成两个分支:大蚕蛾族(saturni-ini),包括柳蚕、柞蚕和栗蚕;眉纹大蚕蛾族(attacini),包括蓖麻蚕和大乌桕蚕。这一结果与传统分类一致。 濮佳明 武松 霍锡敏 王欢 夏润玺 李喜升 王振东 罗朝斌 刘彦群关键词:柳蚕 系统进化 西方马脑炎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制一种快速检测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抗体的试纸条。方法利用胶体金标记和免疫层析技术,用25 nm胶体金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并用硝酸纤维膜包被WEEV抗原及羊抗兔IgG作为检测带和质控带,研制出WEEV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条。对该试纸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做出评价,并拟合检测曲线进行半定量检测。在健康人血清、兔血清和鼠血清中添加WEEV抗体模拟污染样品,评价该方法的检测能力。结果该试纸条可在20 min内完成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灵敏度为120 ng/ml,模拟样品的检测灵敏度也相同。线性范围120~1200 ng/ml。对发病症状相似以及近缘的其他病毒进行检测,均无非特异反应。试纸条在37℃下保存1个月,检测结果不变。结论该试纸条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稳定的特点,适用于现场检测。 王林林 杨宇 王旺 王振东 王静关键词:免疫层析技术 表达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的转基因烟草耐烟草花叶病毒 被引量:3 1994年 表达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卫星RNA的转基因烟草可以抗CMV的侵染.为了决定这些植物对其它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CMV)的安全性,我们对这些植物接种CMV.结果发现 卫星RNA可减弱TMV引起的症状,井降低病情指数,然而却对TMV在植物中的积累没有明显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对卫星RNA抗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含卫星RNA的生防制剂及表达病毒卫星RNA的转基因植物的应用.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卫星RNA可减弱非相关病毒引起的症状.1 材料和方法1.1 病毒及植物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G140种子及枯班三生烟种子均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室保存;含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R1基因的烟草G140(烟Sat-G140)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室培育,所用材料为第三代种子. 刘玉乐 王振东 朱锋 康良仪 田波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 RNA 转基因烟草 病毒 植物病毒表达载体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6 2009年 就国内外植物病毒载体构建的现状、开发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田秀艳 王振东土拉弗朗西斯菌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09年 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是土拉菌病(Tularemia)的致病菌,是最具传染性的致病菌之一,在自然界中已发现一百种以上的动物感染此菌。因其传播途径多样,易扩散、毒性强而被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列入A类生物恐怖制剂。土拉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致死率高,及时、准确的检测土拉菌对于土拉菌病患者及时治疗和防止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土拉菌检测方法很多,如菌培养,微凝集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快速检测试纸条、生物传感器、PCR、核酸杂交检测、质谱分析、基因芯片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用于土拉菌检测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土拉菌致病性强,且不易分离培养。本文综述了土拉菌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 王振东 景滢滢 王静关键词:土拉弗朗西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