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文超
作品数: 20被引量:18H指数:3
  • 所属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学

相关作者

马刚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荸荠 产业组织模式 贸易数据 贸易发展 实证研究
黄海民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兵书 研究述论 先秦
刘永斌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廊坊陆军导弹学院
研究主题:《古诗十九首》 文学
黄海民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大学汉语 《九歌》 《九歌·山鬼》 《高唐赋》 《山鬼》
崔宏艳
作品数:1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兵书 《六韬》 真伪考
诗言志--杨春茂旧体诗美学探讨
当代诗人杨春茂先生的旧体诗创作,在美学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风格及传统,主要体现在他在创作中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多元化的题材和积极、乐观、向上的诗风,从而深受诗歌爱好者的喜爱.杨春茂先生创作的旧体诗从美学的角度...
解文超
关键词:文学创作美学思想
先秦兵书的文体分类及散文特色探究被引量:1
2006年
首先,根据现代文体概念,将其划归为散文类。其次,先秦兵书可分为记言散文与记事散文。再次,在此基础上记言体散文还可分为论说体、问答体、律令体、语录体等;记事散文有记叙体等。对先秦兵书在文体上的如此分法,虽然重叠处较多,但这既是先秦时代文学还没有完全独立的缘故,同时也是先秦兵书作品本身的复杂性所致。
解文超
关键词:文体分类语言艺术散文特色
《诗经·凯风》主题及意象研究
2009年
从文本学的角度研究,《凯风》主题极力盛赞母亲的平凡而伟大。诗歌形象、贴切地创造出"凯风"、"棘心"、"夭夭"、"寒泉"、"黄鸟"等几种寓主于客、寓理于象的意象,用高超的艺术塑造了盛善勋劳的慈母形象。
解文超马刚
关键词:主题意象
传统图书在互联网时代的命运探讨
2012年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图书受到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图书的受众群体转移到了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从而使消费者市场受到影响;二是互联网方便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这一点传统图书的作者和读者很难做到,但是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为传统图书找到新的生存和生长的空间也不是难事。例如:传统图书可以借助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二者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信息化时代才能让传统图书得以顺利的发展。
解文超
关键词:传统图书互联网
先秦兵书研究述论被引量:1
2005年
先秦兵书研究在历史上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也是目前中国兵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从先秦兵书的诞生、传播和运用到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在历史上形成了几个重要阶段:以整理为主的两汉时期,以注释为主的三国至隋唐时期,成就斐然的两宋时期,多领域研究的明代,一波三折的清代至民国。先秦兵书经过数千年的流传,其思想已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解文超黄海民
关键词:先秦兵书研究述论
明代兵部尚书任职考略被引量:4
2011年
在明王朝27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了适应政治和军事的形势,统治者对兵部尚书的任职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兵部虽表面上具有独立性,但其权力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主要表现为至高无上的皇权对兵部尚书权力的限制,周密而多层次的牵制政策对兵部尚书权力的制衡,宦官对兵部尚书权力的掣肘。明代兵部尚书的任职情况,反映了明代兵部机关最高长官仕途命运多舛以及明代极端的君权,更暴露出明代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解文超
关键词:明代兵部尚书任职政治制度
《孙子兵法》的辩证法思想略论
2012年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孙子兵法》在阐述战争规律、谋略思想的过程中,包含了丰富而精彩的哲学理念,尤其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其规律的把握上,认为物质条件决定战争的一切,但同时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方法论上,强调应根据不同的战争形势,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原则等,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解文超
关键词:《孙子兵法》变与不变
先秦兵书研究
解文超
关键词:考论文体文学文献学学术价值
文献传递
《古诗十九首》对屈原诗歌意象的赓续
2012年
意象是中国历代诗人吟咏的基本元素,《古诗十九首》中出现了大量意象,如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时间意象。对于这些意象,可以把它们和屈原作品中的同类意象进行对比,从而梳理出《古诗十九首》继承屈原作品的演变历程。
解文超
关键词:植物意象时间意象动物意象屈原作品诗歌意象赓续
《古诗十九首》符号解读被引量:2
2005年
《古诗十九首》中充盈了动物、景物、时空等典型符号,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可以挖掘诗歌深层蕴藏的大量信息,这些有生命物和无生命物,真实地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路历程。诗人将这种感情通过"符号"寄托物表现出来,形成了忧郁、凄凉的文学审美观,也反映了动荡时代下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
解文超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