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毅
-

-

- 所属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辉

- 作品数:92被引量:3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婴儿 外科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 程沛

- 作品数:104被引量:294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法洛四联症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 吴永涛

- 作品数:50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右外侧小切口 室间隔缺损 参附注射液 再灌注损伤
- 辛毅

- 作品数:74被引量:3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原代培养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凋亡 参附注射液
- 李磊

- 作品数:47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右外侧小切口 室间隔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肺动脉
- 2例婴幼儿主动脉弓重建术中选择性脑和心肌联合灌注的作用
- 2011年
- 传统的婴幼儿主动脉弓重建手术多采用单纯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近年来,DHCA合并选择性脑局部灌注的广泛应用不仅给外科医师提供了清晰的术野,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脑组织缺血、缺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神经系统的损伤[1]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缪娜杨璟柳薇刘瑞芳程沛李磊罗毅吉冰洋
- 关键词:脑组织缺血主动脉弓婴幼儿联合灌注重建术深低温停循环
- 七氟醚或氯胺酮麻醉诱导对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采用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比较七氟醚或氯胺酮对法洛四联症患儿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婴幼儿36例,年龄4~24个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采用8mg/kg氯胺酮肌注(K组)和6%七氟醚吸入(S组)麻醉诱导,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外周静脉并建立桡动脉监测,连接MostCare监测仪,采用PRAM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2mg/kg、哌库溴铵0.2mg/kg和舒芬太尼1μ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建立有创动脉测压后即刻(T_0)、静脉用药后1min(T_1)、2min(T_2)、5min(T_3)和气管插管后1 min(T_4)、2 min(T_5)、5 min(T_6)、10 min(T_7)的HR、SBP、DBP、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压力升支最大斜率(dp/dt),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7时两组HR明显减慢,RPP明显降低(P〈0.05);K组T_1~T_7时SBP、DBP、CI,T_1~T_4、T_6时SVI,T_2~T_7时SVRI和dp/dt明显降低(P〈0.05);S组T_4~T_7时SBP、T_7时DBP、T_4~T_7时CI、T_3~T_7时SVI明显升高(P〈0.05)。S组T_0、T_3~T_7时HR、RPP,T_0时DBP、CI,T_0、T_1时SBP和T_0~T_6时dp/dt明显低于K组(P〈0.05);S组T_7时DBP、CI,T_3~T_7时SVI均明显高于K组(P〈0.05)。结论与氯胺酮比较,七氟醚更有利于维持法洛四联症婴幼儿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 潘守东韩丁罗毅李稼欧阳川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血流动力学七氟醚氯胺酮
- 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矫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会
- 2005年
- 苏俊武罗毅李磊吴永涛刘立群程沛
-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跳动体外循环矫治心血管外科技术病体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系统畸形联合同期矫治手术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总结我科行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联合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同期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以期在临床推广联合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科行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联合同期手术的患者情况。总结联合手术时间、手术方法、术后监护室滞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合并手术的部位出血情况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在此期间共有8例患儿行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联合同期手术,其中男性4例,女性4性,中位年龄21(10,98)个月,平均体质量10.5(6.6,11.9)kg。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房间隔缺损(ASD)5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ASD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ASD1例。合并畸形为双侧腹股沟斜疝2例,左侧腹股沟斜疝合并右侧鞘膜积液1例,右手赘生指1例,颈部肿物1例,隐睾1例,双眼霰粒肿1例,巨结肠合并气管狭窄1例。手术方式:1例ASD合并巨结肠的患儿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先行ASD修补术后再行巨结肠根治加活检术,其他7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先行其他合并畸形根治术,之后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术后返回心脏外科术后监护室。联合手术时间170(163,233)min,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间133(113,163)min,合并其他畸形矫治手术时间为45(31,75)min。8例患儿术后监护室滞留时间为(5.8±9.4)d。1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斜疝、右鞘膜积液的患儿监护室滞留时间28d,原因为心功能减低及感染使其延长,与合并畸形无关。1例ASD合并巨结肠及气管狭窄患儿监护室滞留时间10d,原因为感染使其延长,与心脏手术无关。其余6例患儿术后监护室滞留时间为2(1,2)d。8例患儿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13(5,150)h。其中1例ASD合并双眼霰粒肿的患儿,因考虑到眼科手术后24h才能去除敷料,为避免患儿清醒后无法视物造成的恐惧感,我们将气管插�
- 魏丹张辉李龙吴涛秦广宁罗毅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联合手术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
-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三房心的价值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三房心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三房心患儿超声心动图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其诊断特点,找出漏诊的原因.结果:术前确诊12例,漏诊1例.其中Ban...
- 郑春华张明明任军梁璐曹爱梅刘波罗毅
- 关键词:小儿患者三房心超声心动图
- 法乐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瓣缺如(附3例报告)被引量:1
- 1996年
- 法乐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瓣缺如(附3例报告)张兆光,韩玲,杨能善,罗毅,陈朝辉,金梅我们收治3例法乐四联症伴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病人,报道如下:例1男,1岁7个月。发育尚好,轻度发绀,心前区可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4/Ⅵ级双期杂音。胸部X线示肺...
- 张兆光韩玲杨能善罗毅陈朝辉金梅
-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肺动脉瓣缺如病例报告
- 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上腔静脉梗阻 (SVCO)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处理。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 ,我科共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16 19例 ,其中 6例于术后第 5~ 38h出现SVCO征象 ,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胸部平片诊断 ,经二次开胸探查并手术解除梗阻。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诊断正确 ,手术效果良好 ,治愈出院。平均随访 (18± 4 )个月 ,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SVCO是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少见的并发症 ,临床密切观察 ,结合心脏X线及超声检查 ,可以早期诊断。尽早开胸手术解除梗阻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 李永青罗毅程沛苏俊武伊放张辉
- 关键词:婴幼儿心脏手术上腔静脉梗阻X线检查
-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肺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19例患儿,其中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膜性闭锁10例,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9例。15例经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4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除早期1例同期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及卵圆孔未闭缝合术外,其余18例均保留PDA、单纯切开肺动脉瓣。结果本组围术期死亡2例,院外死亡1例。其余16例术后当日肺动脉跨瓣压差为37—132mmHg,平均61mmHg;2周后为26~77mmHg,平均43mmHg,较术后早期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不吸氧下测动脉血氧饱和度78%~92%,平均85%,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随访PDA均闭合,右心室较术前明显增大,三尖瓣反流消失或明显减轻,房水平分流消失。结论对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实施单纯肺动脉瓣切开术治疗安全有效。
- 张辉罗毅李玲侯嘉
-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手术疗法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中成药参附注射液对在体结扎大鼠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效果以及作用机理。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1)非手术组;(2)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引起心肌缺血30 min对照组1;(3)心肌缺血30 min给药组1;(4)心肌缺血/再灌注10 min对照组2;和(5)心肌缺血/再灌注10 min给药组2。分别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并对线粒体进行体视学分析,以及抗氧化基因超氧化物岐化酶1(SOD1)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心肌组织MDA含量均有显著下降(P<0.05);超微结构显示参附明显减小心肌细胞组织结构以及线粒体的损害;体视学分析显示对照组较非手术组线粒体有显著变化(P<0.01),而两给药组较非手术组线粒体变化较小(P<0.05);参附上调SOD1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保护线粒体,减轻脂质过氧化的程度;还可通过上调SOD1及谷胱苷肽S转移酶等抗氧化基因,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抵抗缺血/再灌注时过氧化脂质损伤,保护心肌细胞。
- 吴永涛罗毅顾云苏俊武辛毅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
-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CT)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 2 6例患者经胸常规超声心动图 (TTE)诊断为复杂先心病 ,同时做 EBCT增强单层容积扫描 ,并由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其中 9例又做了常规心血管造影 ,11例经外科手术 ,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全组 11种复杂先心病共 6 1处畸形 ,其中心内畸形 2 1处 ,EBCT与 TTE均作出正确诊断。然而 ,心外大血管畸形及心室—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中两者有明显差别 ,在 40处畸形中 ,EBCT过多诊断 1处 (动脉导管未闭 ) ,手术证实为假阳性 ,EBCT诊断符合率为 97.5 % (39/ 40 ) ;TTE诊断 35处 (误诊 1处 ,漏诊 4处 ) ,TTE诊断符合率 87.5 % (35 / 40 )。EBCT与TTE诊断的正确率有显著差异 (χ2 =3.936 ,P<0 .0 5 )。TTE与 EBCT相结合使诊断的总准确率提高到 98.4% (6 0 / 6 1)。 结论 :EBCT对复杂先心病中某些畸形的检出优于 TTE。EBCT血管造影与 TTE及心血管造影相结合 ,可提高对复杂先心病诊断的准确率 ,以指导手术。
- 王黎恩韩玲戴汝平曹程何沙陆萍金梅吴邦骏孙杰郑可刘灵罗毅李磊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EBCT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