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孟柱
作品数: 163被引量:880H指数:16
  • 所属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赵树堂
作品数:57被引量:26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杨树 基因 转基因杨树 毛白杨 生物基因
胡建军
作品数:106被引量:67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杨树 抗虫 欧洲黑杨 分子生物技术 基因
刘伯斌
作品数:33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基因家族 麻疯树 毛竹 基因转化 杨树
陈军
作品数:15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研究主题:杨树 基因家族 拟南芥 天牛 基因表达
陈介南
作品数:128被引量:39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木质素 纤维素酶 燃料乙醇 木质纤维 麻疯树
杨树CDPK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及功能预测被引量:7
2014年
为探究CDPK基因在木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基因组水平上对杨树CDPKs基因家族的成员进行分析,找到32个CDPKs及10个CRKs成员。对CDPK基因家族成员在杨树中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毛白杨次生维管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特性不同。分析杨树CDPK基因家族中3个基因Pt CPK1、Pt CPK6、Pt CPK15,其蛋白质一级结构均存在1个跨膜区,其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
张进李建波刘伯斌陈军卢孟柱
关键词:杨树CDPK基因家族基因表达
杨树次生壁纤维素合酶的表达与互作模式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纤维素的合成在木材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CESA)是参与纤维素合成的关键酶。由于3种CESA形成一个有功能的纤维素合酶复合体,而杨树中包含CESA4、CESA7A、CESA7B、CESA8A和CESA8B5种次生壁CESA,本文从这5种CESA的表达模式与互作分析入手,探讨了其在次生壁纤维素合成中的工作模式。[方法]利用RNA-seq与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基因表达分析,揭示5种次生壁CESA在根、茎、叶组织的表达模式与次生维管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利用启动子驱动的GUS转基因材料GUS染色分析与实时定量PCR揭示5种次生壁CESA在各个组织的表达模式与在激素处理下的响应模式。利用荧光素酶互补实验揭示CESA7A、CESA7B、CESA8A与CESA8B之间的互作模式。[结果]基因表达分析表明,杨树5种次生壁CESA基因在杨树成熟茎中高表达,尤其在次生维管组织发育的后期高表达,表明其主要参与木材次生壁纤维素的合成。对启动子驱动的GUS转基因材料观察表明,CESA4、CESA7B、CESA8A和CESA8B的GUS信号在杨树茎和叶中较强,但这些次生壁CESA的表达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叶脉中表现地尤为明显。此外,在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6-BA处理下,杨树次生壁CES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在生长素NAA、油菜素内酯BR和乙烯处理下,杨树次生壁CESA的表达量下调,但不同的CESA对激素响应的表达量变化幅度存在差异。荧光素酶互补实验表明,杨树次生壁CESA7B和CESA8B、CESA7B和CESA8A、CESA7A与CESA8B之间存在互作,说明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复合体。[结论]这些数据显示杨树5种次生壁CESA基因在不同组织与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它们之间均能互作,提示杨树5个次生壁CESA基因虽然具有同等的能力形成功能性的纤维素合酶复合体,但在不同组织、不同激素作用下可能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而会导致
魏凯莉周厚君江成赵岩秋宋学勤卢孟柱
关键词:次生壁激素杨树
银腺杨PagWOX11/12a基因对茎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PagWOX11/12a基因对杨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木本植物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相关软件进行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序列比对及生化特征分析。利用qRT-PCR分析其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利用转基因植株35S::PagWOX11/12a-SRDX(DR),分析显性抑制PagWOX11/12a后杨树的表型。[结果] PagWOX11/12a基因可编码含25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基因在84K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对DR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表明,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显性抑制该基因可导致茎中韧皮部细胞、髓心细胞及木质部纤维细胞长度变小,节间伸长受到抑制,株高明显降低。[结论]PagWOX11/12a基因通过影响节间伸长参与调控了杨树的高生长,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PagWOX11/12a基因参与杨树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文爽爽王留强卢孟柱
关键词:节间伸长株高功能分析
毛白杨PtoWOX4a基因过表达对次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干细胞维持、侧生器官发育和不定根再生等过程,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毛白杨Pto WOX4a基因表达模式的分析和过表达植株表型的观察,研究Pto WOX4a在杨树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为全面了解不同物种中WOX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qRT-PCR技术分析Pto WOX4a基因在茎顶端分生组织、幼叶、成熟叶、嫩茎、老茎、木质部、韧皮部和根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GUS染色技术对p Pto WOX4a∷GUS转基因植株进行染色,通过GUS信号观察,进一步分析Pto WOX4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对过表达Pto WOX4a植株和对照植株的不定根、茎和叶片进行形态观察和生长指标测定,并通过组织切片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过表达Pto WOX4a对杨树不定根、茎和叶片维管发育的影响。【结果】qRT-PCR结果显示,Pto WOX4a在茎中表达量最高,且主要集中在木质部和韧皮部,在根中表达水平次之,而在叶片等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p Pto WOX4a∷GUS转基因植株的GUS染色结果与qRT-PCR结果一致,并发现Pto WOX4a主要在根、叶及茎的维管组织中表达。对过表达Pto WOX4a转基因植株表型观察发现,过表达Pto WOX4a抑制了不定根的伸长,3周苗龄的转基因植株不定根长度约为3~4 cm,仅为对照植株的1/3~1/2,不定根直径变粗,根部木质部区域增加。3月苗龄的过表达Pto WOX4a植株变矮,与对照植株相比,株高减少了14%~20%,节间数减少了16%~22%;对第10节间茎段的解剖结构分析发现,过表达Pto WOX4a植株茎部髓心部分变窄,比对照植株减少了10%~20%,木质部区域变宽,比对照植株增加了24%~35%,而形成层区域宽度无明显变化。此外,过表达Pto WOX4a导致植株叶片生长异常,叶片两侧边缘向上卷曲。【结论】毛白杨Pto WOX4a基因主要在杨树的维管组织中�
李建波贾会霞贾会霞张进刘伯斌胡建军王丽娟
关键词:毛白杨基因表达
具有光肩星天牛内切聚葡糖酶结合活性短肽的筛选被引量:2
2006年
内切葡聚糖酶(endoglucanases)是光肩星天牛幼虫肠道的主要纤维素消化酶。本研究以光肩星天牛内切葡聚糖酶的同工酶AgEG2为靶分子,从随机多肽噬菌体展示库中筛选与AgEG2有亲和活性的短肽,通过3轮筛选,短肽序列TPHRSPL出现频率为33.7%,而且展示该短肽的噬菌体均对AgEG2有很高的结合能力。进一步合成短肽TPHRSPL,并对肠道纤维素酶提取液进行了W estern分析,结果表明该短肽能特异结合内切葡聚糖酶的同工酶AgEG1和AgEG2,而与粗酶液中其它蛋白组分均无结合特性。表明筛选获得的短肽TPHRSPL对光肩星天牛内切葡聚糖酶具有特异结合亲和性。该短肽为研究光肩星天牛纤维素酶的特性及开发天牛的生物防治制剂奠定了基础。
陈敏卢孟柱王敏杰张志毅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内切葡聚糖酶短肽亲和性
欧美杨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被引量:11
1997年
欧美杨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王学聘,卞祖娴,张香华,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关键词欧美杨,转基因植株,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naenseChainReactionPC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操作简便、结果...
王学聘卞祖娴张香华卢孟柱
关键词:杨树欧美杨转基因植株聚合酶链反应
一种无抗生素筛选标记在麻疯树基因转化中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抗生素筛选标记在麻疯树基因转化中的应用方法,该方法构建了甘露糖无抗生素筛选标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将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和报告基因(GUS基因)转入麻疯树细胞中,利用甘露糖替代抗生素作为选择剂...
陈介南卢孟柱刘伯斌王琼
文献传递
杨树中I类Clp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
2014年
Clp蛋白属于AAA+类ATP酶超级家族,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在基因组水平上对杨树I类Clp基因家族的成员,从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及表达特性方面进行分析。杨树中共有9个I类Clp基因,各成员在不同组织、发育阶段及各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不同,说明它们参与不同的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杨树I类Clp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张进刘伯斌李建波陈军卢孟柱
关键词:杨树CLP基因家族基因表达
烟草和毛白杨次生维管发育相关MYB转录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烟草具有典型的次生维管发育过程,为了阐明烟草可用于次生维管发育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烟草维管组织发育的相关MYB转录因子,比对毛白杨基因组数据库,得到烟草和杨树的直系同源基因。利用烟草和毛白杨的基因表达谱,分析了MYB基因表达量变化,并进一步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了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结果]分析得到48对烟草和毛白杨的MYB直系同源基因,可分为23个亚组。15对MYB同源基因在烟草和毛白杨中的表达模式相似。[结论]可以利用烟草所建立的快速基因鉴定系统分析MYB转录因子在维管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郭伟赵树堂卢孟柱
关键词:烟草毛白杨MYB
丹红杨愈伤组织诱导与器官再生的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正交设计,首次建立了丹红杨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丹红杨叶片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0.20 mg/L+6-BA1.00 mg/L,诱导率为57.50%;叶柄、无芽茎段最佳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基诱导为MS+6-BA0.30-0.80 mg/L+ZT0.30-0.80 mg/L+NAA0.02-0.05 mg/L,诱导率为82.26%;根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0 mg/L+KT0.50-1.00 mg/L+NAA0.50-1.00 mg/L.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BR0.10 mg/L+NAA 0.10 mg/L.胚性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WPM+6-BA0.20 mg/L+TDZ0.001-0.003 mg/L+KT0.50 mg/L+NAA0.05-0.10 mg/L.
徐刚标卢孟柱蒋淑磊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学丹红杨器官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