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选民
作品数: 22被引量:43H指数:4
  • 所属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洛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范波
作品数:55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脑膜瘤 癫痫 手术治疗 外科学
李涛
作品数:2,091被引量:9,456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失血性休克 休克大鼠 血管反应性 精神分裂症 失血性
杨晋生
作品数:33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预后 肿瘤坏死因子-Α 颅脑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赵勇刚
作品数:93被引量:165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学 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 面神经 听神经瘤
申哲
作品数:12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META分析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人工气道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双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骨窗面积、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24 h颅内压,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窗面积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恢复优良率79.59%,高于对照组的59.1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P<0.05)。结论: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可降低颅内压,有效改善预后,安全性高。
古选民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人U87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Rho激酶(ROCKS)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对体外培养的U87胶质瘤细胞侵润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87胶质瘤细胞,采用Transwell体外细胞侵润实验,用浓度分别为0、10、25、50μmol/L的Y-27632处理U87细胞,检测下室中洗脱液的吸光度值(OD值)比较不同浓度的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人U87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用SPSS 17.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Transwell小室培养的U87胶质瘤细胞洗脱液的OD值分别为(0.28±0.052)、(0.22±0.046)、(0.17±0.023)、(0.12±0.034)。其中当Y-27632浓度为25μmol/L时其OD值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μmol/L时其O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μmol/L组与50μ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浓度下Rho激酶抑制剂Y-27632能明显抑制U87胶质瘤细胞的体外侵润能力。
李涛薛进展范波杨晋生古选民张峰郑凤琴王藓茹
关键词:RHO激酶U87细胞
脑膜瘤中miR-200b和ZEB1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0年
目的探讨脑膜瘤组织中miR-200b、ZEB1表达水平变化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42例,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研究对象脑膜瘤组织与瘤旁组织中miR-200b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ZEB1水平,分析miR-200b、ZEB1表达水平与脑膜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对出院后的脑膜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miR-200b、ZEB1表达水平变化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脑膜瘤组织miR-200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瘤旁组织(P<0.05);脑膜瘤组织ZEB1阳性表达率高于瘤旁组织(P<0.05);miR-200b、ZEB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miR-200b高表达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miR-200b低表达组,ZEB1阳性表达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ZEB1阴性表达组(P<0.05);miR-200b低表达、ZEB1阳性表达可能是脑膜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脑膜瘤组织中miR-200b低表达、ZEB1阳性表达,且与患者无瘤生存期有关,可作为判断脑膜瘤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方军超赵亚超杨晋生古选民申哲李涛范波马春晓
关键词:脑膜瘤预后
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附45例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手术治疗及预后情况。均行经翼点入路手术,夹闭43例,加做包裹2例。结果治愈或良好39例,致残4例,死亡2例。存活病人随访6个月 ̄1年,均无动脉瘤再出血发生。结论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显露充分,配合临时阻断、脑保护、控制性低血压等技术,可收到满意的手术疗效。
古选民赵勇刚范波郑凤琴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翼点入路微创性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血浆组织因子水平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探讨二者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5例,根据术后颅脑CT复查是否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分为非迟发性颅内血肿组8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组30例。收集比较患者一般资料;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受试者血浆TSP-1、TF水平;采用COX分析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浆TSP-1、TF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价值。结果非迟发性颅内血肿组与迟发性颅内血肿组创伤至手术时间、舒张压、GCS评分、颅骨骨折发生比例、基底池受压发生比例、血浆凝血酶时间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迟发性颅内血肿组患者血浆TSP-1、TF水平明显高于非迟发性颅内血肿组(均P<0.05)。创伤至手术时间久、颅骨骨折、TSP-1及TF水平高(HR=4.027,HR=1.708,HR=2.356,HR=2.267;均P<0.05)是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TSP-1、TF水平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837、0.897。结论血浆TSP-1、TF水平异常增高可能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有关,且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有较高诊断价值。
李涛申哲古选民方军超冯阳何佳伟孙惠芳
关键词:颅脑损伤凝血酶敏感蛋白-1血浆组织因子迟发性颅内血肿
鞍区病变术后钠盐紊乱70例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古选民赵勇刚范波李涛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共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4~62岁,平均43.0岁。病程2—11年,平均5.6年。症状与体征:视力下降、视野缺损16例,头痛8例,复视1例,闭经、泌乳6例,指端肥大症2例。
古选民范波李涛
关键词:经蝶窦入路神经内镜鞍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小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9例报告)
2007年
赵勇刚古选民范波李涛
关键词: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听神经功能影象学致残率保留率
脑室外引流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在重型颅脑损伤(TBI)合并脑疝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收治的23例重型TBI合并脑疝的临床资料。均先行EVD,随后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8例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5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4例行颅内压监测。去骨瓣减压术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结果住院期间2例(8.7%)减压效果不佳,其中1例为脑肿胀,1例为术后再出血;其余21例减压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8例,4分5例,3分3例,2分3例,1分4例。结论对于重型TBI合并脑疝,EVD的选择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于有脑肿胀的病人,建议常规应用EVD。
李涛申哲赵亚超方军超肖铮铮古选民杨晋生范波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疝脑室外引流术
环氧乙烷法颅骨骨粒灭菌效果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颅骨骨粒环氧乙烷法灭菌的效果,探讨环氧乙烷法灭菌颅骨片的可行性。方法将104枚颅骨骨粒用环氧乙烷法灭菌后,分别封装保存10 d和3个月,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保存不同时间骨粒的培养结果。结果经环氧乙烷灭菌后10 d的骨粒培养阳性率是33.33%,3个月的骨粒培养阳性率是41.67%,培养出的细菌为金葡菌、表葡菌和枯草芽孢菌,两组细菌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环氧乙烷法不适合自体颅骨修补术颅骨片的灭菌。
李涛范波杨晋生古选民
关键词:环氧乙烷灭菌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