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作品数: 27被引量:265H指数:11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郭世昌
作品数:89被引量:490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研究主题:大气臭氧 臭氧 臭氧总量 北半球 O
秦瑜
作品数:45被引量:454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研究主题:臭氧 数值模拟 对流层 对流层臭氧 气溶胶
石立庆
作品数:22被引量:71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臭氧 大气污染 氮氧化物 O 半干旱地区
徐永福
作品数:111被引量:91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臭氧 烟雾箱 北太平洋 海洋环流模式 春季
孟泽
作品数:49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研究主题:南亚热带 数据集 针阔叶混交林 水量 树干液流
昆明地区春季紫外辐射监测及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通过 5台UV仪器的野外观测 ,获取到昆明 2 0 0 3年 4 ,5月份地面紫外辐照度资料 ,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仪器、波段进行比较分析 ;在我国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公布了滇中地区春季以 2 97,31 2nm和 36 5nm为中心波长的太阳紫外波段测量结果 ;通过全天观测 ,获得了同时期该地区紫外辐射的日变化特征 ;并利用相应时期昆明DOBSON仪测取的臭氧资料、太阳高度角资料与紫外辐射资料对比分析 。
李豪杰郭世昌陈辉陈宗瑜常有礼张秀年温永琴周平
关键词:春季太阳紫外辐射臭氧总量太阳高度角
地面臭氧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Ⅱ.可见光波段被引量:7
2002年
通过对广州鼎湖山近地面O3,NOx、太阳辐射、气象参数等项目的观测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地面O3与NOx等微量气体及太阳可见光辐射的变化规律,详细讨论了可见光波段、不同天气条件地面O3与NOx、光化学反应、气溶胶、可见光辐射等之间复杂的关系。提出以光能量传输与守恒的观点来考虑大气中与可见光辐射有关的主要过程,并以此来研究大气光化学过程中所遵循的能量规律,建立了一个简单、实用、省时的统计模式,用于计算地面O3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情况下,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得均比较一致。
白建辉陈辉徐永福石立庆王庚辰黄忠良孔国辉孟泽
关键词:计算方法臭氧氮氧化物气象参数
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臭氧观测研究被引量:64
2003年
2000年夏季7~8月,以北京325m气象塔为观测平台,分别在8,120,280m高度上进行了大气污染物臭氧(O3)及其前体物氮氧化物(NOx)和气象要素加强期的同步观测.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边界层内存在明显的臭氧浓度垂直差异;低层臭氧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且昼夜振幅较大;对O3浓度与NO2/NO的比值作线性拟合分析发现,白天(10:00~16:00)O3浓度与[NO2/NO]的比值成线性关系,即达到光化学稳定态,但受气象背景场影响较大.
李昕安俊琳王跃思陈万隆胡非陈辉石立庆
关键词:大气污染臭氧
地面臭氧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I.紫外波段被引量:12
2002年
通过对广州鼎湖山近地面O3、NOx,太阳辐射、气象参数等项目的观测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地面O3与NOx等微量气体及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详细讨论了紫外波段、不同天气条件地面O3与NOx、光化学反应、气溶胶、光化辐射等之间复杂的关系。用光能量传输与守恒的观点来考虑大气中与紫外辐射有关的主要过程,并以此来研究大气光化学过程中所遵循的能量规律。建立了一个简单、实用、省时的统计模式,用于计算地面O3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情况下计算值与观测值均吻合较好。
白建辉王明星陈辉徐永福石立庆孔国辉黄忠良孟泽
关键词:臭氧太阳紫外辐射计算方法气象参数光化学反应
北半球平流层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01年
利用 196 3~ 1985年北半球的平流层臭氧观测资料 ,采用自然正交分解方法 ,初步分析了北半球、特别是东亚地区大气臭氧层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北半球大气臭氧的空间分布可能与下垫面的性质有关 ;(2 )东亚地区大气臭氧的时间分布主要具有 2年和 11年变化的周期特征 ,这与太阳黑子的准 2年和准 11年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3)北美地区的臭氧变化则主要包含 4年和 7年的周期变化成分。
黄仪方郭世昌陈辉秦瑜吴涧
关键词:平流层臭氧北半球下垫面太阳黑子
中国云南地区气候变化的多分维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昆明、丽江、景洪等9个站点1951~200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中国云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时间序列进行了多重分维计算与分析,得出了云南地区气候变化的多分维谱特征,对不同海拔高度的丽江、景洪2站的多分维Dq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郭世昌常有礼陈辉张秀年陈宗瑜严华生
关键词:气候变化太阳黑子混沌
大气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中国流脑及人间鼠疫流行特征的关系研究(英文)
2001年
通过对 1 950~ 1 989年有关的资料系列进行分析后 ,首次研究和报道了中国大气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CM )及人间鼠疫 (HP)两类传染病发病率流行周期特征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①由较长时段看 ,臭氧层变化 /太阳活动与ECM及HP年发病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 ;②从较短时段看 ,发病率的季节变化与某些气象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最后 ,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两类疾病周期流行机制的简单模型 .
易琦郭世昌陈辉秦瑜杨敏
关键词:太阳活动UVB生物学效应人间鼠疫
纬向平均区域臭氧层动力学系统的反演及其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根据观测的O3总量场序列资料反演区域系统的非线性演化方程,采用自然正交分解方法,由空间函数构造相空间正交基,将时间函数(主成分)嵌入对应于系统状态变量,计算得到O3层系统的分数维D2=2.9,说明它属于低自由度的混饨动力学系统.主成分的时间尺度层次特征,反映了O3层的各种动力行为,它们是动力学系统再现的集合,用于反演动力学方程可描述不同层次扰动的约束及相互作用的性质,刻画出系统的演化形态.为研究系统成分的内在关系,在三维和四维相空间中分别建立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比分析,两者描述O3层动力行为的差异表现在较低层次的系统成分中,表明在系统成分相互作用过程中高层次对低层次信息的不完全确定性。
王卫国谢应齐陈辉邱金桓
关键词:臭氧层相空间动力学系统
寒潮过程对北京大气边界层结构与SO<,2>垂直分布的影响研究
在对2000年1月下旬两次冷锋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京325米气象观测塔15层的梯度资料,分析了寒潮过程中北京大气边界层低空风、温场结构,结果表明:(1)强冷空气过境时,往往在280米形成大风核心(LLWMC),其风速...
陈辉刘烽薛秋芳阮征
关键词:寒潮大气边界层二氧化硫
文献传递
天气、气候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被引量:15
1999年
通过对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1987~1996年北京地区各类疾病死亡资料的详尽分析,结合同期的天气、气候资料,研究发现:(1)心脑血管疾病是北京地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随人日年龄段增长显著增加,且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70~74岁年龄段为死亡高峰;(2)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有明显年际变化,其年际变化与同期的年平均气温变化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3)心血管疾病的诱发与冷锋、寒潮前等低值天气系统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
陈辉田生春李鸿洲胡建平
关键词:死亡率低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