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建平
-

-

- 所属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静

- 作品数:58被引量:23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电离层 DEMETER卫星 地震前 电离层扰动
- 张学民

- 作品数:159被引量:80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电离层 地震 DEMETER卫星 地震前 地电阻率
- 申旭辉

- 作品数:227被引量:1,374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DEMETER卫星 电离层 GPS 电磁卫星
- 欧阳新艳

- 作品数:47被引量:2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研究主题:DEMETER卫星 地震 DEMETER 电离层 地震前
- 马丽

- 作品数:86被引量:42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活动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地震活动性
- 智利8.8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IDP载荷观测的高能粒子通量数据,首先研究了其全球表现特征,即极区沉降带、中高纬沉降带和南大西洋沉降区。进而以2010年2月27日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为例,通过重访轨道的对比,发现高能粒子通量在2月26日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即南纬L=2.1~2.7一直增强,而其共轭区,即北纬L=2.1~2.7时,在26日白天无显著变化,只是在接近地震发生时才出现共轭效应。同时,在26日白天震中上空靠近赤道地区粒子通量显著降低,而到夜晚在震中区上空及附近地区粒子通量显著增强。在震后粒子通量恢复正常水平。
- 黄建平刘静欧阳新艳李文静
- 关键词:智利地震DEMETER高能粒子
- 智利8.8级地震的震前电子浓度扰动
-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数据,在识别2级图像的基础上,通过对1级数据进行滑动中值处理、纬度变化分析以及空间差值研究,发现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的震前震中区上空附近有异常变化:20日距离震中1500km处电...
- 刘静万卫星黄建平张学民赵庶凡欧阳新艳泽仁志玛
- 关键词:智利地震DEMETER卫星
- 文献传递
- 地震矩比成像算法的发展及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以伤口愈合理论为基础的地震矩比成像算法,把每次大震的能量按照一定的原则在其周围分配,分析地震矩比R值随时空变化的特征,从而找出地震矩比R值与强震的对应关系.本文以中国地震目录分别作分区、震源深度分析和记录完整性分析,应用调整了参数的地震矩比成像算法,分析了1966年以来中国不同地区7.0级以上地震前,震中及其周围R值对应的异常演化过程,发现通过分析R值异常的时空变化,能够定量化确定未来大震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迫近程度.结果显示,R值的时空变化能够定量反映大震发生的时空要素,而且R值的变化特征能够反映介质破裂的规律.
- 黄建平马丽张晁军
- 九江地震前DEMETER卫星观测到的电离层异常被引量:8
- 2009年
- 通过对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的电磁场、电子和离子浓度及温度数据的分析,表明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Ms5.7地震前存在空间电离层异常现象,其中2005年11月17日、18日和21日在单个半轨道上存在较明显的异常变化,异常同步出现在电磁场和等离子体部分参量上,2005年11月22日、23日在20°~30°N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升温现象。此外,除震中区上空附近有异常变化外,在南纬的震中磁共轭区也观测到相应的扰动。
- 刘静张学民申旭辉欧阳新艳黄建平
- 关键词:电离层异常DEMETER卫星电子浓度九江地震
- 从跨断层短基线观测计算地应变的方法探讨——以唐山台地形变数据为例被引量:13
- 2010年
- 跨断层测量是研究断层活动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台站短基线观测,通过刚体模型、弹性体模型和组合模型确定断层或断裂带附近应变的方法,并以唐山地形变台资料为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同时间段的位移和应变时间序列的变化幅度和趋势特征,认为组合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分析了多条测段不同组合情况下的模型计算结果,探讨了跨断层观测资料与区域GPS数据计算结果之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基线过渡桩更可能位于断层东侧的认识.
- 黄建平石耀霖李文静
- 关键词:断层模型地形变
- 强震前ELF/VLF磁场的扰动特征统计研究被引量:29
- 2012年
- 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记录的变化磁场数据统计研究了2005—2009年北半球7级以上强震前后空间磁场的扰动特征.在震中±10°范围内利用震前2个月至震后1个月的5年同期观测的ELF/VLF[370~897Hz]频段磁场功率谱密度数据构建了背景场,定义了表征空间磁场在地震时段相对于背景场的扰动幅度指标.统计研究发现26个强震中42%的地震主要表现为震前磁场扰度幅度逐渐上升,超过3倍标准差,随后在扰度幅度下降过程中发震.35%强震在地震前10天内最大扰动幅度超过3倍标准差,在扰度幅度处于最高值期间发震,震后磁场扰动幅度逐渐回落.23%的强震在震前震后无明显规律.随机事件测试发现在空间天气平静且无强震条件下随机地点上空的磁场无明显的时空演化规律,且随机地点上空的空间磁场相对于背景场的平均扰度幅度很小,最大扰度幅度从未超过2倍标准差,并且没有明显的随时间变化特征.
- 泽仁志玛申旭辉曹晋滨张学民黄建平刘静欧阳新艳赵庶凡
- 地震矩比成像模型分析强震前的空区特征
- 调研前人对地震空区的研究,发现从地震破裂愈合的概念和地震矩衰减的角度分析空区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Lomnitz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矩比成像(MRI)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环太平洋东南、东北、西北地区7.0级以上大震前...
- 黄建平
- 关键词:地震空区触发地震
- 汶川8.0级地震及其强余震引起的唐山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21
- 2009年
- 统计了汶川8.0级地震及其强余震引起的唐山井水位同震变化的幅度参数(最大振幅、阶变量)和时间参数(最大振幅时刻,同震持续时间),以及邻近的陡河台记录的地震波的体波和面波的到时.计算分析了同震参数与震级(ML,MS和MW三种震级)、井-震距、震源深度的相关方程及同震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同震变化量与MS震级的相关性最好,与震源深度和井-震距相关性较弱;同震最大幅度与同震阶变量、同震持续时间相关性很高,水位同震振荡和阶变均来自地震波引起的动应变;水位同震振荡的最大振幅发生在S波至瑞利波时段,水位同震响应是地震波与水文地质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尹宝军马丽陈会忠黄建平张晁军王武星
-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
- 临界加速地震矩释放模型的网格计算
- 2011年
- 根据临界加速地震矩释放模型的基本原理,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基于网格的并行处理,即按时间分解和按空间分解。如果要根据历史地震目录资料预测某地区未来的地震活动,可以采用空间分解的方式;如果要根据某地区历史上特定时间段的地震活动情况来检验地震加速破裂模型,则可以采用时间分解的方式。最终,能够在同样计算精确度下缩短计算时间或者是同样计算时间下取得更大的计算精确度。
- 黄建平胡彬
- 关键词:网格计算GLOBUS
- 地震学史被引量:1
- 2005年
- 引言 目前,地震学是指关于震源(主要为天然地震)、地震波及其传播所在介质属性的研究。在此定义下,地震学仅仅只有100年的历史,但是人类试图了解地震却可追溯到科学发展的初期。地震学这门学科,比之其他的学科更受到其研究对象的影响。从1755年葡萄牙的里斯本地震到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的发生,破坏性地震不断激发科学界的兴趣,
- D.C.Agnew黄建平陈时军马丽
- 关键词:地震学震源地震波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