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火
作品数: 88被引量:369H指数:10
  • 所属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江西省 南昌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倪国荣
作品数:46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稻草还田 腐解 配施 稻草 土壤微生物
吴建富
作品数:183被引量:1,351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双季稻 水稻 水稻产量 双季水稻 稻田
刘士余
作品数:81被引量:481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百喜草 水土流失 水流域 小流域
赖发英
作品数:75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重金属 可持续发展 土壤 城市污泥 植物修复
潘晓华
作品数:496被引量:4,172H指数:3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双季稻 双季水稻 早稻 机插
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红壤区早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生物炭基肥与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提高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同时实现稻区秸秆循环利用和降低氮肥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实验,设计不施氮肥(CK0)、施100%氮肥(CK1)、减施20%氮肥后分别施炭基肥(BF)、紫云英(MV)以及两者联合还田(BF+MV)5个处理。分析了早稻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构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结果】与CK1相比,减施20%氮肥后,紫云英和炭基肥单独或联合还田均可通过增加早稻千粒重和有效穗数而改善其产量构成;炭基肥单独或与紫云英联合还田不仅可有效提高早稻籽粒和地上部干物质量(P>0.05),而且分别显著提高了籽粒中氮素生理利用率11.8%与7.52%(P<0.05);紫云英单独还田分别显著提高籽粒和地上部干物质量11.8%和7.62%,以及地上部氮素累积量10.9%(P<0.05)。另外,由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减施20%氮肥条件下,紫云英还田与早稻千粒重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炭基肥还田与早稻地上部氮素生理利用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确保红壤稻区早稻不减产的前提下,将秸秆炭化生产炭基肥与冬季豆科绿肥联合还田,既有利于提高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又降低稻田氮肥用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从而为水稻绿色生产开辟新途径和提供理论依据。
谢志坚吴佳段金贵喻成龙郑琴倪国荣荣勤雷赵尊康周春火
关键词:紫云英早稻干物质量氮素利用率
赣江南昌段丰、枯水期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以赣江流域南昌段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功能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等研究了丰、枯水期赣江河流底泥环境因子与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脱氮功能微生物在枯、丰水期的群落多样性排序为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厌氧氨氧化细菌(Anammox),物种丰富度枯水期为AOA>AOB>Anammox、丰水期为AOB>AOA>Anammox。(2)丰、枯水期,AOA、AOB、Anammox的优势属都分别为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sphaera)、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Candidatus brocadia。(3)总氮是丰、枯水期AOA、AOB群落结构及枯水期Anammox群落结构的关键影响因子;pH和氨氮为丰水期Anammox群落结构的关键影响因子。
宋凯伦汪丽娜林益寰周春火谭泽彬高阳慧王亚丽尹鑫
关键词:丰水期枯水期微生物群落结构
东乡野生稻原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以普通水稻为对照,以基于16S rDNA基因以及功能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手段,比较分析了栽培稻田土与东乡野生稻原生境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并利用RDA分析探讨了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营养物质、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固氮菌多样性上,东乡野生稻原生境土壤均高于栽培稻土壤。东乡野生稻原生境土壤中细菌优势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栽培稻土壤中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东乡野生稻土壤中固氮菌的优势属为慢生根瘤菌、Pseudacidovorax和固氮螺菌属,而栽培稻的优势属为慢生根瘤菌、甲基球菌属和红长命菌属。由RDA分析可知,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碱解氮、速效磷和全氮是影响土壤固氮菌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汪丽娜赖发英周春火尹鑫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土壤微生物固氮菌
一种灌溉水渠清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溉水渠清淤装置,包括中心板、连接在中心板底部的底架和安装在底架内部的污泥泵,所述底架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喷管,该喷管的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喷头,且喷管的上方连接有竖管,所述中心板的顶部安装有分流腔,且...
王艳艳 何小武刘士余周春火张嵚 周昌明 黄柳
机收双季稻稻草全量还田减肥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
2019年
随着机械化收割的快速发展,稻草原位还田现象较为普遍,但同时也存在就地焚烧的现象,破坏了稻田生态系统。针对水稻机械化收获后稻草资源利用问题,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理,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小区试验与推广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机收双季稻稻草全量切碎还田下的稻草快速腐解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项目历时8年,发表研究论文28篇,培养研究生8人,制定地方标准1项,研制物化产品4种。
吴建富曾研华潘晓华谭雪明王苏影何虎倪国荣周春火魏赛金商庆银
关键词:双季稻稻草还田全量稻田生态系统
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农业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2021年
为了响应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对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深感环境类专业学生学习农业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过对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特色课程“农业环境保护”的教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并且阐述了该课程的性质、重要性和必要性、核心课程内容、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等,提出措施,以适应社会对农业环境保护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喻成龙赵小敏方汉孙黄华军周春火
关键词:农业环境保护环境专业课程模块化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环境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地方农林高校科教资源有限,需要积极整合学校内部资源,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促进环境学科发展。第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其他学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农业生态环境特色学科;第二,整合校内优势资源,提升农业生态保护方向师资力量,塑造农业生态修复学科两点;第三,调整学生培养方案,授课兼具对学生作物栽培技能和农业生态环境素养的培养;第四,积极与省内优秀企业对接,打造产学研平台,促进兼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城乡融合发展。
尹鑫周春火黄华军赵小敏
关键词:学科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
我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沼气化利用关键技术被引量:2
2018年
1我国畜禽废弃物污染现状畜禽养殖在保障畜产品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3],目前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但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80%的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7-8],严重危害到水体、农田、大气等环境安全,并危及人畜健康.
魏志强黄群招周春火倪国荣危群星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气化畜禽废弃物污染现状
环境监测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其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环境监测实验与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可通过整合实验项目增加实验内容和类型、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多平台和多能力的实践教学形式,开阔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熊江波颜晓周春火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实践教学
不同超级稻品种产量形成及其氮素吸收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江西省水稻生产上推广的几个超级早稻、超级晚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不同超级稻品种产量形成、干物质生产及其氮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栽培条件下,不同超级早、晚稻品种间干物质生产与转运、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存在一定的差异,生产100 kg籽粒所需的氮量差异不大。相关分析表明,超级早、晚稻总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与其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适宜在江西地区种植的超级早、晚稻品种分别为陆两优996、金优458和钱优1号、天优华占。
吴建富孙明株王海辉周春火潘晓华石庆华
关键词:双季超级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