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晶
作品数: 30被引量:89H指数:5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王刚
作品数:292被引量:1,588H指数:2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患者 双相障碍
杨健
作品数:25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抗抑郁药 外周血 生物标志物 疗效预测
孙作厘
作品数:29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外周血 生物标志物 抑郁症 试剂盒 抗抑郁药
朱雪泉
作品数:32被引量:127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 抑郁障碍 残留症状 急性期治疗
丰雷
作品数:70被引量:393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抗抑郁药
抑郁症患者三年再入院率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为抑郁症复发的及时甄别和正确诊治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2年全年住院患者及三年内的再住院信息,将三年内再次住院作为疾病严重复发的标准,探索三年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由2名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查阅住院现病史、既往史、上级医生查房记录、住院初期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等资料。结果共纳入254例患者,其中38例再住院的患者与216例未再住院的患者在既往住院情况、首发未治间隔("≤3个月"vs">3个月")、首次发作年龄("≤45岁"vs">45岁")、确诊后住院次数、既往发作次数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既往住院次数越多,首发未治间隔越久,患者三年内再住院的风险增大。结论首次发作与首次治疗的时间间隔长短和再住院呈正相关,既往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和再住院之间存在正相关,发作次数越多再住院的风险越高,故对于疾病的早期干预及长期维持治疗有助于降低再入院率。
朱雪泉丰雷冯媛迟勇王刚周晶晶
关键词:抑郁症再住院
一种抑郁症患者专用药物储存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郁症患者专用药物储存盒,包括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内部开设有储药腔,所述储药腔内设置有储药盒,且储药盒共设置有七个,所述储药腔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储药腔的下方设置有除湿机构,该抑郁症患者专用药物...
胡昌清朱雪泉丰雷李安宁周晶晶
文献传递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在制备抑郁症诊断治疗相关产品的用途
本发明了血管细胞黏附分子或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试剂在制备用于监测抑郁症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以及在制备用于预测和/或判断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可以作为预测抑郁症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对...
周晶晶杨健孙作厘王刚朱雪泉刘敏
文献传递
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前瞻性记忆功能研究
目的比较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前瞻性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功能,探讨患者前瞻性记忆受损状况及其与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以及其他神经认知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周晶晶项玉涛周福春周艳王传跃
文献传递
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前瞻性记忆功能研究
周晶晶项玉涛周福春周艳王传跃
抑郁症急性期受试者队列研究失访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临床队列研究中,抑郁症急性期受试者失访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2021年,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抑郁症急性期受试者在基线、4周末和8周末进行随访,采集受试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特征、生活满意度、功能状态等信息。根据患者是否按照随访计划进行现场访视确定是否失访,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描述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受试者失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23名急性期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为(18.3±6.6)分,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得分为(37.7±9.6)分,席汉残疾量表得分为(13.8±7.5)分。4周末、8周末失访率和完全失访率分别为28.6%(293/1023),19.5%(199/1023)和13.9%(142/102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基线抑郁严重程度高(OR=0.81,95%CI=0.79~0.84)、基线生活满意度高(OR=0.96,95%CI=0.95~0.97)的受试者4周末失访率更低;与<30岁年龄组比较,40~49岁年龄组的4周末失访率更低(OR=0.36,95%CI=0.19~0.65);焦虑因子评分高(OR=1.41,95%CI=1.30~1.54)和首次抑郁发作患者(OR=1.52,95%CI=1.10~2.12)的失访率更高。8周末的失访率则与受教育水平(OR=0.42,95%CI:0.21~0.85)和4周末生活满意度变化(OR=0.97,95%CI:0.94~0.99)相关。完全失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焦虑水平高(OR=1.38,95%CI=1.27~1.50)、基线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低(OR=0.83,95%CI=0.80~0.86)、较小年龄组(OR=0.44,95%CI=0.25~0.75)、基线生活满意度低(OR=0.96,95%CI=0.95~0.97)与更高的完全失访风险相关。4周末、8周末和完全失访率均与研究中心存在显著关联。结论:本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年龄较小、首发抑郁、抑郁严重程度低、合并焦虑症状、与疾病相关的生活质量/满意度不高或未改善在急性期队列研究中失访的可能性更高。
刘静朱雪泉周晶晶王巍巍
关键词:抑郁症队列研究失访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
助你美出黑暗——抑郁症治疗全攻略
2023年
抑郁症作为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带来的消极状态能持续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就像丘吉尔说的“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抑郁症并不等于抑郁情绪,不能仅靠自我缓解和自我激励就能好转,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治疗。那么,得了抑郁症之后,应该如何治疗呢?
朱雪泉周晶晶
关键词:抑郁症自我激励心理疾病抑郁情绪丘吉尔
伴混合特征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静息态低频振荡振幅差异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低频振荡振幅(ALFF)分析方法,探讨抑郁症、伴混合特征的抑郁症(MMF)、伴混合特征的双相障碍(BMF)和双相障碍患者之间局部自发脑活动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6—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20例抑郁症、15例MMF、20例BMF、25例双相障碍患者,以及40名性别和年龄与各组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和一般资料。影像数据预处理后,计算个体ALFF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比较5组受试者局部自发脑活动的差异。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组受试者的左侧颞下回(k=372,P<0.001)、左侧中缝核(k=271,P<0.001)、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k=193,P<0.001)、右侧颞中回(k=149,P<0.001)、右内侧额上回(k=117,P<0.001)、右侧小脑crus 2区(k=68,P=0.009)、右侧颞下回(k=63,P=0.014)和左侧颞中回(k=49,P=0.048)的ALF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簇水平FWE校正)。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双相障碍和BMF组患者左侧颞下回的ALFF值高于抑郁症组患者,MMF、双相障碍和BMF组患者右侧小脑的ALFF值低于抑郁症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MF患者左侧中缝核ALFF值低于MMF和抑郁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感障碍谱系患者额叶、颞叶、小脑、中缝核等多个脑区局部自发脑活动异常,但BMF患者相对于MMF患者,中缝核局部自发脑活动较弱。
刘瑞吴航吴航周晶晶王刚王雪
关键词:抑郁症双相障碍
血清淀粉样蛋白P在制备抑郁症诊断治疗相关产品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血清淀粉样蛋白P或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P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诊断抑郁症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以及在制备用于预测和/或判断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血清淀粉样蛋白P可以作为诊断抑郁症的生物标记物,对...
杨健王刚周晶晶孙作厘周佳张国富
文献传递
抑郁障碍的自我管理体系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建立适用于抑郁障碍患者全病程治疗的疾病自我评估与自我管理系统,实现基于自我评估体系的量化治疗与疾病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抑郁障碍规范化治疗模式,实现提高抑郁障碍治疗效果的整体目标。方法纳入抑郁障碍患者24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自我评估和自我管理组(自我管理组),随访期为6个月。后者采用标准化自评工具,由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变化进行评估,研究者根据患者自评结果进行量化治疗,并对患者、照料者进行疾病自我管理的教育培训,实现疾病自我管理。两组患者每次随访时均由评分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盲态评定,据此分析两组治疗的整体有效性、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自我管理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服药依从性更好,复发率更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抑郁障碍疾病自我管理体系的抑郁障碍规范化治疗模式的整体有效性优于常规治疗模式,依从性更好。
陈旭周晶晶朱雪泉冯媛
关键词:抑郁障碍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