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志
作品数: 24被引量:88H指数:6
  • 所属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深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辜岷
作品数:40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转矩 口腔正畸 正畸治疗 正畸 陶瓷托槽
梁芮
作品数:47被引量:286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种植体支抗 正畸 口腔正畸 畸形 正畸治疗
梁志刚
作品数:49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鼻畸形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塑形 关节镜 腭裂
郑苍尚
作品数:104被引量:381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颞下颌关节 鼻畸形 塑形 关节镜治疗
张咏梅
作品数:12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表达 舌苔 舌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正畸治疗
成人第一恒磨牙缺失在前牙拥挤中的矫正
本文通过对12例病例的回顾及典型病例的介绍。提出第一恒磨牙缺失在前牙拥挤矫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体会。均用方丝弓系统矫正。方法是先测量分析、决定第二恒磨牙是否设计支抗及设计什么样的支抗。以控制其早期的近中移动。矫正过程中先...
李加志
文献传递
在方丝弓系列矫治器上一种打开咬合的新方法介绍
李加志辜岷张少仕梁芮张文清
文献传递
方丝弓矫治器打开咬合的方法探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在方丝弓矫治器上探讨打开咬合的方法.方法将Begg矫正技术中的有后倾弯的唇弓改良,放于方丝弓托槽的龈方,结扎丝将其悬吊于托槽上,再通过适当Ⅱ类牵引和下颌的颌内牵引,打开咬合.结果深覆(牙合)能有效打开,不再使用增强支抗的方法,产生类似Begg矫正打开咬合的效果.结论该方法压低并内收前牙简单可靠.
李加志辜岷张少仕梁芮张文清
关键词:方丝弓矫治器BEGG矫正技术牙槽骨
鼻畸形矫正术在初期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对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术中根据患侧外鼻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鼻畸形矫正术,其中32例行鼻畸形矫正术,37例未行鼻畸形矫正术。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组和未行鼻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鼻畸形矫正组术后鼻外形显著优于未行鼻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唇裂修复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的患儿,其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梁志刚陈国鼎郑苍尚杨继英李加志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鼻畸形矫正
广东成年女性开唇露齿患者面部软组织测量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广东成年女性开唇露齿患者头侧位颌面部的美学缺陷。【方法】选择61例广东籍成年女性开唇露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该畸形的主要类别——安氏Ⅰ类和Ⅱ类分为两组,分别测量其头侧位片的软组织测量项目,再与正常广东人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出开唇露齿患者的美学缺陷;再比较该两组患者间有无差异。【结果】面凸角(°):安氏Ⅰ类165.5±5.1,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安氏Ⅱ类161.8±5.4,小于正常值。上下唇角(°):安氏Ⅰ类100.4±11.2,安氏Ⅱ类97.2±12.5;上唇凸距(mm):安氏Ⅰ类9.9±2.1,安氏Ⅱ类10.3±1.6;上面高/下面高:安氏Ⅰ类Ⅱ类均为1.0±0.1,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广东女性开唇露齿患者,面中部并不前突;但有游离唇厚度的增加,唇前突,下面高相对上面高加大;安氏Ⅱ类患者仍有明显的下颌相对后缩,下唇、软组织颏部随下颌后缩等容貌特征和美学特征。
李加志辜岷何小明张咏梅梁志刚王杨
关键词:成年女性面部软组织下颌后缩面中部下唇前突
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及根尖孔的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髓室底形态 ,根管口的形状 ,根管口及根尖孔的数目和位置分布。方法 10 6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 ,暴露其髓室底 ,并用苏木素将根尖区染色 ,用肉眼观察法结合用光滑髓针、15号根管扩大器等探查以明确根管口数 ,根尖孔数及其位置分布。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髓室底类似一个底在颊侧的三角形 ,38.6 8%为三根管口 ,6 1.32 %为四根管口 ,左右分布无差异 ,四根管口者含一个远中颊侧根管口 ,一个腭侧根管口 ,近中颊侧根管又分偏颊、偏腭侧两根管口 ;远中颊、腭根的根尖均为单孔 ,近中颊根的双根尖孔率为 5 1.8% ,6 1.5 4%的根尖孔为侧方开口。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开髓洞形应为偏向近中的圆三角形 ,近中颊根的双根管检出率较高。
朱蔷李加志张文清
关键词: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根尖孔根管解剖根管治疗
恒后牙残髓炎51例治疗体会
1997年
残髓炎是经过牙髓治疗后,仍有残存的少量根髓并发生炎症的患牙。本文经过对51例恒后牙残髓炎的治疗,谈一点体会。 临床资料 一、临床病例:在51例被诊断为残髓炎的恒后牙中,可以分为失活不全性残髓炎38例和非失活原因残髓炎13例。非失活原因残髓炎包括:1.拔髓不全,因牙根弯曲,根管细小和操作不当所致5例;2.牙髓慢性坏死不全8例。 二、治疗方法: 1、局麻下拔髓,用拔髓针拔根管内残髓,以后按根管治疗方法完成治疗。适用于:①髓腔及根管口见不到牙髓组织,封失活剂不能肯定到位的患牙;
李加志
关键词:残髓炎失活剂失活原因根尖炎根管弯曲度牙髓治疗
正畸治疗前倾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吸收风险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矫治前倾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后牙根的改变和根吸收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提供风险预测的依据。方法:样本共10例(女性8名,男性2名,年龄15~32岁),下颌第一恒磨牙已拔除或无保留价值,且伴同侧下颌第三磨牙前倾至水平阻生。矫治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利用口内辅弓法后推下颌第三磨牙,再通过竖直簧直立第三磨牙。直立前、后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对矫治前后牙根长度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10例病例都取得满意的疗效。矫治后成人组阻生磨牙根长度有所减少,但未见统计学差异。青少年组牙根长度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正畸手段直立阻生磨牙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的权衡各种治疗方法提供帮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张咏梅雷菲菲郑苍尚李加志
关键词:根吸收
一种新的脱落托槽即刻再粘结法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解决正畸临床托槽脱落的简易方法。方法 利用松脱托槽直接打磨后粘结。①对 1998年 5月~ 1999年 8月间我科粘结的新、旧托槽的脱落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②对新、旧托槽在 10组离体牙上进行抗拉伸强度的实验对照研究。结果 ①新、旧托槽的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新、旧托槽的抗拉伸强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新方法看似简单 ,却是实用性很强的脱落托槽重新粘结方法。
辜岷李加志梁芮伍小霞张筱薇
关键词:托槽口腔正畸
下颌尖牙双根管1例被引量:2
2003年
刘沛李加志张少壮
关键词:下颌尖牙双根管病例牙髓治疗残冠根管治疗桩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