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作品数: 55被引量:221H指数:8
  • 所属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蚌埠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章祥洲
作品数:63被引量:254H指数:10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外科皮瓣 创面修复 创面愈合 皮瓣
余勇
作品数:26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旋转点 小儿烧伤 瘢痕 腓肠神经 电击伤
许瑾
作品数:34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小儿烧伤 旋转点 瘢痕 烧伤
武朱明
作品数:31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烧伤 创面修复 旋转点 电击伤 外科皮瓣
袁振奋
作品数:45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23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外科皮瓣 创面修复 深度创面 皮瓣
1552名小儿烧伤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本地区小儿烧伤住院病情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为建立小儿烧伤宣教一预防一救治一康复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1年-2010年10年间本单位收治的住院小儿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时间段中城、乡地区患儿的性别...
李勇许瑾章祥洲武朱明余勇
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异种皮覆盖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评价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异种皮覆盖在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6例深度烧伤病人,烧伤面积15%~92%,平均55.9%±21.8%,正度面积7%~60%,平均33.6%±15.7%,其中5例合并有吸入性损伤。16例采用早期切削痴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异种皮覆盖,同时观察不同覆盖皮种的效果。结果 16例除1例死亡全部治愈。异体皮比异种覆盖修复创面快,残余创面少,亲属皮和尸胎皮效果最好。结论 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异种皮覆盖治疗大积深度烧伤效果可靠。
袁振奋杨蔚刘金凤章祥洲徐东卫李勇李方奇许谨余勇
关键词:自体微粒皮移植大面积深度烧伤手术方法手术治疗
全文增补中
坏疽性脓皮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aenosum,PG)是一种罕见的非感染性皮肤疾病,其显著特征为皮肤潜行性溃疡,并伴有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发病无性别倾向,然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确切的统计数据来全面描绘其流行情况。鉴于PG常与其他系统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炎症性肠病等)并发,且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导致PG的诊断缺乏统一标准,主要依赖于“排他性诊断”方法,使得PG的确诊变得尤为困难,并容易误诊。我们报告1例PG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策略。
张懿刚李勇章祥洲孙星辰刘继松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支气管哮喘
轴型头皮瓣扩张在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头皮扩张方法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总结减少头皮扩张术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应用轴型头皮瓣扩张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9例。结果:术后形态均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过充分术前设计、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扩张轴型头皮瓣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较理想的方法。
许瑾杨蔚袁振奋章祥洲李勇
关键词:外科皮瓣瘢痕性秃发
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手术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高龄患者股骨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高龄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股骨手术。麻醉药物为0.75%左布比卡因9 mg(0.75%左布比卡因1.2 ml加脑脊液0.3 ml稀释)。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P﹥0.05),起效时间(10±7)min,术中无恶心呕吐,术后无头痛及神经损伤等麻醉并发症。结论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小、效果确切,可安全应用于高龄患者股骨手术。
陆松虹李勇
关键词:左布比卡因股骨手术老年人
1552名小儿烧伤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住院烧伤患儿病情特点及治疗现状,为建立小儿烧伤宣教一预防一救治一康复体系提供参考。<br>  方法:分析2001年-2010年lO年间住院小儿烧伤临床资料,探讨小儿烧伤特点及治疗情况。比较...
李勇许瑾余勇武朱明
关键词:小儿烧伤防护知识宣传教育
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和脑状态指数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状态指数的影响并寻找其在全麻诱导中的合理剂量。方法:44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丙泊酚初始靶浓度设为1.5 mg/L,每4 min增加0.5 mg/L,待MOAA/S为1分时1组输注生理盐水,2、3、4组泵注瑞芬太尼,泵入剂量分别为0.1μg/(kg.min),0.2μg/(kg.min),0.4μg/(kg.min),在MOAA/S为0分时给予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状态指数(CSI)变化。结果:4组患者术前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与插管前相比,1、2组患者插管后血压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大于3、4组。在T1时4组患者血压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其他3组(P<0.01)。4组患者插管前后CSI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芬太尼0.2μg/(kg.min)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既可较好地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又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是麻醉诱导的较合理剂量。脑状态指数并不能准确预测气管插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
潘松徐晖陆松红吴鸿浩李勇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血流动力学脑状态指数
7种皮瓣修复手掌、腕部严重损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对用于修复手掌、手指、腕部严重损伤的7类皮瓣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为选择皮瓣修复该类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全部病例入院后及早行扩创,去除明显坏死的皮肤软组织,对于间生态组织、未断裂的坏死神经、肌腱以及坏死骨骼予以保留。依据损伤情况分别利用腹壁皮下埋置法保存严重热压伤毁损手掌6例,掌背皮神经/掌背动脉复合蒂皮瓣修复手指电击伤5例,指动脉侧支营养血管皮瓣2例,带感觉神经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5例,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手腕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腹部带蒂皮瓣14例,游离皮瓣修复虎口、拇、示指电击伤2例。结果37例皮瓣成活,保存严重热压伤毁损手掌6只,手指12只;1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腕部高压电击伤,术后第2周,手掌坏死,遂行截肢术。1例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血运障碍,皮瓣坏死。损伤手掌手指及功能不同程度得以保存。结论手掌、手指、腕部损伤修复应遵循保存患指、肢为首要原则,根据损伤情况,利用各种皮瓣修复。其中前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指脉岛状皮瓣、胸腹部皮下埋置法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许瑾李勇武朱明余勇章祥洲袁振奋
关键词:手损伤皮瓣皮肤缺损
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超前使用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B组),每组20例。A组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和曲马多2 mg/kg。记录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苏醒后的镇痛评分(VRS)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A组苏醒时间长于B组(P<0.01);B组苏醒拔管后10、20、30 min的VRS均明显高于A组(P<0.01);2组拔管后2 h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苏醒早期的镇痛效果较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更佳。
李勇陆松虹程亮潘松
关键词:镇痛药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曲马多雷米芬太尼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足部中远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足部中远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降低腓肠神经筋膜皮瓣的旋转点至外踝尖0~3cm范围,使皮瓣旋转后可以达到足远端,皮瓣一期转移,共修复10例,皮瓣面积5cm×6cm~12cm×18cm。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约2cm2左右皮肤坏死,后行换药、植皮修复。结论:降低腓肠神经筋膜皮瓣的旋转点可用于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解决了足部中远端组织缺损修复这一难题;其血供安全可靠,切取转移简便易行,拓展了该皮瓣的应用范围。
许瑾王明刚李勇武朱明余勇
关键词:腓肠神经筋膜皮瓣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