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胜
所属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工程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董宝田 作品数:110 被引量:445 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铁路运输 智能交通 铁路 管理信息系统 客运专线 王爱丽 作品数:18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研究主题:客流 行人交通 智能交通 行人 计算机仿真 尹彪 作品数:7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研究主题:客流 行人 速度场 面积测量 视频监控 王跃 作品数:1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研究主题:TSP问题 TSP 禁忌搜索 节约里程法 物流 张晓栋 作品数:13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铁路运输 大数据 车流推算 重车 车流径路
基于光流特征描述子的站点限流设施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现有限流设施与策略智能化程度不高,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流特征描述子的站点限流设施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枢纽内场景特点,设置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从而降低后续操作的计算量,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然后,在建立光流特征描述子的基础上,对图片序列进行特征分析;最后,基于人群聚集特征,对经典单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调整,并实现超负荷状态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对站台人群状态进行准确检测,有效增强限流设施的自动化水平,为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组织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王泽胜 董宝田 罗文慧关键词:智能交通 特征描述子 融合背景差分的二次重构和内外标记分水岭的行人检测方法 被引量:5 2014年 应用视频处理技术对行人交通进行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精准地提取交通场景语义信息,提出融合背景差分的二次重构和内外标记分水岭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级形态学开闭重构和背景差分运算,凸显出前景区域,锐化背景区域;然后根据灰度图像局部极大值和邻域综合信息提取内部标记,进行'准欧式'距离变换提取外部标记;最后对梯度图像进行修正和分水岭变换,提取出图像中运动的行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地去除运动噪声的影响,检测到相对完整的目标,很好地抑制了过分割问题,在动态场景的行人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爱丽 董宝田 王泽胜关键词:智能交通 背景差分 行人检测 基于社会力的行人交通微观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2014年 从枢纽内行人运动行为和路径选择行为出发,以社会力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人与人、人与车站的相互作用,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的行人交通微观仿真模型。该模型依据目标驱动力及人与人或障碍物之间的心理排斥力、挤压力、摩擦力求解行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考虑到行人对其他行人和障碍物的避让行为,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引入行人防止穿透决策规则,消除碰撞、重叠现象,并采取目标点局部极小化原则,设置辅助目标点,有效的解决行人与环境之间动态避碰近程度、拥挤程度和环境舒适度,建立节点选择模型;最后,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人群行为特性研究,开发铁路客运站行人集散仿真系统,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对模型进行校核检验。 王爱丽 董宝田 王泽胜关键词:计算机仿真 基于改进的节约里程法的TSP问题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现状对节约里程法进行改进,将节约里程法的最终解作为禁忌搜索算法的初始解来进一步求解最优路径,并通过求解将物流运输路径问题简化成TSP问题进行实例论证,最终用C语言编程实现。结果显示,改进的节约里程法更合理的优化了物流配送路径,实现了更优路径的选取。 王跃 董宝田 王泽胜关键词:物流 节约里程法 禁忌搜索 TSP问题 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的交通图像去雾新方法 被引量:10 2018年 针对交通场景图像中由于雾霾导致的图像目标主体不清晰,影响监控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导向滤波与自适应色阶调整的改进暗通道图像去雾新方法.首先,基于暗通道原理对原始图像进行映射处理,从而得到大气光成分与透射率的估计值,并利用多维导向滤波方法对大气透射率估计值进行优化处理;然后,根据图像降质过程的逆过程,求解雾霾图像清晰化处理初始结果;最后,利用多通道自适应色阶调整方法进一步优化初始结果,解决初始结果整体亮度较暗、不利于监控系统后期处理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清晰化处理后的图像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值,较好地保留并增强了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算法去雾霾效果显著,针对交通场景图像处理的自适应性较高. 王泽胜 董宝田 赵芳璨 要悦稳关键词:智能交通 图像去雾 雾霾 基于蚁群算法的客运段乘务值乘交路计划编制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将铁路客运段乘务值乘交路计划问题与旅行商问题相结合,以获取管辖交路乘务组的最小乘务组组数为目标,建立乘务交路计划编制数学模型。深入分析客运段乘务交路计划的特点,并将其转化为模型的约束条件,给出交路接续规则、非对称约束条件、交路执行条件、子回路禁止条件等4个约束条件表达式。同时采用蚁群算法对模型求解,规定算法所需的信息素更新函数,交路选择规则等。将该模型算法在实例中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清楚表达乘务值乘交路计划编制问题,并极大地提高了编制效率,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乘务值乘交路计划编制的自动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张晓栋 董宝田 吕婧 王泽胜关键词:蚁群算法 旅行商问题 基于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 2017年 由于受到光照等因素造成的散斑噪声和灰度不均衡现象的影响,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行人的准确检测较为困难.为了提高交通场景信息提取的精准度和自动化水平,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首先以像素间"准欧式"距离为参考,确定神经网络接受区中心神经元与邻域神经元间的点火贡献关系;然后根据图像灰度特征以及邻域综合信息对脉冲产生区的关键控制参数——初始阈值进行设定;最后对获得的初始结果进行多策略形态学修正,从而提取出图像中的行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有效提高检测方法自适应程度的同时,显著去除噪声的影响,较好地抑制过分割的问题,检测到相对完整的目标. 王泽胜 董宝田 王爱丽关键词:智能交通 行人检测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自适应性 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辆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2018年 为解决道路交叉口车辆由于定位信号缺失或者延迟引起的车辆定位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车路协同的协同地图匹配算法(cooperative map-matching, CMM).首先利用扩展Kalman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融合GPS与车载航位推算系统(vehicular dead reckoning, DR)信息作为协同地图匹配的预先定位;然后基于短程通讯技术实现车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利用道路约束实现车辆进一步定位.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搭建了模拟真实场景的仿真环境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KF融合GPS/DR数据的交叉口车辆定位平均偏差为9.09 m,相比GPS的14.31 m,定位偏差减小30.87%;采用CMM算法的交叉口车辆,当参与CMM车辆数为7时,平均位置偏差为4.5 m,参与CMM车辆数为10辆时,平均位置偏差为2.75 m,相比EKF定位偏差减小69.74%. 罗文慧 董宝田 王泽胜关键词:智能交通 车路协同 车辆定位系统 融合光流速度场自适应背景建模的交通场景中运动行人检测算法 被引量:3 2015年 将视频监控技术应用于行人信息获取与处理,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精准提取交通场景语义信息,提出了融合光流速度场的自适应背景建模的行人检测算法。该算法把光流引入背景建模,结合背景差分法构建和实时更新背景模型;采用背景差分法和形态学连通域识别法检测运动目标,并根据目标特征设置约束条件,消除小型连通域和长条形的中小型连通域,更加精确地提取交通场景内人数信息;并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保证实时检测的同时,更好地描述背景运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王爱丽 董宝田 王泽胜 尹彪关键词:光流场 自适应背景更新 行人检测 融合光流速度场与背景差分的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 被引量:4 2014年 为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识别铁路客运站的客流,根据车站监控环境的多变性特点,提出将光流速度场算法与背景差分算法相结合的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将光流引入背景建模中,并与背景差分结果进行并运算,再通过"死角"灰度优化处理,实现背景的实时更新。以实录的北京南站视频对给出的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均值背景法和高斯背景法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背景更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背景的提取、实时更新及运动目标阴影扰动等问题,拟合的背景干净、虚影弱,描述的背景符合实际背景场景,用于动态场景的客流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爱丽 董宝田 王泽胜 尹彪关键词:背景差分 视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