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辉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佛山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相关作者
- 叶一农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0被引量:334H指数:7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肝衰竭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重型肝炎
- 罗红涛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0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重型肝炎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 护理 分子吸附再循环
- 刘全妹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8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 重型肝炎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分子吸附再循环
- 严海明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4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乙型 分子吸附再循环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
- 白红莲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9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乙型 重型肝炎 肝炎病毒 人工肝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仪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 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疗效及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方法 将102例ALT〉2×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两组,用PEG-IFN 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治疗,患者基本疗程12个月,6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观察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12、18、24、30个月应答情况。观察ALT水平,HBVDNA载量及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对治疗应答的影响。结果(1)HBeAg阳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及停药后6、12、18、24、30个月的完全应答率与HBeAg阴性组患者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HBeAg阳性组患者治疗前ALT〉3×ULN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为78.8%,2×ULN〈ALT≤3×ULN患者完全应答率为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P〈0.05),而HBeAg阴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HBV DNA载量水平(低、中、高3个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HBeAg阳性组患者治疗前肝组织炎症G3、G4组完全应答率为85.7%,G1、G2组患者完全应答率为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P〈0.05),而HBeAg阴性组患者分别为81.8%和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1、S2组与S3、S4组的治疗完全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G-IFN α-2a对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应答。对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高(G3、G4)和血清ALT高水平(〉3×ULN)的患者,PEG-IFN α-2a治疗的疗效好。
- 钟锐兴赖春颜梁东龙辉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干扰素Α-2A
-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接受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平均每日脑脊液引流液量为(298±105)ml,儿童平均每日脑脊液引流液量为(176±93)ml,成人平均持续引流天数为(20±6)d,儿童平均持续引流天数为(20±14)d。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患者的脑脊液WBC、RBC计数及蛋白定量呈下降趋势,脑脊液生化的葡萄糖、氯化物呈上升趋势;此外持续腰大池引流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颅内高压,减少甘露醇的应用剂量。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中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
- 赖春颜梁敏锋王向槐龙辉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大池引流颅内高压脑脊液
- 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胆红素等与肝硬度值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与肝硬度值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间隔1~33周分别检测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肝硬度值,及血清ALT、AST、GGT、ALB、GLO和TBIL等。分析两次肝功能指标值、年龄等与对应肝硬度值的相关性及两次肝功能指标变化值、两次检测间隔时间等与肝硬度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以肝硬度变化值为因变量,以肝功能指标变化值及年龄和两次检测间隔周数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次检测的GGT、ALB、TBIL与DBIL水平与肝硬度值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年龄、两次检测AST、GGT、GLO、TBIL与DBIL变化值与肝硬度变化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80、0.503、0.536、0.369、0.341、0.497;P<0.05)。两次检测间隔时间与肝硬度变化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肝硬度变化值=0.4982×GLO变化值+0.4621×DBIL变化值(F=15.108,P<0.001)。结论炎症程度影响肝脏硬度值,但难以通过AST等校正Fibroscan测量值的方式来准确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 叶一农龙辉白红莲李宗良吴有全林小清刘英莲刘全妹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B超导向肝穿活检术525例护理体会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总结肝穿活检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 5 2 5例B超导向经皮肝穿活检术的病人进行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完成各项相关检查 ,术中护理配合 ,术后密切观察和进行相应护理。结果 5 2 5例病人肝穿活检术成功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轻微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护理。结论 对肝穿病人进行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 。
- 刘英莲龙辉钟锐兴
- 关键词:B超导向肝穿活检术护理措施护理经验心理护理
-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三种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HBLSS)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构建猪肝细胞中空纤维管型生物人工肝系统(BAL),构建三种组合方式的HBLSS:BAL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组合;BAL与缓慢血浆置换(SPE)和持续血液透析滤过(CHDF)组合;BAL与缓慢血浆置换(SPE)和血液灌流(HP)组合。120例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均分为6组,治疗组分别接受BAL+MARS(H1)、BAL+SPE+CHDF(H2)和BAL+SPE+HP(H3)治疗;对照组分别接受 MARS(C1)、SPE+CHDF(C2)和SPE+HP(C3)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72h的临床症状、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血氨、肌酐和甲胎蛋白等的变化。观察各组的治愈好转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总胆红素、血海内毒素、血氨水平,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和甲胎蛋白水平,但以H1、H2、H3组作用明显。与H3组比较,H1、H2组能显著降低肌酐、血氨。H1、H2、H3、C1、C2、C3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 65%(13/20)、60%(12/20)、45%(9/20)、45%(9/20)、40%(8/20)、20%(4/20)。H1、H2、H3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H1、H2、H3组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优于C1、C2、C3组,其中H2 组和H2组能明显改善肝肾功能,阻断多器官功能衰竭,疗效优于H3组。
- 罗红涛刘全妹谭家驹叶一农张沛华罗钻弟龙辉
-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 重型病毒性肝炎432例病原学分析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与慢性肝炎重症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43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引起重肝的肝炎病毒中以HBV单一或重叠感染率最高(414/432,95.8%),未发现单一HAV、HDV和HGV感染引起者。10例(2.31%)未能确定病原。乙型慢性重型肝炎的HBV前C区变异率为59.8%(55/92),显著高于乙型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0%(P<0.05和P<0.01)。HBV重叠HEV感染者病死率为73.4%(69/94),HEV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死率为68.6%(72/105),均比单一HBV或单一HEV感染者高(P<0.01和P<0.05)。结论 HBV感染仍是广东地区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乙型慢性重型肝炎多由HBV前C区变异所致。HBV与HEV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病死率高。
- 龙辉何有成谢冬英朱建芸姚集鲁
- 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
- 肝组织病理及肝内抗原表达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乙肝病毒疗效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内病毒抗原的表达类型与PegIFNα-2a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6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45例,通过肝组织病理检测,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内病毒抗原的表达类型与PegIFNα-2a治疗后血清HBV DNA的阴转率、HBeAg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之间的关系,并随访48周,观察持续应答情况。结果 HBsAg的阴转在不同的炎症活动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eAg阳性患者中,G1组的HBeAg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与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症活动度高的病例经治疗后48周的持续应答率高于炎症活动度低的病例(χ2=4.311,P<0.05);肝细胞内HBcAg浆型表达者HBeAg阴转、HBeAg转换率、HBV DNA的阴转率均高于HBcAg核型表达者(P均<0.05)。结论肝组织病理改变和病毒抗原在肝细胞的表达类型可能成为PegIFNα-2a抗病毒疗效的潜在预测因素。炎症活动度高、肝细胞内HBcAg浆型表达者可能对PegIFNα-2a的治疗应答更好。
- 龙辉赖春颜梁敏锋孙婧罗红涛
- 关键词:干扰素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05年
- 钟锐兴龙辉罗红涛梁东吴有全邹敏超白红莲李宗良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期疗效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肝脏纤维化治疗依从性
-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连续发展的最严重阶段,单纯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能够清除多种炎症因子和毒素,应用于肝衰竭的治疗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探讨MA...
- 罗红涛龙辉叶一农刘全妹林小清严海明
- 关键词:肝功衰竭毒素清除人工肝技术
- 文献传递
- 随访系统管理对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依从性及抗病毒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病随访系统管理对门诊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CHB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的门诊护理及健康宣教,实验组除常规的门诊护理及健康宣教外,按慢性肝病随访工作流程进行系统管理,1年后评估两组病人的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肝病随访系统管理下的依从性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CHB病人进行系统化的随访管理,能有效提高病人规范配合治疗的依从性,能确保抗病毒治疗效果。
- 刘全妹林小清冯思思舒琦叶一农梁敏锋龙辉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随访管理依从性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