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显银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相关作者
- 张予杰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8被引量:2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奥陶纪 笔石 二叠系 生物地层 锰矿
- 朱同兴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91被引量:752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藏南 晚三叠世 显生宙 青藏高原 前陆盆地
- 张以春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3被引量:28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二叠纪 奥陶纪 拉萨地块 生物地层 古生物地理
- 罗亮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4被引量:19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结合带 古特提斯 锆石U-PB定年 锆石U-PB年龄
- 王启宇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7被引量:39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岩相古地理 沉积相 龙马溪组 黑色岩系 页岩气
- 洋板块地质与川藏铁路工程地质关键区带被引量:48
- 2020年
- 首先解构了川藏铁路廊带不同区段工程地质差异性的复杂地质构造背景,简述了洋板块地质学的核心理念和科学意义,指出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贯穿的7条洋壳俯冲消减增生杂岩带(蛇绿混杂岩带),伴随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均转化为新构造活动带、活动地震带、高地热活动带及地质灾害频发带,是川藏铁路攻坚克难的关键区带,也是认识理解不同地质背景区段构造岩石组合、不同变质程度、不同变形样式的有序或无序结构,并制约不同岩土力学特征和特殊不良地质体行为的切入口,是高质量高标准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关键.
- 潘桂棠任飞尹福光王立全王保弟王冬兵安显银唐渊刘函王启宇庞维华徐波
- 关键词:工程地质
- 川藏铁路沿线西藏察雅县瓦约村古河道特殊地貌演化分析
- 2021年
- 瓦约村隶属于西藏昌都市察雅县,通过遥感解译可直观地观察到其特殊的河流地貌:"离堆山"与环状负地形。据调查,负地形内发现了典型的河流相沉积,确定为古河道地貌类型。另外,在古河道下河口发现了特殊的河湖交汇相沉积,表明历史上曾发生过堵江事件,为河流改道原因提供线索;同时推断当时的河流环境极其动荡,存在数次洪水期和间歇期,可能与末次冰期有关。结合遥感解译及地质背景,最终得出澜沧江瓦约村段河流演化模式。由于瓦约村位于中国川藏铁路规划沿线,工程地质意义重大,研究成果对于保障铁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及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杨雨川赵德军王启宇安显银
- 关键词:古河道河流地貌
- 西藏昂仁县孔隆地区木纠错组诺利期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20年
- 拉萨地块晚二叠世-三叠纪地层的研究对认识青藏高原前新生代特提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该时期的沉积充填序列及古地理环境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对西藏昂仁县孔隆地区开展的详细地层和牙形石相关研究,在木纠错组上部发现了晚三叠世诺利期Epigondolella sp.牙形石分子,在下拉组顶部发现了时代跨越晚二叠统长兴阶和早三叠统印度阶的牙形石Hindeodus typicalis;从而将研究区木纠错组时代重新厘定为晚二叠世长兴期至晚三叠世诺利期,指示拉萨地块西部三叠纪应仍为连续的浅海相沉积.
- 李俊刘函黄金元苟正彬安显银张士贞
- 关键词:拉萨地块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学
- 西藏聂拉木三叠系土隆群-曲龙共巴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对比被引量:4
- 2020年
-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生物灭绝后,三叠纪海洋长期、复杂的生物和环境变化过程受到高度关注.基于牙形石、菊石生物时代及土隆地区三叠系全岩稳定碳同位素曲线,识别出6次负偏和5次正偏.其中早三叠世碳同位素的N1-N4四次负偏和P1-P4四次正向偏移过程,能与我国华南、日本等多个剖面进行对应,反映我国藏南所在的高纬度地区经历了与低纬度地区相同的全球碳循环异常.首次报道了土隆剖面识别出的晚三叠世卡尼期碳同位素负偏,其幅度达到3.3‰,可对应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川西北地区和华南南盘江盆地所记录的卡尼期极端气候事件.中卡尼期温度升高,降雨量急剧增多,风化作用显著加强,陆源硅质碎屑输入增强,可能是土隆剖面岩性剧烈变化的环境驱动因素.
- 安显银张予杰朱同兴张以春袁东勋李俊
- 关键词:碳同位素三叠系地层学
- 西藏申扎早二叠世碳酸盐岩的极低碳稳定同位素及其冷泉指示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极低碳稳定同位素是识别地质历史时期古冷泉及其甲烷释放事件的关键证据,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有关二叠纪冷泉活动的直接证据报道。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西藏地区拉萨地块早二叠世碳酸盐岩的极低碳同位素数据,δ13CV-PDB值最低可达-34.69‰,碳、氧稳定同位素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性,指示为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成因。该碳酸盐岩发育于西藏申扎地区下二叠统昂杰组上段(碎屑岩段),以透镜状碳酸盐岩夹层及碳酸盐质胶结结核产出,可见方解石结晶扇,其碳同位素普遍较结核中碳酸盐胶结物更贫13C。推测研究区存在早二叠世古甲烷冷泉渗漏活动,其成因可能与冈瓦纳冰期后温暖海水导致的海洋甲烷水合物藏的失稳释放有关。作为研讨地质历史时期水合物-冰期反馈模型的重要实例,本研究对进一步探讨冰期海平面变化、古海洋化学、古生态和古气候等特殊环境变化事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安显银张予杰朱同兴
- 关键词:早二叠世碳酸盐岩
-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以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露头、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划分。通过对单井层序地层特征的分析,结合三维地震,选择典型联井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横向对比,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利用每个时期的古地貌图叠加地震相,得到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最后分析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元坝地区长兴组可划分为2个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三级层序,层序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层序向盆地方向逐渐减薄;2个三级层序中,海侵体系域厚度较薄,SQ2中高水位体系域在元坝X井中较元坝22井更为发育;礁滩主要在三级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中发育,海侵体系域中虽也有生长,但是规模小。
- 田成伟安显银罗清园徐少华
-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相古地貌地震相长兴组
- 贵州铜仁地区南华纪大塘坡期沉积古地理研究
- 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边缘与江南造山带的结合部位。由于全球性的Rodinia超大陆裂解,在华南形成了新元古代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并形成多个拉张盆地。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贵州铜仁地区南华纪大塘坡期典型地层进行了野外剖面精...
- 艾承志宋博文安显银杜斌寇晓虎汤君阳
- 关键词:扬子陆块华南陆块沉积相
- 文献传递
- 冈底斯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被引量:10
- 2014年
- 青藏高原冈底斯地处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和班公湖-双湖-怒江对接带之间,其经历了复杂的沉积-岩浆演化史.将青藏高原冈底斯地层区划分为8个构造-地层分区,并分时段对各个分区的沉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了冈底斯从新元古代到中生代沉积盆地的发展与演化历史:冈底斯震旦纪由陆缘裂谷开始演化;晚古生代,前期以稳定宽阔的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发育碳酸盐岩台地与台盆,从石炭纪起,开始转化为伸展性质的裂陷大陆边缘,盆地类型主要为陆缘裂谷;中生代,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与雅鲁藏布新特提斯洋向北双向俯冲,大部分区域早期处于隆升状态,中生代末期发育大型的岩浆弧带,盆地类型以弧间盆地和弧前盆地为主.
- 吴旌徐亚东安显银孔令耀罗亮张克信
- 关键词:冈底斯盆地演化
- 西藏昌都市察雅地区侏罗纪恐龙化石新发现被引量:4
- 2021年
- 在西藏昌都市察雅地区侏罗纪红层中发现了恐龙化石,主要包括肋骨、椎体等。对其中保存较完整的蜥脚类颈椎、肩胛骨、兽脚类耻骨等进行了形态学描述。虽然目前发现的材料较少,确定种属还存在一定困难,但其丰富了侏罗纪恐龙的地理分布。该地区恐龙化石多处出露,说明恐龙化石相对丰富。对该地区恐龙化石的进一步勘查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亚洲地区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的早期演化和分异。
- 安显银王启宇李勇王保弟王冬兵
- 关键词:侏罗纪恐龙化石
- 扬子东南缘两界河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Sturtian冰川作用的启示被引量:2
- 2020年
- 扬子东南缘两界河组的岩性以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代表了长安冰期和古城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沉积,其沉积时限的厘定对认识华南Sturtian冰期地层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对黔东地区两界河组碎屑锆石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和U-Pb年代学研究,大多数锆石为典型的岩浆锆石,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于740~900 Ma,另有少量古元古代和太古宙年龄,主要峰值为~760 Ma、~780 Ma、~800 Ma、~820 Ma和880~900 Ma.在两界河组底部获得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708±15 Ma,在上部获得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703±22 Ma,结合区域上相当地层渫水河组的顶部年龄(~690 Ma),认为黔东地区两界河组的沉积时代应在708~690 Ma之间.两界河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记录了扬子陆块新元古代幕式岩浆事件及早期地壳演化的信息,结合锆石形态认为其物质来源可能包括下伏新元古代岩浆岩及沉积地层、扬子西北缘和西南缘的基底岩石.研究区两界河组底部碎屑锆石年龄约束了江口间冰期沉积晚于~708 Ma,考虑到南华纪早期地层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盆地构造活动,不排除长安冰期沉积物在黔东地区局部存在的可能性.
- 高永娟张予杰安显银刘石磊郑杰桑永恒
- 关键词:扬子陆块碎屑锆石间冰期地质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