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占民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王圣奎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0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
- 研究主题:西周金文 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 《淮南子》 本义
- 王雅婷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阅读教学 二人转 教学理念 教师评价 新课改
- 韩会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春秋时期 春秋 西周 聘礼
- 李丹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5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
- 研究主题:家具设计 大学生寝室 大学生 高抗性 固定盖板
- 曲殿宇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3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语言 语用功能 古代汉语教学 古代汉语 视角审视
- 殷商文字与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视野
- 2005年
- 甲骨文字不仅是汉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本身蕴育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释读上古先民精神活动的活化石。通过古文字形体的透视,品位殷商先民的审美文化。
- 寇占民
- 论出土文献在高校文史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 2015年
- 出土文献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它补充了传世文献的不足,而是因为它作为没有被后世人为地改动的原始资料而弥足珍贵。但是,当下对出土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表现在高等学校的文史学科教学中。其原因是,一方面对出土文献本身的价值认识不足,还没有将其纳入到高校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授课教师缺乏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和讲授的能力。
- 寇占民
- 关键词:出土文献高校教学
- 西周金文动词研究
- 西周金文是最早的成系統的漢民族書面語之一,保持著當時語言的原貌,是這一時期語言的真實地記錄,因此它是研究上古漢語裏文字、詞彙和語法等方面的重要語料。 本文選擇西周金文動詞爲研究對象,對其詞彙意義和語法功能進行全面的梳理。...
- 寇占民
- 关键词:西周金文
- 试论晋国军事赏罚制度
- 2016年
- 春秋时期晋国实行军事赏罚制度,就奖赏说,奖励有军功的将士,奖赏了在战争中献计献策的将士。就刑罚说,大体规定了四种犯罪必罚,因将领自身原因造成战争失败即构成犯罪,不服从命令构成违命罪,不尽忠职守构成渎职罪,斯通外国构成通敌罪。晋国军事赏罚制度影响良好,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新兴贵族的崛起,促进土地的土地所有权转变。
- 寇占民赵越
- 关键词:春秋军事
- 金文句读释例被引量:2
- 2012年
- 句读既是学习出土文献的第一关,也是研究这些材料的内容之一。两周金文内容丰富,长篇较多,由于它们本身没有句读标识,学界就一些金文句读的理解上仁智互见,从而导致对同一篇金文的解读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些分歧便成了研究和使用这些宝贵材料的障碍。今就利簋、墙盘、师■鼎、麦尊、六年碉生簋铭中具有分歧的句读加以疏证。
- 寇占民
- 关键词:金文句读分歧疏证
- 试论《商君书》中商鞅的刑赏观
- 2016年
- 《商君书》是反映商鞅及其学派在治理国家的理论及主张,"壹赏,壹刑、壹教","刑无等级"的刑赏观直接体现商鞅的治国、治民思想。本文认为商鞅关于"轻罪重刑"、"以刑去刑"、"信赏必罚"、"重刑少赏"、"奖励军功"等刑赏制度是其推行"法治"和"富秦"的重要手段,对于秦的统一和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尝试通过二重证据法对《商君书》刑赏制度进行分析,探究商鞅变法中涉及赏与刑制度建设对于当前法治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 寇占民田思宇
- 关键词:《商君书》政治统治法治社会
- 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革。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特别是对于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语文创新阅读的意义以及新课改对中学语文阅读提出的要求进行阐述,进而提出新课改下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策略。
- 寇占民李丹李琪琪闫文萍
-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
- 无叀鼎铭补释被引量:1
- 2008年
- 现藏江苏镇江市博物馆的无叀鼎(《集成》5.2814),依据它的纹饰和铭文一般认为是西周晚期的一件青铜器。对于该器铭文的隶定和解读,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考释,铭文大体可以通读。尽管如此,对铭文中的个别字的释读,仍然存在分歧。这里,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铭文中的“ ”字(以下用“△”代表)谈一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先将部分铭文隶释如下:
- 寇占民
- 关键词:补释西周晚期铭文隶定释读
- 西周金文动词研究的历史及意义
- 2013年
- 西周金文是最早的成系统的汉民族书面语之一,保持着当时语言的原貌,因此它是研究上古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西周金文动词的研究从汉代开始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西周金文的释读和应用以及上古汉语动词的研究奠定基础。
- 寇占民王圣奎唐秀伟
- 关键词:西周金文动词
- 西周金文动词语法化初探被引量:2
- 2014年
- 西周金文是最早的成系统的汉民族语书面语之一,它保持着当时的语言原貌,是探索上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的最真实、最宝贵的语料。汉语虚词的广泛应用,是促使语法变化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商周出土文献中"来"、"于"、"即"、"以"、"及"、"眔"的意义与功能的梳理,确认西周金文动词语法化过程导源于连动结构,证明上古汉语动词虚化始于商周之际。
- 寇占民
- 关键词:西周金文动词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