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君
相关作者
张玉芳 作品数:4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怀来县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后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 护理 杨生 作品数:7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涿鹿县中医院 研究主题:肠损伤 谷氨酰胺双肽 缺血 再灌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殷文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涿鹿县中医院 研究主题:氟比洛芬酯 地佐辛 肠损伤 谷氨酰胺双肽 缺血 张栗 作品数:11 被引量:33 H指数:5 供职机构:涿鹿县医院 研究主题:新辅助放化疗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联合术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腹腔镜 刘建震 作品数:73 被引量:209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肾结核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羟苯磺酸钙 输尿管镜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缺血/再灌注肠损伤兔肠黏膜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只。采用完全夹闭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后再开放恢复血流方法成功建立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模型后,模型建立前、后2h,观察组通过耳缘静脉分别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一次(剂量为1.0g/kg)。对照组同期分别给予等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4h后,空气栓塞法处死新西兰兔。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依据Chiu 6级评分法计算肠损伤程度评分。测量小肠组织中丙二醇(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变化。摘取肠系膜淋巴结制作匀浆后行细菌培养,选取部分菌落与肠内容物细菌做菌种鉴定比较,检测肠道细菌移位情况。结果观察组MDA、MPO水平和Chiu 6级评分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菌落计数水平为(467.94±154.29)×105CFU/ml少于对照组的(876.44±185.41)×105CFU/ml,菌种确定具有一致性(两者一致性检验Kappa=0.79),绝大部分为肠道常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能够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菌群移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血/再灌注后肠道黏膜脂质过氧化,减少中心粒细胞浸润及增加抗氧化功能有关。 韩永君 殷红艳 殷文娟 张立苗 曹文功 王艳丽 杨生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 髓过氧化物酶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肠功能的保护作用 韩永君 殷红艳 殷文娟 张立苗 曹文功 王艳丽 杨生 该研究选题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研究结果明确有效,采用前瞻性研究,将急性心力衰竭后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依据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给予规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关键词: 关键词:心力衰竭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 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味、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急性期再出血、死亡发生情况及2组治疗前后血肿吸收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IS)变化及2组停药后90 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变化。结果 2组急性期再出血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当日血肿吸收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结束后当日血肿吸收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结束后当日、停药后90 d CNI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停药后90 d AD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促进患者血肿吸收,且不增加急性期再出血风险及死亡率,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韩永君 曹文公 顾海兵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心力衰竭后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患者肠功能保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对急性心力衰竭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据2014年版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给予规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在入院治疗前及治疗后72h清晨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分光光度法测量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及腹胀、肛门排气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8、INF-α、DAO水平及尿L/M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AO、IL-8、TNF-α、尿L/M比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肌酐、WBC水平及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排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配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后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血/再灌注肠损伤造成的血清炎性因子反应水平,降低肠系膜通透性有关。 韩永君 殷红艳 殷文娟 张立苗 曹文功 王艳丽 杨生关键词:二胺氧化酶 白介素-8 2种建腔方式对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患者创伤应激水平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镜体直接分离建立后腹腔(IUPU)与自制气囊2种建腔方式对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糖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8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4例。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对症治疗后择期行单孔单通道后腹腔肾囊肿手术治疗。A组采用自制气囊法建腔,B组选择IUPU法建立后腹腔。术后给予分级护理,检测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CRP、IL-6、血糖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CRP、IL-6、空腹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IL-6、空腹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增高幅度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气囊法治疗肾囊肿对手术创伤、术后应激的影响较IUPU建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建震 付焕明 孟宪辉 周玉琴 韩永君关键词:自制气囊 单孔腹腔镜 肾囊肿 血清标志物 2种建腔方式在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差异 刘建震 付焕明 孟宪辉 周玉琴 韩永君 对比观察了镜体直接分离建立后腹腔的方法(IUPU)和自制气囊法建腔在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差异。将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对症治疗后择期行单孔单通道后腹腔肾囊肿手术治...关键词: 关键词:腹腔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复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复发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癌抗原(CA)19-9、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胰岛素(Ins)水平变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胆囊切除术后复发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19-9、TSH及Ins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A19-9、TSH及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9-9、TSIA及In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CA19-9、TSH及In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消炎利胆片对胆囊切除术后复发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CA19-9、TSH及Ins水平,且效果优于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进行治疗者。 雷凌 张栗 崔海涛 韩永君 张玉芳 赵幼哲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 消炎利胆片 2种建腔方式用于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用镜体直接分离建立后腹腔的方法(IUPU)与自制气囊两种建腔方式用于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中的综合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208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试验组以IUPU法建立后腹腔经腹腔镜肾囊肿手术切除术,对照组经自制气囊法腹腔镜下肾囊肿手术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建腔时长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4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气囊建腔在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中的治疗效果较IUPU方式优越,且安全性无明显减退。 刘建震 付焕明 孟宪辉 周玉琴 韩永君关键词:自制气囊 单孔腹腔镜 肾囊肿 两种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6年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lO月就诊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E1长度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 雷凌 张栗 崔海涛 韩永君 张玉芳 赵幼哲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胆囊 胆石 胆总管结石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缺血/再灌注肠损伤兔肠黏膜炎性反应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肠道黏膜损伤后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黏膜组织中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只。采用完全夹闭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开放恢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方法制作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模型后,治疗组健康成年新西兰兔肠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模型建立前2h及模型建立后2h,通过耳缘静脉分别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1次,剂量为1.0g/kg。对照组同期相同时间点分别给予等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后4小时,空气栓塞法处死新西兰兔。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依据Chiu 6级评分法计算肠损伤程度评分。测量小肠黏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取肠系膜上静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PMN),测定PMN呼吸爆发的强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建立后,对照组肠道黏膜肉眼观小肠黏膜充血、肿胀,可见斑点状糜烂,部分见炎性渗出物,光镜下肠壁组织间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内皮肿胀,基底层结构不清。小肠绒毛数量减少,高度降低,形态不规则,肠上皮黏膜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黏膜层厚度变薄,隐窝结构不清楚,小肠腺体萎缩。观察组小肠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减轻,未见点状或片状糜乱。光镜下小肠绒毛数量未见明显减少,形态基本正常,黏膜层厚度正常及基底层结构清晰,炎性细胞浸润较少。治疗组的肠损伤程度评分为(2.15±0.93)分低于对照组的(4.98±0.85)分,治疗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M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减轻中性粒细胞活化强度,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机制 韩永君 殷红艳 殷文娟 张立苗 曹文功 王艳丽 杨生关键词:新西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