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世豪
作品数: 7被引量:17H指数:3
  • 所属机构:宁波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宁波市
  • 研究方向:理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建辉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衢州学院
研究主题:第一性原理 自旋阀 存取效率 存取 超薄
张绍政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衢州学院
研究主题:第一性原理 存取效率 存取 超薄 槽轮机构
吴丽慧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MC N+1 过渡金属碳化物 相结构 第一性原理研究
尚明辉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理学院
研究主题:掺杂 铅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广义梯度近似
张京
作品数:9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 空穴传输材料 光电转换效率 光阳极
二维Ti2C与Ti3C2表面OH、O、F、Au的吸附活性被引量:7
2015年
较高的比表面积与稳定性使得二维Ti_2C与Ti_3C_2结构在贵金属催化剂载体、锂离子电池、储氢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研究Ti_2C、Ti_3C_2的表面吸附活性有助于认识其表面特征.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显示:Ti_2C与Ti_3C_2对O、OH、F具有较强的吸附活性.通过比较Ti2_C、Ti_3C_2、Ti(001)、TiC(001)的表面电子结构,我们发现Ti_2C与Ti_3C_2较强的表面吸附活性来自于表面Ti原子未极化的3d轨道.这使得Ti_2C、Ti_3C_2表面通常覆盖有O、F、OH.吸附了O、OH基团的Ti_2C与Ti_3C_2结构(Ti_2CO_(2-2x)(OH)_(2x)、Ti_3C_2O_(2-2x)(OH)_(2x))对Au原子的吸附能随OH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杨建辉张绍政计嘉琳韦世豪
小体系[Tin-mH2]^x(x=-1,0,+1)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
2009年
利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小体系的[Tin–mH2]x(n=2~7;m=0~22;x=-1,0,+1)团簇.通过分析各原子的密立根占据数(Atomic Mulliken Occupation,AMO),发现当Tin-mH2团簇带电后,团簇中电荷将重新分配,从而导致了团簇中Ti—Ti和Ti—H化学键键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团簇的几何结构发生了一定的畸变.同时发现团簇Tin-mH2具有较大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因此这些团簇有很强的稳定性.
尚明辉韦世豪诸跃进
关键词:团簇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理论
二维TiC层表面H_2的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英文)被引量:6
2014年
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发现由于二维TiC单原子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与大量的暴露在表面的Ti原子,其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储氢材料.计算结果显示H2可以在二维TiC单原子层表面进行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其中化学吸附能为每个氢分子0.36 eV,物理吸附能是每个氢分子0.09 eV.覆盖度为1和1/4层(ML)时,H2分子在二维TiC单原子层表面的离解势垒分别为1.12和0.33 eV.因此,除了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TiC表面还存在H单原子吸附.最大的H2储存率可以达到7.69%(质量分数).其中,离解的H原子、化学吸附的H2、物理吸附的H2的储存率分别为1.54%、3.07%、3.07%.符合Kubas吸附特征的储存率为3.07%.化学吸附能随覆盖度的变化非常小,这有利于H2分子的吸附与释放.
杨建辉计嘉琳李林韦世豪
关键词:储氢第一性原理过渡金属化合物碳化物
二维M_2XO_(2-2x)(OH)_(2x)(M=Ti,V;X=C,N)析氢催化活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析氢催化材料,其表面容易被亲水基团O和OH混合覆盖。我们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M_2XO_(2-2x)(OH)_(2x)(M=Ti,V;X=C,N)的析氢催化活性。计算结果显示,M_2XO_(2-2x)(OH)_(2x)的析氢催化活性与其表面OH覆盖率(X)密切相关。对Ti_2CO_(2-2x)(OH)_(2x)来说,OH覆盖率不超过1/3时,具有优异的析氢催化活性。对Ti_2NO_(2-2x)(OH)_(2x)、V_2CO_(2-2x)(OH)_(2x)和V_2NO_(2-2x)(OH)_(2x)来说,OH覆盖率分别达到4/9、1/3和5/9时,才具有最佳的析氢催化活性。接着,电荷分析显示OH覆盖率会显著影响M_2XO_(2-2x)(OH)_(2x)活性位点O基团的电荷量。最后,我们从态密度的角度揭示了析氢催化活性变化的原因,即活性位点O基团的氧化性随OH覆盖率的增大而被削弱。因此,本文提出了调节表面OH覆盖率来获取M_2XO_(2-2x)(OH)_(2x)最佳析氢催化活性状态的方法,这在工业制氢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张绍政刘佳谢艳陆银稷李林吕亮杨建辉韦世豪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NiAs、PbO型FeX(X=S,Se,Te)结构的稳定性与电子特征
2016年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Ni As与Pb O型Fe X(X=S,Se,Te)结构的稳定性与电子特征得到了研究.计算结果显示Fe的内聚能与X-Fe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Fe X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当X原子半径较小、电负性较大时(X=S),Fe X趋向于形成Fe-X相互作用较强、密度较大的Ni As型结构;当X原子半径较大、电负性较小时(X=Se,Te),Fe X趋向于形成Fe-Fe相互作用较强、密度较小的Pb O型结构.此外,压强使得Pb O型Fe X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当压强分别大于5、9 GPa时,Fe Te、Fe Se趋向于形成Ni As型结构.Pb O型Fe Se中Fe原子周围的电子密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杨建辉张绍政计嘉琳韦世豪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几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第一原理改性研究
段香梅韦世豪张京
基于第一原理密度泛涵理论,基本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 研究了(Zr-N),(Ti-N)以及更多元素组合共掺杂的ZnO,与单纯N掺杂ZnO相比,共掺杂体系的受主离化能要有显著降低,比较共掺杂体系的形成能,找到了最有...
关键词: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材料
MC与M_(n+1)AC_n稳定性与电子特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M C与M n+1A C n(M=Sc,Ti,V,Cr,Mn;A=Al,Si,P,S;n=1,2,3)结构的稳定性与电子特征有利于探究三元层状结构M n+1A C n稳定性的内在原因和设计新型M n+1A C n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表明,M-3d与C-2p轨道间的电子转移对M C与M n+1A C n的形成焓有较大影响.供电子能力较强的前过渡金属可以形成稳定的M C结构.计算结果显示,M C结构是缺电子体系,其趋向于与具有一定供电子能力的MA结构结合形成M n+1A C n.与M2PC和M2SC相比,M2Al C和M2Si C可以更为容易地被分离成二维M2C结构.
杨建辉陈言星吴丽慧韦世豪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过渡金属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