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PMR201014)

作品数:5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陆建培杨梅珍曾键年任爱群潘思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矿床
  • 2篇右行走滑
  • 2篇同位素
  • 2篇年代学
  • 2篇热液
  • 2篇走滑
  • 2篇钼矿
  • 2篇钼矿床
  • 2篇成矿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年代
  • 1篇地质年代学
  • 1篇断裂控矿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岩浆
  • 1篇岩浆热液
  • 1篇燕山期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河南省地质矿...

作者

  • 5篇杨梅珍
  • 5篇陆建培
  • 3篇曾键年
  • 2篇任爱琴
  • 2篇潘思东
  • 2篇任爱群
  • 1篇万守全
  • 1篇李法岭
  • 1篇付静静
  • 1篇付晶晶

传媒

  • 2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与勘探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河南罗山县母山钼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及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被引量:25
2011年
母山钼矿床是大别山北缘地区斑岩型钼矿床的典型代表,以发育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细网脉浸染型矿化为特征,并具有以岩体顶部由早期硅化形成的无矿石英核为中心的典型的斑岩热液体系蚀变分带模式。在无矿石英核的石英中,富气相包裹体和含石盐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共存,说明其原始岩浆流体曾发生过低压相分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表明,成矿热液体系的冷却作用是Mo、Cu等成矿元素沉淀的重要原因。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母山成矿花岗斑岩体的特征是,低Sr(<400×10-6)、低Yb(1.8×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强烈〔(La/Yb)N=32.13~68.69〕、Eu负异常中等—较弱(δEu=0.66~0.92)以及较高的(87Sr/86Sr)i值(0.70 962~0.71 076)和较低的εNd(t)值(-14.77^-13.36)。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精细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母山成矿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为(142.0±1.8)Ma,表明其是大别造山带碰撞造山后加厚陆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成岩成矿时间比大别山地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峰期(~130 Ma)早约10 Ma,代表了大别山地区较早的一次钼多金属成矿事件。
杨梅珍曾键年任爱群陆建培潘思东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桐柏山老湾金矿带右行走滑断裂控矿体系的构建及其意义被引量:26
2014年
以老湾金矿带上上河-彭家老庄、老湾-盛老庄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表和坑道观察,进行断裂产状统计、配套分析及构造性质与矿化类型耦合关系的研究,确立了老湾金矿带控矿构造体系性质及组合型式。上上河-彭家老庄金矿床以石英脉型矿化较为发育为特点,控矿断裂属走滑构造体系中的R型张扭性裂隙带,向北陡倾,走向(290°~310°)与主剪切带方向(286°)交角约为15°,具右行剪切特征,滑距约10 m。老湾-盛老庄矿床以蚀变岩型矿化为特征,充填脉型矿化不发育,其金矿控矿断裂属 P 型压扭性裂隙,向南缓倾,其总体走向近东西(约92°),与主剪切带方向的另一端交角约15°。3条规模较大的断裂蚀变带平面上右型侧列特点反映其滑移方向与上上河-彭家老庄控矿断裂滑移方向一致。综合整个矿带断裂产状及矿化信息,认为老湾金矿带控矿构造总体为以老湾和松扒断裂为边界断裂,由里德尔剪切体系中的P型和R型剪切带连结形成的辫状右行走滑剪切带。结合桐柏造山带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分析认为该脆性断裂构造带是早期韧性剪切带继承性演化的结果,反映桐柏造山带不同构造块体间斜向碰撞及随后地壳抬升作用的动力学演化过程。老湾金矿带右行走滑构造体系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对矿床成因提供重要地质约束。
杨梅珍付晶晶王世峰陆建培
关键词:控矿构造
河南新县大银尖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8
2011年
大银尖钼矿床产于大别变质核杂岩带北缘,为典型的与花岗侵入岩有关的石英脉-矽卡岩型复合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对大银尖钼矿床开展了成矿岩体地球化学以及岩体和矿石S,Pb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产于矿床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钼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变化很小(5.26‰~6.30%),显示规模较大、硫同位素相对均一的岩浆热液体系特征。成矿岩体显示明显较高的δ34S(+16.86‰),可能反映岩浆强烈的H2S脱挥发分作用。成矿岩体和矿石的低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征(206Pb/204Pb)t:16.876~16.732,(207Pb/204Pb)t:15.206~15.321,(208Pb/204Pb)t:37.570~37.271,和成矿岩体极低的εNd(t)(-20.1)、高(87Sr/86Sr)i(0.7237)和极高的T2DM(2.4Ga),表明成岩成矿物质形成于中下地壳古老大别杂岩的熔融作用。根据大银尖成矿岩体低Sr丰度(<50×10-6)、高Yb(1.8×10-6)较强的Eu负异常(δEu<0.5)和较低的(La/Yb)N(7.8~9.6)海鸥式稀土配分模型和最新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大银尖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大别造山带伸展减薄后正常厚度陆壳的熔融作用密切相关,是大别造山带岩石圈拆沉减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浅表响应。
杨梅珍曾键年李法岭潘思东陆建培任爱群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硫同位素
桐柏山老湾金矿带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来自地球化学、年代学证据及控矿构造地质约束被引量:20
2014年
老湾金矿带为桐柏山北麓一条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其内的老湾和上上河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分属脆性右行走滑断裂体系中压扭性P型和张扭性R型断裂。老湾金矿床的矿脉呈右形侧列、向南相对缓倾,以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的蚀变岩型矿化为特征。上上河金矿床的矿脉平行展布,向北陡倾,除浸染状蚀变岩型矿化外,石英脉型矿化较发育。该矿带的金矿化类型与断裂构造性质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右行断裂控矿体系晚于韧性剪切带形成,更晚于区域峰期变质作用,这排除了热液成矿作用与早期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变形之间的成因联系。矿带矿化元素显示,以松扒花岗斑岩脉带为中心的Mo→Cu-Pb-Zn-Ag→Au空间分带特征。矿石硫同位素较窄的变化范围和较均一的组成(δ34S值多变化在1.69‰~5.99‰),显示单一深源岩浆硫特征。矿石与燕山期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的相似性,表明它们可能源自相同的源区。含金石英脉石英流体的氢、氧同位素(δ18O流体值为3.2‰~5.4‰,δD值为-86.3‰~-53.5‰)显示了成矿流体的岩浆来源。花岗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38.9±3.3)Ma,与前人测得的矿脉中热液云母(39Ar/40Ar法)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老湾金矿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浅成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
杨梅珍陆建培付静静任爱琴王世峰
关键词: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
河南省皇城山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识别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经过详细的野外勘查和热液蚀变、矿物标型特征研究,并结合稳定同位素研究资料综合分析,首次提出皇城山银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高硫化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多孔状石英岩的硅化带和高级泥化带为特征,组成矿石的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铜蓝和辉铜矿等高硫金属硫化物组合为标志。矿石中闪锌矿的低Fe高Tl和强内反射显示低温闪锌矿标型特征。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50~200℃)、低盐度(低于5% NaClequiv)性质。多孔状石英岩和高级泥化蚀变反映酸性岩浆蒸气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银及贱金属元素是由岩浆蒸气迁移并因岩浆蒸气随后的冷却冷凝作用而沉淀。金属硫化物较强的重硫亏损(δ34S:-11.7%~-22‰)特征反映成矿体系在近地表相对较开放的高氧逸度环境和较低温度条件下发生较强的硫同位素分馏作用。皇城山银矿床总体显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体系成矿特征。分析了成矿的地质制约因素以及重要找矿标志。
杨梅珍曾键年任爱琴万守全陆建培
关键词:银矿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