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04LX007)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6
相关作者:周其全牛文忠李彬王琰王引虎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第1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习服
  • 3篇海拔
  • 2篇驻防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篇症状
  • 1篇症状调查
  • 1篇症状评分
  • 1篇肾功能
  • 1篇青年人群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观察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高原病
  • 1篇军人
  • 1篇患病
  • 1篇患病率
  • 1篇患病情况调查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疾病...
  • 1篇解放军第18...

作者

  • 2篇周其全
  • 1篇阳盛洪
  • 1篇王引虎
  • 1篇王琰
  • 1篇牛文忠
  • 1篇李彬

传媒

  • 4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高原地区返回同一平原地区的159名青年人群的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对居住在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进行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调查,为制定有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主观症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由不同高原地区返回同一平原地区的159名青年人群的18项症状进行调查及症状评分,分析其与居住地海拔高度、人员年龄、居住时间、不同单位、持续或断续居住及文化程度高低的相关性。结果: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海拔5 000 m以上组明显高于4 300 m和3 700 m组,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海拔4 300 m组与3 700 m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居住人员(不同年龄、职务、单位、文化程度、时间、持续或断续)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持续高原居住组与断续居住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返回平原后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与居民年龄、高原暴露时间、居住海拔高度、工作量大小、高原持续暴露成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高原暴露时间越长、居住地海拔越高、工作量越大者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越高。
王引虎王琰阳盛洪李彬周其全
关键词:返回平原症状调查
高原脱习服症预防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高原脱习服(deacclimatization to high altitude,DAHA)是指平原人移居高原生活一段时间后,机体在机能和结构上发生一系列改变以习服高原环境;当他们再返回平原时,又逐渐消除对高原低氧环境所获得的习服改变,而重新适应平原环境的代偿调节过程[1-2],是机体脱离高原低氧环境进入常氧环境后的一种适应性反应[3].而高原脱习服症(DAHA Syndrom,DAHAS)是指DAHA的反应过度,引起人体出现一系列的身体甚至心理不适[4],如嗜睡、健忘、胸闷、胸痛、心慌、气短、浮肿、咳嗽、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头痛、眩晕、困倦、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不适、咽部异物感、关节疼、耳鸣等.DAHAS的持续时间短则几天,长则几月,最长可达数年.轻者对患者没有显著影响,不需治疗,可以自愈;重者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工作、生活,需要对症治疗.
王引虎周其全牛文忠阳盛洪李彬
海拔5000m以上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低转治疗47例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海拔5000 m以上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的低转治疗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09年和2010年采用低转治疗的47例高原肺水肿(HAPE)和高原脑水肿(HACE)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在初步诊断为HAPE和HACE后,即紧急低转至海拔3700 m的医疗站治疗,4 d后治愈出院。途中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和连续治疗,低转距离280~360 km,途中耗时8~14 h;1例HAPE合并HACE患者由基层部队从海拔5390 m处自行低转,于途中病情恶化死亡;1例低转前深度昏迷病例下送至3700 m救治3 d后,病情仍不能有效好转,改用直升机下送至平原(1400 m)高压氧治疗2 d后治愈出院。结论在海拔5000 m以上地区发生的重症急性高原病,应迅速积极低转。低转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科学决策低转时机、选择合适的低转方式、连续的途中有效救护以及充分的准备。
王引虎王福领王宏运阳盛洪杨海军潘肯林
海拔5000m以上驻防官兵慢性高原病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了解喀喇昆仑山海拔5000 m以上驻防官兵慢性高原病(CMS)发病情况,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CMS青海标准,对喀喇昆仑山驻防1年的223名官兵进行健康检查,并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23名官兵中,45人患有CMS,患病率为20.2%。其中海拔5380 m组、5200 m组、5100 m组CMS患病率分别为29.6%、35.2%、30.8%,显著高于海拔4300 m组(4.1%)和海拔3700 m组(7.4%)(P<0.05或P<0.01);海拔5380 m组、5200 m组、5100 m组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196.7±21.0)g/L、(200.0±18.1)g/L、(197.6±17.1)g/L,也显著高于海拔4300 m组(180.1±15.2)g/L和海拔3700 m组(183.6±17.2)g/L(P<0.01)。本次调查CMS患病率较2005年明显降低,其中海拔5380 m组由85.7%下降至29.6%,海拔4300 m组由43.5%下降至4.1%(P<0.01)。结论喀喇昆仑山驻防官兵CMS患病情况较5年前明显改善,但海拔5000 m以上驻防官兵的健康保护问题仍需重点研究。
王引虎阳盛洪冯英凯张东杨海军高亮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患病率
喀喇昆仑山驻防军人几项血清生化指标观察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喀喇昆仑山是我国西线高原战略要地,部分哨卡海拔高度在5000 m以上,驻防官兵的健康历来是国家和军队关心的重点。2011年6月,笔者对喀喇昆仑山某边防部队进行了健康检查,并与2005年的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阳盛洪高亮王引虎王福领张东冯英凯
关键词:肝功能肾功能
高压氧治疗海拔5000m以上地区移居人群脱习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高原脱习服的疗效,为制定高原脱习服标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驻守在海拔5000 m以上哨卡1年的55名男性青年官兵随机分成3组,其中高压氧Ⅰ组20例,高压氧治疗1/d,共治疗10次;高压氧Ⅱ组20例,高压氧治疗1/2 d,共治疗5次;对照组1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5、10 d进行脱习服症状调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压氧Ⅰ组和高压氧Ⅱ组治疗10 d后,高原脱习服的发生率和症状评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高压氧Ⅰ组和高压氧Ⅱ组治疗后5、10 d,高原脱习服的发生率和症状评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Ⅰ组和高压氧Ⅱ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高压氧治疗高原脱习服方案疗效确切,考虑到实用性和经济性,采用1/2 d,共治疗5次的方案值得推广。
阳盛洪王引虎杨海军王福领
关键词:高压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