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2XNI010)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52H指数:14
- 相关作者:张杰郑文平金岳杨连星陈志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创新追赶战略抑制了中国专利质量么?被引量:483
- 2018年
- 在国家创新追赶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各省级政府出台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是否对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抑制效应?是否造成了中国的专利"泡沫"和专利的"创新假象"?这已成为学者们必须高度关注和亟待解答的重大研究命题。本文使用文献中常用的专利生产函数设定计量模型,利用改进的企业层面专利质量测算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各省级政府出台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是否对企业专利质量造成抑制效应的经验事实。主要发现是:中国各省级政府出台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相当程度上对企业申请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质量造成了抑制效应,但是对企业授权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质量表现出中性作用效应。由此表明:一方面,政府专利资助政策扭曲了企业专利申请的动机,导致大量低质量专利产生;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家专利审查和批准制度,一定程度上会纠正专利资助补贴政策对企业专利申请所带来的负向激励效应。后续的各项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该结论。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国专利制度以及创新追赶战略的调整,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依据。
- 张杰郑文平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经济新动力形成机制、障碍与突破途径--基于生产率形成的逻辑视角被引量:10
- 2016年
- 现阶段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对称的过快过早衰弱的典型现象,同时,无论是实际工资和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比,还是财政收入与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比,也存在不兼容特征。这表明,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促进实体经济部门的生产率可持续提升为立足点,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生产率的提升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供给侧改革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新结构和新动能,也是改善劳动者收入的提升空间以及收入不平等的缓解途径,决定着中国内需驱动发展模式和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成败。当前的改革一是要通过全面推进市场化来释放改革红利,降低不合理的生产成本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要打通生产率提升和工资水平提升之间的传递机制,搭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互动,三是要构建和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兼容的多层次金融体制,四是需要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 张杰金岳
- 关键词:经济新动力
- 当前中国劳资关系的新特征、新问题与重点调整方向被引量:8
- 2020年
- 当前,中国劳资关系面临在劳动力资源仍然相对丰富的情形下,实体经济中的"农民工荒""技工荒"现象呈全国蔓延之势、企业各层次员工流动性过高、不同劳动群体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但制造业部门工资增速在特定时期内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等突出问题。中国劳资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不同发展阶段中,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资双方博弈力量改变以及不同层次劳动力供需关系的中长期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阶段中国似乎正在由"资本力量强势+完全灵活性和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模式",转向"劳动者力量强势+偏向于保护劳动者(高端人力资本)利益的劳动力市场模式",而直接跨过了"资本力量相对强势+兼顾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利益平衡的灵活性劳动力市场模式"。阻碍中国劳资关系动态演进的一个突出因素,是现行《劳动合同法》中的部分条款甚至其中的基本立法精神,与产业结构动态调整升级的内在要求,出现了部分不匹配甚至存在内在冲突。为此,应尽快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分类管理制度创新,杜绝"一刀切"式的统一制度设计,加快部分条款的调整,增强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的适用性和权威性。
- 张杰
- 关键词:劳资关系《劳动合同法》演进逻辑劳动力市场
- 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经验的再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出口到底给中国企业生产率带来何种作用效应,既有文献的结论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在着重考虑已有文献并未考虑到的企业TFP测算方法、企业进口以及出口贸易方式这3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重新检验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应,结果发现:除了纯加工贸易类型企业外,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仍呈现自我选择效应;从新进入出口市场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出口活动中存在显著的"出口中学习"效应,这为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所具有的促进效应提供了支持证据;从出口密集度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出口活动中存在"生产率损失"或"生产率抑制"效应,这又反映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可能具有的负面效应。本文的检验结果及其解释,为理解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应、判断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效应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微观经验证据。
- 张杰金岳
- 关键词:出口企业生产率自我选择效应
- 政府补贴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被引量:83
- 2015年
- 本文研究了中国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效应,主要结论是:第一,政府补贴并未与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有显著作用,说明政府干预未对企业低端出口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第二,政府补贴与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呈显著倒U型关系,表明政府补贴规模较小时,可对企业高端出口能力形成促进效应,而政府补贴规模过大,则会对企业高端出口能力带来抑制效应;第三,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贸易方式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
- 张杰郑文平
- 关键词:政府补贴
-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性分化的重大现象、突出症结与破解思路被引量:4
- 2020年
- 当前中国经济表现出南北区域板块、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部门之间的结构性分化现象。对中国仍然处于特定的“投资增长驱动发展模式”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够,对制造业部门的高质量投资对提升中国未来潜在增长率的决定性作用认知不够;政府一味依赖的土地财政以及诱发的高房价、高房租和房地产泡沫,既对以制造业为主的旧动能国际竞争力造成了挤出效应,也对新动能的发展壮大产生了难以忽略的阻碍效应甚至抑制效应;针对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局推出的各种金融政策举措,非但没有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的制度扭曲性融资约束难题,反而导致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贷款难度提升,这已成为影响和阻碍中国新动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需要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形成动因以及机制体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突破口和具体政策建议。
- 张杰任元明
- 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背离下中国经济动能的形成、障碍与突破被引量:4
- 2017年
- 当前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外部出口结构与内部新动能结构的的三大背离现象,导致了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和重叠性逐步减弱,这预示着依靠外需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难以持续,对中国经济新动能外部和内部之间转化造成了四个方面的障碍效应。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一方面,不少典型地区在人均GDP还未达到拐点且工业化的中高端阶段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普遍出现了第二产业比重过早过快下降的态势,这种扭曲现象在某些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从而对中国经济新动能的加速形成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出口制造业在不同区域间的梯度转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背离效应,相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部地区工业高端化升级的停滞困局及局部地区的工业塌陷现象,也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出口优势快速弱化效应,导致中西部地区出现经济发展动能脆弱性波动风险的加大。因而针对这些重大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和今后可能的改革突破口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现实针对性。
- 张杰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战略内涵与具体途径被引量:37
- 2016年
-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要素低成本优势,尤其是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所依赖的低成本出口竞争优势,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其中,制造业部门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产成本,面临着不合理的典型"八高"现象,这既对中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造成了不可忽略的阻碍作用,也对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壮大造成了相应的拖累效应。因此,中央在部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中,专门将"降成本"制定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此来积极主动地应对和破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些重大挑战。针对以上现象,本文就中国实体经济生产成本"八高"现象的具体表现以及成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张杰宋志刚
- 关键词:降成本
- 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新检验:中国经验被引量:61
- 2016年
- 本文在着重考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进口、直接与间接出口以及出口贸易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利用改进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检验了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企业在出口活动中既不存在明显的"自我选择效应",也不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其次,间接出口企业或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活动不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直接出口企业或从事混合贸易企业的出口活动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但这两种类型企业的出口活动只存在相对微弱的"出口学习效应";只有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其出口活动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
- 张杰张帆陈志远
- 关键词:出口企业生产率自我选择效应加工贸易
- 进口行为、企业研发与加工贸易困境被引量:17
- 2015年
- 利用海关贸易库和工业企业库的合并数据,文章专门研究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对企业R&D投入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有效处理内生性问题基础上,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均对中国企业R&D投入造成显著抑制效应。进口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作用和企业出口行为密切相关。中间品的进口对无出口企业的R&D投入造成了显著抑制效应,而资本品的进口对无出口企业的R&D投入没有显著抑制效应,却对有出口企业的R&D投入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加工贸易方式是造成进口抑制企业R&D投入的重要原因,由此揭示出中国对外开放中"加工贸易困境"现象的存在。这些发现对重新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复杂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进口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 张杰
- 关键词:企业R&D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