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I-04)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何文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从绿林首领到市长——清末民初革命中的李福林被引量:2
- 2011年
- 绿林出身的李福林结识孙中山后加入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广州地区民军首领,为广东光复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自己赢得出路。但在革命转入低潮时,李福林却见风使舵,一度疏远孙中山的革命阵营,与龙济光合作。在受到桂系军阀的排挤后,李福林为寻求政治依靠,再次转向孙中山,却又希望在孙中山与桂系军阀之间左右逢源,与革命政府若即若离,以求利益最大化。随着驱桂战争形势的顺利发展,李福林宣布独立,帮助粤军成功驱逐桂系军阀。由此,李福林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其所领导的地方武力成为大元帅府时期革命政权的重要支柱,李的政治地位随之达到新的高度。即便如此,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李福林,其革命动机的"两面性",仍然是制约其行为的重要因素。1924年商团事变中李福林充当调停人,周旋于地方势力与革命政府之间,倍感无奈又不断自责。李福林的个人利益视野,既无法使他成为坚定的革命者,也严重制约地方社会对革命的支持,革命党人始终未能在最具条件的革命策源地广东扎下牢固的根基。
- 何文平
- 关键词: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地方势力
- 武力化与民初地方社会秩序——1920年代珠三角地区军团冲突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1920年代珠三角地区所发生的一系列军团冲突事件,不同于农团冲突,并非阶级矛盾的产物,实乃军队、民团、盗匪三者之间为争夺地方利益的纠纷,是民初以来珠三角地区社会秩序重建过程中多种权势生长、伸张与争夺的后果,体现了民国初期地方武力化所造成的地方控制权分散化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阀政治背景下地方势力的伸张与政府控制力的弱化。
- 何文平
- 关键词:民团盗匪军队社会秩序
- 民国初年广东的盗匪与地方社会——一种“非法”武力权势的形成被引量:4
- 2011年
- 民国初年广东盗匪力量进一步发展,通过"兵匪流动"、"藉匪自救"等途径,盗匪集团依靠武力在地方形成了小范围的割据,甚至公然挑战或排挤政府、军队在地方社会的"合法"权利,演变为一种实际上的地方权势,成为广东地方社会控制体系的一部分。盗匪权势的形成是民国初年地方社会武力化的一种表现,其从边缘到中心的社会流动过程,对地方社会权势的多元化影响明显,加剧了地方社会的动荡。
- 何文平
- 关键词:民国初年盗匪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