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11BAA10017)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邹艳芬陆宇海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区域能源消费”研究框架的国内外比较——基于共词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以CNKI和Science Direct为数据源,基于共词矩阵,结合多维尺度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区域能源消费"研究框架。关键词共词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区域能源消费"的研究是以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延伸出影响因素分析、能源安全与能源战略、能源消耗、能源政策以及碳排放等效应研究这5个研究方向,其中最成熟的方向是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国外"区域能源消费"的研究是以围绕"节能、电力、环境和技术进步"4个领域为核心,形成了能源系统、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耗、中国和气候变化这5个研究方向,其中研究最成熟的方向是中国能源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研究的5个方向中有3个是属于本体的视角,即前后效应和内部物理特性的描述等,均没有重点关注到系统维度和社会维度的深度挖掘。综合看,在未来的研究中,需注重加强气候变化和能源系统这两个方向,尤其要更多地引入系统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区域能源消费。
- 邹艳芬
- 关键词:共词分析
- 中部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分析
- 2013年
- 本文在构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投影法,以2000-2011年为样本区间,对中部地区六省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计算,实证分析其空间格局和时间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六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性已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渐渐向好的倒"U"型发展态势。
- 陆宇海
- 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主成分投影法
-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发展路径被引量:5
- 2012年
- 能源利用效率近年来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构建能源利用效率均衡解和最优解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比分析了2001—2008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均衡解、最优解与实际值的差距,并模拟了2010—2050年能源消费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发展路径。结果表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惯性趋势,其实际值与最优值的差距,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模式本身所造成的;在当前的发展模式年均8%的经济增长率下和理论计算的最优发展模式下,能源消费高峰达到的年份分别为2040年和2036年,但前者高峰期的能源消费是后者的2.71倍。因此,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要是确立正确的发展模式,其次是制定有效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和手段。
- 邹艳芬
- 关键词:内生经济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情景分析法
-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的国际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为解决国内日益尖锐的能源环境矛盾,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压力,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测度和国际对比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能源消费者分为企业、政府和居民三大类别,从国家能源发展目标出发,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指标、监控类指标、解释类指标和辅助说明类指标4大类;在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核算方式下,采用熵权法与能源消费份额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与主成份投影法相结合,对中国、美国、日本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在4种组合条件下,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测度值分别为0.6207、0.5796、0.7854、0.7186,总体虽基本处于"较好"状态,但在32个样本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分别为第26位、第28位、第8位和第11位,比较而言,购买力平价法下的测度值和排名更好,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邹艳芬
-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熵权法主成分投影法
- 能源消费波动特征分析——基于门限分位点回归模型被引量:3
- 2014年
- 运用门限分位点回归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的波动性与增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检验。以中国1953—2011年的能源消费年度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4.23%的增长率为门限,划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不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条件波动性的反应程度有所不同,且总体呈U形波动特征。这种非对称性说明中国能源消费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保持波动的稳定性。
- 邹艳芬
- 关键词:能源消费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