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K3-2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K3-26)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陆洲导夏敏余江滔向怡宁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混凝土
  • 3篇混凝土框架
  • 2篇软件开发
  • 2篇纤维模型
  • 2篇火灾反应
  • 1篇性能模拟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试验验证
  • 1篇混凝土框架结...
  • 1篇火灾
  • 1篇火灾后
  • 1篇钢筋
  • 1篇钢筋混凝
  • 1篇钢筋混凝土
  • 1篇钢筋混凝土框...

机构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余江滔
  • 3篇夏敏
  • 3篇陆洲导
  • 1篇向怡宁

传媒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受火后混凝土框架基于纤维模型的软件开发与试验验证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对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的残余力学性能进行有效准确的数值模拟,该文基于纤维单元模型和分层壳单元模型的思路,以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混凝土框架火灾受损分析系统(简称ASFCF系统)。为了验证该系统,设计了2个相同尺寸的带楼板的单层单跨空间混凝土框架,一个进行火灾试验(称为火后框架),一个不进行火灾试验(称为常温框架),对这两个框架中的各个梁、板构件按顺序依次进行静载破坏试验;利用ASFCF系统对两个框架分别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将火后框架与常温框架各个构件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吻合度较高,误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说明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分层壳单元模型模拟火灾后框架结构中的梁、柱和楼板是合理有效的,采用ASFCF系统对混凝土框架进行高温后热力耦合分析的计算结果准确、可信,能够较好地用于受火后混凝土框架残余承载力的计算和评估中。
夏敏余江滔陆洲导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软件开发试验验证
火灾后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分析火灾后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修复和加固后的力学性能,基于纤维单元模型和分层壳单元模型,将梁、柱构件截面划分成多个纤维,将板沿截面厚度方向划分成多个层,可以考虑各个构件截面的不均匀温度场分布以及受火损伤或修复、加固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以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混凝土框架火灾受损分析系统(ASFCF)。进一步以一个多层多跨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利用该系统对框架在受火损伤、修复和加固后的力学反应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SFCF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火灾后空间混凝土框架的损伤、修复与加固后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成果可作为评估混凝土整体框架结构火灾后的残余力学性能及修复、加固后的力学性能的理论参考。
夏敏余江滔陆洲导
关键词:火灾反应
基于纤维模型的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分析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残余力学性能,基于纤维模型的思路,将梁、柱构件截面划分成多个纤维,可以考虑构件截面的不均匀温度场分布以及受火损伤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以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将SAP2000建立的模型文件导入到ABAQUS中,对基于纤维模型的混凝土框架进行受火后的温度场分析和非线性力学分析。通过一个多层多跨三维混凝土框架火灾反应的实例,对该框架在受火后的力学反应进行了分析,可为评估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后的残余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夏敏余江滔陆洲导向怡宁
关键词:纤维模型混凝土框架火灾反应软件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