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0BB0323)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贺秀斌韦杰金慧芳鲍玉海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三峡库区坡耕地有限顺坡耕作模式及减蚀效应被引量:10
- 2012年
- 有限顺坡耕作坡耕地地块坡长因坡度而异,可依据细沟侵蚀发生临界确定,在野外调查和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有限顺坡耕作地块坡长推荐值。研究表明,较无措施坡耕地而言,采取水平沟、埂坎和地埂植物篱等措施的坡耕地减蚀效益分别达到63%、77%和94%,具有显著的理水保土作用。同时,有限顺坡耕作模式具有成本低,高效实用,操作简单方便,农民易于接受等优点,适合在三峡库区推广。
- 韦杰鲍玉海金慧芳贺秀斌
- 关键词:水平沟减蚀
- 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研究——以长江上游为例被引量:4
- 2012年
- 流域产沙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反映,受降雨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采用退耦理论的思想和差分方法推导出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的简易估算方法,并对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乌江、嘉陵江、岷江分别计算人类活动总体贡献率。结果表明,各流域人类活动对侵蚀产沙变化的贡献率达72%~97%,总体上属于抑制侵蚀的正向活动。长江上游输沙量呈阶段梯级变化,根据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的距平累积变化的突变特征将1955~2009年划分为5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河流输沙量较大,主要与"一五"、"大炼钢铁"、"三线建设"、农村改革前期不稳定因素等密切相关,而70年代河流输沙量较小是受当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采取"挑沙面土"、"边沟背沟"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80年代中期后河流输沙量明显减少,主要受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水保工程的实施及大兴水库建设等影响。
- 韦杰贺秀斌
- 关键词:输沙量降雨侵蚀力长江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