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09J015)

作品数:8 被引量:76H指数:6
相关作者:鲁连涛朱旻昊张继旺刘淑华曾东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车轴
  • 2篇列车
  • 2篇空心车轴
  • 2篇合金
  • 2篇高速列车
  • 2篇车轮
  • 1篇低合金
  • 1篇低合金钢
  • 1篇调质
  • 1篇调质处理
  • 1篇动车
  • 1篇动车转向架
  • 1篇多目标模型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伤损
  • 1篇试制
  • 1篇踏面
  • 1篇踏面剥离
  • 1篇碳钢
  • 1篇铁路

机构

  • 4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南车青岛四方...
  • 2篇青岛四方车辆...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山西太钢不锈...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3篇顾家琳
  • 3篇朱静
  • 3篇曾东方
  • 3篇刘淑华
  • 3篇张继旺
  • 3篇朱旻昊
  • 3篇鲁连涛
  • 2篇施惠基
  • 2篇潘涛
  • 2篇周惠华
  • 2篇金学松
  • 2篇张远彬
  • 2篇汝继来
  • 2篇赵雷
  • 1篇温泽峰
  • 1篇林吉忠
  • 1篇王成国
  • 1篇张关震
  • 1篇闫允杰
  • 1篇刘金朝

传媒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摩擦学学报(...
  • 2篇铁道机车车辆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RH_2型动车转向架车轴评估被引量:1
2015年
为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用客车车轴的国产化,对引进CRH2动车组200km/h用拖车轴进行了评估分析,测试了其化学成分,硬度,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残余应力,观察了低倍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该轴的基体材料为普通中碳钢,组织为铁素体+索氏体+屈氏体,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在车轴关键部位表面进行了中高频感应处理,实现了表面强化,能满足高速列车车轴抗疲劳性能的要求。这种高速列车车轴制造的技术路线特点在于利用表面处理工艺技术提升了价廉的普通碳素钢性能;由此也带来一些工艺较为复杂、设备投资大等一些问题。我国尚未采用此种工艺路线进行高铁客车车轴的研发。
顾家琳林吉中闫允杰宋子廉刘淑华朱静
关键词:转向架车轴中碳钢表面强化处理
高速列车空心车轴全尺寸疲劳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高速列车空心车轴的主要失效方式为疲劳失效,因此疲劳性能是车轴研制和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考核指标,欧洲EN标准规定了车轴疲劳性能指标和疲劳试验的基本要求。现基于EN标准,研究制定了国内高速空心车轴全尺寸疲劳试验方法,并首次进行了国产车轴的疲劳试验。主要探讨了疲劳试件设计、考核截面位置的确定、以及疲劳载荷计算等问题。同时,分析和研究了EN标准F1轴疲劳性能指标的含义,为F1轴疲劳载荷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高速车轴疲劳试验方法的探讨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试验方法及其技术要求是合理可行的。本研究对高速车轴的疲劳试验技术、及制定国内相应试验规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汝继来赵雷周惠华施惠基顾家琳潘涛刘淑华吴海英朱静
关键词:高速列车空心车轴全尺寸疲劳试验
铁路车轮轮辋疲劳裂纹和踏面剥离掉块的微观伤损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以某型铁道车辆装用的3组(20个为1组)车轮(其中,1组车轮的轮辋出现疲劳裂纹,1组车轮的踏面存在剥离掉块,1组车轮运行30万km未出现伤损)为研究对象,采用ASPEX自动扫描电镜系统研究3组车轮轮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组成、性质及定量关系,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研究轮辋疲劳裂纹、踏面剥离的伤损形貌和特征,分析导致轮辋疲劳裂纹和踏面剥离的微观伤损因素。结果表明:辋裂车轮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以脆性夹杂物为主,约占非金属夹杂物总数的85%,并且断口中存在的毫米级脆性氧化物类夹杂物属于冶炼或浇注过程中混入的耐材或熔渣等外来物,这是轮辋疲劳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踏面剥离掉块车轮和未损伤车轮中,塑性非金属夹杂物占绝对多数,分别约占非金属夹杂物总数的84%和93%,踏面剥离掉块车轮的踏面塑性变形层平均厚度约为1mm,为未伤损车轮踏面塑性变形层的10倍,说明踏面塑性变形层的相对变形量较大是导致车轮踏面剥离掉块的主要原因。
丛韬韩建民张关震吴斯张澎湃
关键词:车轮轮辋车轮踏面
激光离散处理车轮钢-钢轨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将激光离散处理前后的车轮试样分别与钢轨试样匹配,利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研究激光离散处理对轮轨摩擦副滚动接触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试样经过激光离散处理后,其抗磨损性能大幅增加,对应的轮轨试样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小幅增加,其对摩钢轨试样的磨损加剧.未处理车轮试样主要发生剥层磨损并伴随轻微的疲劳磨损;处理后的车轮试样主要发生疲劳磨损并伴随轻微的剥层磨损.这是由于激光离散处理提高了车轮试样表层材料的抗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抑制了材料的剥层磨损.各钢轨试样均发生剥层磨损,但是车轮试样经激光离散处理后,对应钢轨试样的剥层磨损加剧.
曾东方鲁连涛李正阳张继旺朱旻昊金学松
关键词:车轮钢钢轨钢
高速列车空心车轴国产化的选材和试制被引量:24
2015年
通过剖析日本和欧洲(意大利、法国)产的车轴和对照国内外采用的相关技术标准,调研分析国内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装备和能力,从国内需求、材料的性价比和加工工艺的可行性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国产高速列车空心车轴采用低合金钢材料和调质处理的热处理工艺。研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分别适用于时速200~250和300~350km的国产化EA4T和EA4Tplus钢的空心车轴,其小试样的常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均超过解剖的国外同等级车轴,特别是其缺口疲劳性能和低温冲击性能更优,并都通过了全尺寸实物疲劳试验。另外,还成功试制了30NiCrMoV12钢车轴,其成套技术可为今后车轴的选用提供参考。
朱静顾家琳周惠华刘淑华潘涛王玉玲吴海英武月英施惠基林吉忠汝继来刘韶庆赵雷刘会英蔡明春
关键词:高速列车空心车轴国产化低合金钢调质处理
高速轮轨材料匹配的滚动接触磨损性能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轮轨材料匹配对轮轨摩擦副滚动接触磨损性能的影响,将三种高速车轮材料分别与钢轨材料匹配,利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各摩擦副磨损率,比较研究成分变化对车轮材料力学性能和轮轨摩擦副滚动接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的高速车轮材料中增加碳的质量分数能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抗磨损性能,但材料塑韧性下降;在常规的高速车轮材料中适当地调整合金成分的质量分数能更大幅度地提高材料强度和抗磨损性能,同时保持材料塑韧性基本不变。滚滑条件下,车轮材料应变硬化程度的高低不影响车轮材料的抗磨损性能,试验前车轮材料初始硬度的高低是决定其抗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钢轨材料的磨损率随对应车轮硬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近似呈线性关系。
曾东方鲁连涛张远彬张继旺朱旻昊金学松
关键词:力学性能
以圆弧参数为设计变量的车轮型面优化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在分析圆弧型车轮型面几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4段圆弧描述车轮型面与钢轨的接触部分。以4段圆弧中两端圆弧的半径和两中间圆弧的圆心坐标为设计变量,以轮轨磨耗、临界速度和轮轨横向力为目标函数,以满足对最大接触应力、脱轨系数、滚动疲劳因子、临界速度和轮轨横向力的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圆弧型车轮型面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欧洲时速200km标准铁路客车为例,采用给出的车轮型面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其车轮型面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车轮型面经1次优化的车辆运行在半径为3 000m的曲线线路上时一位轮对车轮的总磨耗指数下降约15%,但车辆的临界速度仅为75m.s-1;通过调整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进行车轮型面优化,得到最优车轮型面Wheel_Opt,采用此车轮型面的车辆在同样线路上一位轮对车轮的总磨耗指数下降约12%,临界速度提高至105.9m.s-1。
成棣王成国刘金朝李海涛
关键词:多目标模型磨耗
合金含量对高速车轮材料滚动接触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将2种含碳量相同合金含量不同的高速车轮材料分别与钢轨材料匹配,利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比较研究了组织、硬度和加工硬化等因素对车轮材料滚动接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的高速车轮材料中适当地增加Si、Mn的含量,降低Cr的含量可以提高车轮材料的抗磨损性能;硬度高的车轮材料未必耐磨,组织差异对车轮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影响显著;表面裂纹易萌生于高度变形的先共析铁素体组织;加工硬化引起的硬度增加对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曾东方鲁连涛张远彬张继旺温泽峰朱旻昊
关键词:先共析铁素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