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026)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叶许春刘健张奇伦丹周文佐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径流
  • 1篇三峡库区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协调
  • 1篇生态环境协调...
  • 1篇水热
  • 1篇土地持续利用
  • 1篇气候变化特征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鄱阳湖
  • 1篇鄱阳湖流域
  • 1篇耦合性分析
  • 1篇协调发展
  • 1篇流域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东省水利科...

作者

  • 2篇张奇
  • 2篇刘健
  • 2篇周文佐
  • 2篇叶许春
  • 2篇伦丹
  • 1篇杨勋林
  • 1篇李相虎

传媒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岩溶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999-2013年重庆市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耦合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SPSS,对1999-2013年重庆市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9-2013年土地持续利用指数逐年递增,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逐年不断加大,城镇化大规模的建设是土地利用强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质量除了在2000-2004年生态环境指数呈"V"字型发展之外,总体呈上升态势发展;重庆市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度由0.387 4(轻度失调衰退土地利用损益型)上升至0.754 0(中级协调发展经济主导型),但2011年情况有所变化,土地持续利用指数首次低于生态环境指数,耦合发展基本类型由生态主导型转向经济主导型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由土地利用制约型演变为生态环境制约型,生态环境效益滞后于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土地资源总体利用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作用是耦合关系由失调发展转化为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应坚持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与保护并举,优化经济结构与技术创新齐下,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维系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运行机制,确保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伦丹周文佐苏维词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主成分分析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赣江径流变化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以鄱阳湖最大入湖支流——赣江流域为例,以流域的水量-能量收支为基础,分析流域近50年来水文、气候的变化特征,研究流域尺度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其他年代赣江径流的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变化作用引起的,而人类活动的作用相对较弱。基于蒸发率函数的定量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相差较大,但气候因素始终起着增大径流的作用,人类活动起着不同程度的辅助作用。
叶许春刘健李相虎张奇
关键词:气候变化赣江流域
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径流的驱动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以1960-2007年鄱阳湖流域14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五河"水系中5个水文监测站的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气温、降水、潜在蒸发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降水和潜在蒸发对径流的驱动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年代气候变化对赣江、信江以及抚河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960-2007年鄱阳湖流域气温升高,降雨增加,潜在蒸发量却呈长期的下降趋势,径流变化过程与降雨过程总体一致,但不同时期各站点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气候变化对径流的驱动作用表明,相对于流域1960s的气候条件,其他年代气候变化均起着增大径流的作用,其中气候变化驱动作用最大的1990s导致径流增加194.3~321.3mm,最小的2000s导致径流增加32.7~106.5mm.此外,受不同年代流域降雨变率以及流域调蓄作用影响,1970s和1990s气候变化导致的径流增量以信江为最,而1980s和2000s则是赣江最大.
叶许春刘健张奇杨勋林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鄱阳湖流域
三峡库区长寿段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定量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以三峡库区长寿段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图为依据,采用计量地理模型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从土地利用现状和动态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寿区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差异显著、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多样,各个乡镇土地利用类型区位意义不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区土地利用结构转变较快,各个乡镇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显著;全区土地利用信息熵增大,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呈无序化,应该加大土地利用的调整力度.
周泽丽周文佐伦丹贾振毅肖寒月张田方
关键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计量地理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