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3049)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7
相关作者:闭向阳杨元根金志升孙力冯新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重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土法炼锌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3篇植物
  • 2篇典型植物
  • 2篇体内重金属
  • 2篇土壤
  • 2篇黔西北
  • 2篇重金属积累
  • 2篇CD
  • 1篇地表环境
  • 1篇地区植物
  • 1篇英文
  • 1篇玉米
  • 1篇植物有效性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铅锌矿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重庆市固体废...

作者

  • 7篇闭向阳
  • 6篇杨元根
  • 6篇金志升
  • 5篇孙力
  • 4篇白薇扬
  • 3篇冯新斌
  • 3篇李非里
  • 2篇符志友
  • 1篇龚敏
  • 1篇刘涛泽
  • 1篇马振东
  • 1篇李广辉
  • 1篇任利民
  • 1篇吴丰昌
  • 1篇闫海鱼

传媒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Pedosp...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铅锌矿区地表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动态变化及生物有效性探讨被引量:17
2008年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的一些研究进展。近十年来,国内外对铅锌矿山开发引起的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和大气系统中的分布、形态、累积、迁移及转化机理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着重总结和探讨了铅锌矿区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和机制等方面,以期能对这些方面有一个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解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符志友杨元根吴丰昌闭向阳金志升
关键词:采矿活动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土法炼锌导致Cd对土壤-农作物系统污染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现场取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贵州省赫章县的土法炼锌活动导致Cd对当地土壤-农作物系统的污染状况及规律。结果表明,炼锌污染土壤Cd含量高达5.3~144.7mg·kg-1,且Cd在土壤中的累积程度随着冶炼时间的增长而加剧。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的CaCl2和DTPA提取态Cd分别占全量的2.47%~16.80%和3.18%~10.11%,随着Cd在土壤中累积时间的加长,CaCl2和DTPA提取态Cd的百分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体内Cd的明显蓄积,玉米、土豆和大豆三类当地主要农作物可食部分Cd含量分别为1.8、4.8和2.0mg·kg-1,分别超过国家粮食卫生标准9、24和10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Cl2提取态Cd与农作物中Cd含量没有相关关系,而DTPA提取态Cd和全量Cd与农作物根和茎叶中Cd含量显著正相关。
闭向阳杨元根冯新斌李非里李广辉孙力
关键词:土法炼锌CD土壤农作物
河流对阿哈水库汞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阿哈水库是贵阳市饮用水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阿哈水库流域的煤窑废水污染是其主要污染源;之后,矿山煤窑废水经集中治理,状况得到很大改善,生活水排放成为主要污染源。阿哈水库入库河流总汞浓度为7.1-47.9 ng/L;甲基汞浓度为0.16-2.50 ng/L;活性汞浓度为0.25-2.43 ng/L,且随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丰水期。阿哈水库入库河流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为颗粒态汞,总汞与颗粒态汞呈显著正相关。阿哈水库唯一的出湖河流小车河中,各种形态的汞均较入湖河流中的汞含量大大减少,这表明水库的沉淀和拦截净化作用相当显著。
白薇扬冯新斌金志升孙力闫海鱼
关键词:甲基汞阿哈水库
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典型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积累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导致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生长茂盛的自然植被及其根部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分析测试。土壤重金属形态用连续提取法区分为有效态和强结合态,结果发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含量成正比。所分析的4种植物体内的Pb、Zn、Cd含量表现为Zn>Pb>Cd。接骨草(SambucusChinensis)和柳叶苦荬菜(Ixerisgracilis)在体内富集、运输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很强,是对污染区生态重建非常有前景的植物。
孙力杨元根白薇扬闭向阳金志升
关键词:土法炼锌植物重金属积累
Atmospheric Deposition-Carried Pb, Zn, and Cd from a Zinc Smelter and Their Effect on Soil Microorganisms被引量:11
2009年
Dust emissions from smelters, a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s, could severely influence soil quality. Downwind surface soils within 1.5 km of a zinc smelter, which was active for 10 years but ceased in 2000, in Magu Town, Cuizhou Province, China were selected to examine Pb, Zn, and Cd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fractionation along a distance gradient from a zinc smelter, and to study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b, Zn, and Cd accumulation on soil microorganisms by comparing with a reference soil located at a downwind distance of 10 km from the zinc smelter. Soils within 1.5 km of the zinc smelter accumulated high levels of heavy metals Zn (508 mg kg^-1), Pb (95.6 mg kg^-1), and Cd (5.98 mg kg^-1) with low ratios of Zn/Cd (59.1-115) and Pb/Cd (12.4-23.4). Composite pollution indices (CPIs) of surface soils (2.52-15.2) were 3 to 13 times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soils. In metal accumulated soils, exchangeable plus carbonate-bound fraction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10% of the total Zn, Pb, and Cd. The saturation degree of metals (SDM) in soils within 1.5 km of the smelter (averaging 1.25) was six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soils (0.209). A smaller soil microbial biomass was found more frequently in metal accumulated soils (85.1-438 μg C g^-1) than in reference soils (497 μg C g^-1),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P 〈 0.01)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to organic carbon ratio (Cmic/Corg) with SDM was observed. Microbial consumption of carbon sources was more rapid in contaminated soils than in reference soils, and a shift in the substrate utilization pattern was apparent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DM (R = -0.773, P 〈 0.01). Consequently, dust deposited Pb, Zn, and Cd in soils from zinc smelting were readily mobilized, and were detrimental to soil quality mainly in respect of microbial biomass .
YANG Yuan-Gen2, JIN Zhi-Sheng, BI Xiang-Yang, LI Fei-Li, SUN Li, LIU Jie and FU Zhi-Y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土法炼锌导致土壤中铅分布特征和形态变化的研究
2007年
对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区土壤中Pb分布特征和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各炼锌点表层土壤中全铅含量71.8~37 247.4mg·kg^-1,远高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29.3 mg·kg^-1).其分布特征表现为:土壤中Pb含量总趋势随着炼锌时间增加而增加,随着距废渣堆的距离增加而降低.剖面中全铅含量分析表明Pb主要累积在土壤表层,但随着冶炼时间增加深层土壤中Pb累积程度也逐渐加大.以CaCl2和DTPA作为提取剂的简化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Pb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CaCl2和DTPA提取态Pb占全量的比例很低,平均值分别为0.3%和5%,但是其绝对含量高达6.4~1 037mg·kg^-1;并随着Pb在土壤中累积时间的加长,CaCl2和DTPA提取态Pb所占比例呈显著降低的趋势,但其绝对含量逐渐增加.
刘涛泽杨元根闭向阳李非里符志友金志升
关键词:土法炼锌土壤
简化连续提取法评价污染土壤中Zn、Cd的植物有效性被引量:13
2006年
以0.01 mol.L-1CaCl2和0.005 mol.L-1DTPA作为提取剂,用简化的3步连续提取法对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污染土壤中Zn、Cd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污染土壤中Zn、Cd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CaCl2提取态和DTPA提取态Zn、Cd平均仅占全量的0.63%、3.91%和10.94%、10.13%.土壤中不同形态Zn、Cd含量与玉米中Zn、Cd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Cl2提取态金属与玉米中金属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DTPA提取态、残渣态以及总量Zn、Cd与玉米根、茎叶中Zn、Cd含量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CaCl2提取态Zn、Cd对土壤中该元素的植物有效态可能不具重要贡献,而DTPA提取态金属和金属总量在一定程度上能作为评价土壤中元素植物有效性的标准.
闭向阳杨元根冯新斌李非里孙力
关键词:ZNCD污染土壤玉米植物有效性
长江(湖北段)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镉的形态被引量:15
2005年
对长江(湖北段)不同时期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Cd,Zn,Pb,Cu,As,Hg,Cr,Ni,M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早期(一万年至两千年前)到现代(2002年),长江沉积物中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Cd,Pb和Hg,由早期的0.25mg·kg-1,20.1mg·kg-1和0.046mg·kg-1分别增加至现代的0.71mg·kg-1,42.1mg·kg-1和0.098mg·kg-1.用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Cd赋存形态的测定结果显示,从早期到现代,碳酸盐结合态Cd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增长,由早期的14.5%增加至现代的28.7%,松结和紧结有机结合态Cd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比例显著降低,由早期的31.3%变为现代的14.9%;残渣态Cd的百分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闭向阳马振东任利民龚敏金志升
关键词:长江沉积物微量元素
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典型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积累研究
2006年
本文测定了黔西北土法炼锌引起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的自然植被及其根部土壤的重金属.土壤重金属形态用连续提取法区分为有效态和强结合态,结果发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含量成正比.所分析的4种植物体内的Pb、Zn、Cd含量为Zn>Pb>Cd.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和柳叶苦荬菜(Ixeris gracilis)富集、运输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很强,是对污染区生态重建颇有前景的植物.
孙力杨元根闭向阳白薇扬金志升
关键词:土法炼锌植物重金属积累
贵州省西北部土法炼锌地区植物体内重金属积累初步研究(英文)
本研究采用AAS分析方法,对贵州省西北土法炼锌区中的自然植物及其根部土壤进行铅、镉含量分析研究。通过连续提取法将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为可交换态和结合态。研究发现,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可交换态含量成正比关系。所分析的四...
白薇扬阳剑高焕方孙力柯亮罗文娟蓝岚
关键词:土法炼锌植物重金属累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